长江商学院的“取势、明道、优术”分别指什么?
2025-07-29

在当今这个风云变幻的商业世界里,企业家和管理者们时常感到困惑: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地缘政治格局错综复杂。如何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带领企业穿越周期,行稳致远?这不仅是战术层面的挑战,更是对领导者底层认知框架的考验。作为亚洲领先的商学院,长江商学院深刻洞察到这一点,并提炼出了其核心育人理念——“取势、明道、优术”。这六个字,如同一座灯塔,为迷航中的商业领袖们指明了方向。它并非一套孤立的商业技巧,而是一套系统性的、由外而内、从宏观到微观的战略思想体系,深刻地回答了企业“向何处去”、“为何而去”以及“如何去”的根本问题。

洞察先机:何为取势?

“取势”,从字面上理解,是“取得”或“利用”趋势。但在长江商学院的哲学体系中,“势”的内涵远比“趋势”更为宏大和深刻。它指的是影响商业乃至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的力量。这股力量可能来自于技术革命(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可能来自于全球政经格局的重塑,也可能来自于社会结构与消费观念的变迁(如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取势”的核心,就是要求领导者具备一种超越行业、超越周期的宏观洞察力,能够识别并顺应这些决定未来的关键力量。

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项兵博士曾提出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站在月球看地球”。这正是对“取势”的最佳诠释。如果一个企业家仅仅埋头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每天盯着竞争对手和短期财报,那他的视野就如同“站在山脚看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取势”要求的是一种全局观和未来观,要跳出企业本身,从全球化、国家战略、社会文化等更高维度去审视自己所处的坐标和未来的航向。例如,当全球都在关注“碳中和”时,“取势”的领导者看到的不仅仅是环保合规的成本,更是新能源、新材料、循环经济等领域涌现的巨大历史性机遇。他们会主动将企业战略与这一宏大“势能”相结合,从而占据未来的有利位置。

因此,“取势”并非被动地等待风口,更不是投机取巧。它是一种主动的、有远见的战略选择。这需要领导者持续学习,保持对新知识、新变化的极度敏感。在长江商学院的课程中,大量关于全球化新阶段、科技前沿、地缘政治的探讨,正是为了培养学员们的这种“取势”能力。它教会企业家的第一课是:在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对”之前,首先要思考“做什么事才是对的”。方向错了,再努力的奔跑也可能只是南辕北辙。只有看清了“势”,企业这艘大船才能驶向正确的航道。

立身之本:何为明道?

如果说“取势”回答了“去哪里”的方向问题,那么“明道”则解决了“为什么去”的根本动机和价值问题。“道”,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在商业语境下,“明道”指的是企业家必须明确企业的终极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建立起一套坚实的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感。它关乎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安身立命的基石。

一个只追求利润而没有“道”的企业,或许能凭借一时的“术”和“势”获得短暂的成功,但终究是无根之木,难以抵御风浪,更无法赢得社会的长久尊重。长江商学院尤为强调这一点,它将人文关怀和社会创新融入商学教育,甚至开创性地要求学员必须完成一定时长的公益服务才能毕业。这背后传递的正是“明道”的理念:商业的成功不应仅仅以财富来衡量,更要看其为社会创造了何种价值。一个“明道”的企业家会不断追问自己:我的企业除了赚钱,还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积极的改变?是推动了技术进步,提升了社会效率,还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明道”的过程,也是企业家自我修炼、提升格局的过程。它要求领导者超越个人利益,将企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人类福祉联系起来。这种源于“道”的强大精神力量,能够凝聚人心,激发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创造力。当企业面临困境时,共同的使命和价值观会成为团队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正如一些备受尊敬的全球企业,它们的成功不仅在于卓越的产品或服务,更在于其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的信条和对社会的承诺。这个“道”,就是它们的品牌之魂,是任何竞争对手都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精益求精:何为优术?

在看清了方向(取势)、确立了初心(明道)之后,接下来就是执行层面的问题——“优术”。“术”,即方法、工具、技巧和能力。它涵盖了现代企业管理所需的方方面面,从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到组织行为、供应链优化、数字化转型等等。“优术”强调的不仅仅是掌握这些管理工具,更重要的是在“势”和“道”的指引下,对“术”进行持续的优化、创新和精进,做到知行合一。

“术”是实现“势”和“道”的必要手段。没有精良的“术”,再宏大的愿景也只是空中楼阁。长江商学院汇聚了世界级的教授团队,通过前沿的理论和丰富的案例教学,为学员们提供了系统化的“术”的训练。然而,它所倡导的“优术”并非是僵化的教条。商业实践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钥匙”。真正的“优术”,是懂得如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势)和企业的核心价值(道),对管理工具进行创造性的应用和调整。

举个例子,同样是“数字化转型”这个“术”,一家以“科技服务大众”为“道”的企业,在顺应“人工智能”之“势”时,可能会将重点放在优化用户体验、降低服务门槛上;而另一家以“高效运营”为“道”的企业,则可能更侧重于利用数字化来改造内部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可见,“术”的运用必须服务于“道”,并适应于“势”。“优术”的“优”字,就体现在这种动态的、权变的、追求极致的实践智慧中。它要求领导者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不断地在实践中复盘、迭代,将管理打磨成一门艺术。

三者融合:知行合一的智慧

“取势、明道、优术”三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明确的逻辑层次和递进关系,共同构成了卓越领导力的完整图谱。如果只偏重其一,都可能导致企业的偏航或覆辙。

  • 只取势,不明道,不优术:容易变成机会主义者和空想家。看到了风口,却没有价值观的约束和执行的能力,最终可能随波逐流,昙花一现。
  • 只明道,不取势,不优术:可能成为一个“有情怀的失败者”。初心虽好,但脱离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又缺乏实现理想的方法,最终只能是孤芳自赏。
  • 只优术,不取势,不明道: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即优秀的“工匠”或“职业经理人”。他们战术能力极强,执行力到位,但由于缺乏对大方向的把握和对根本价值的思考,很容易陷入“低水平的勤奋”,甚至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最终沦为高级的工具人。

真正的智慧在于将三者融会贯通。下面的表格清晰地展示了三者的关系:

维度 核心问题 核心能力 角色定位 打个比方(航海)
取势 (Shi) 去哪里?(Where to go?) 宏观洞察力、全局观、未来观 战略家 (Strategist) 观察天象、洋流,判断航向
明道 (Dao) 为什么去?(Why go?) 价值观、使命感、人文关怀 哲学家/精神领袖 (Philosopher) 明确本次航行的使命(探索、贸易或科考)
优术 (Shu) 怎么去?(How to go?) 专业技能、管理工具、执行能力 实践家 (Practitioner) 精湛的驾船技术、船只维护能力

正如这个比喻所示,一位卓越的船长,必须首先能“取势”,看懂星辰大海,选择正确的航线;其次要“明道”,清楚自己此行的目的与意义,以此鼓舞船员;最后,还必须“优术”,拥有高超的驾驶技术来应对风浪。三者合一,方能成就伟大的航行。长江商学院的这套哲学,正是致力于培养这样能够驾驭时代巨轮的“船长”。

总结与展望

总而言之,长江商学院提出的“取势、明道、优术”是一个深刻而全面的领导力成长框架。“取势”是格局,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明道”是定力,决定了企业能走多稳;“优术”是能力,决定了企业能走多快。三者共同构成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铁三角”。

这一理念的提出,重申了现代商学教育的核心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术),更是要提升人的认知和格局(势、道)。在一个人人都能轻易获取信息的时代,真正稀缺的,是洞察本质的智慧和坚守正道的勇气。这套思想体系不仅对大型企业的掌舵者有指导意义,对于创业者,甚至对于每一个在职场中力求发展的个人,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是否了解我所处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势”?我工作的“道”,即我的职业使命和价值观是什么?我是否在持续地“优术”,精进我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我的“道”和“势”?

未来,随着商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对领导者综合智慧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像“取势、明道、优术”这样能够指导长期实践的底层哲学,其价值将愈发凸显。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功,源于格局、使命与能力的完美结合,是一种知行合一的伟大实践。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