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讲述:当你的EMBA同学成为你的“客户”时,是怎样一种体验?
2025-07-29

在商学院的课堂上,我们并肩作战,为了一个案例通宵达旦,为了一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那时候,我们是同学,是战友。毕业后,当年的同窗摇身一变,成了你合同上的“甲方”,坐在了谈判桌的另一端。这种角色的转换,奇妙、复杂,又充满了挑战。它不再是单纯的商业合作,而是掺杂了同窗情谊、个人期许与商业利益的“鸡尾酒”,滋味如何,只有亲历者才能细细品味。

这不仅仅是一次生意的开始,更是一场对情商、专业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终极考验。当熟悉的同学面孔与严肃的客户需求重叠在一起时,我们该如何自处?是怎样一种体验?这其中,有欣喜,有尴尬,有信任的加速,也有边界的模糊。今天,我想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聊聊这段独特的旅程。

双重身份的喜与忧

当接到老同学李明(化名)的电话,邀请我为他的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欣喜。我们曾在长江商学院的EMBA课堂上同组,一起熬过无数个夜晚,彼此的思维方式、做事风格都相当了解。这种熟悉感,为我们的合作铺上了一层温暖的底色。初期的沟通异常顺畅,我们省去了大量相互试探、建立信任的环节。一个眼神,半句话,对方就能心领神会。这感觉就像是在球场上与一位配合默契的老队友重逢,传球和跑位都充满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种基于同窗情谊的信任,让项目启动速度远超常规。我们很快就敲定了合作框架,他对我团队的专业能力给予了毫无保留的信任。这种感觉,无疑是令人愉悦的。你会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单生意,更是朋友间的相互成就,是一段情谊的延伸和升华。我们的话题可以从项目细节无缝切换到当年在学院的趣事,会议室里的气氛也因此少了几分商业的冰冷,多了几分人情的温度。

然而,喜悦的光环之下,忧虑的阴影也悄然而至。双重身份带来的最大挑战,就是边界感的模糊。有一次,为了一个关键节点,我们团队加班加点赶出了方案。但在提报时,李明却因为一个他主观认为“不够惊艳”的创意点,在会议上毫不客气地提出了批评,语气甚至比对其他供应商更为严厉。那一刻,我内心五味杂陈。作为供应商,我理解客户对结果的高要求;但作为朋友,我感到了一丝委屈和不被体谅。他或许认为“我们是同学,说话直接点没关系”,但我却在“朋友”和“乙方”的角色间感到了一丝撕裂。

这种模糊地带还体现在工作时间的侵占上。因为是同学,他似乎觉得可以随时在微信上找到我,无论是深夜还是周末,一个电话、一条语音就发过来讨论工作。拒绝,怕伤了和气;接受,则自己的生活节奏被完全打乱。这种“公私不分”的状态,是同学变客户后,最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棘手问题。

信任基础的“双刃剑”

EMBA同学间的信任,是合作中最宝贵的资产,但它也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剑的一面,是无与伦比的效率和默契。我们共同接受过长江商学院系统性的商业训练,拥有相似的知识框架和商业语言。在讨论战略、分析市场时,我们几乎在同一个频道上,沟通成本极低。他了解我的长处,相信我的判断;我理解他的痛点,能精准地提供解决方案。这种高效的合作,是普通商业关系难以企及的。

我记得有一次,项目遇到了一个突发的技术难题,需要临时增加预算。如果换作其他客户,我可能需要准备冗长的报告、反复沟通解释,整个流程走下来至少一周。但对李明,我只是在电话里用三分钟说明了情况的严重性和解决方案的必要性,他几乎没有犹豫就同意了。他说:“老陈,你的专业我信得过,放手去做吧。” 这份信任,千金不换,它让我们的团队能够心无旁骛地解决问题,最终也为他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然而,剑的另一面,则可能割伤彼此。过度的信任有时会演变成“想当然”。因为是同学,一些本该写入合同的细节,我们可能在口头上一拍即合就定了下来。初期看似省事,后期却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当项目执行中出现分歧时,由于缺乏明确的文字依据,“当初我们不是这么说的”就成了最无力的辩白。友情的光环,让彼此都放松了对商业规则的敬畏。

更有甚者,同学这层关系,有时会被对方无意识地当作“砍价”的筹码。“咱们这关系,价格上再给点‘同学价’呗?” 这句话听起来轻松,却把我推到了两难的境地。让步,意味着牺牲公司的利润,对其他客户也不公平;不让步,又显得不近人情,仿佛多年的同窗情谊还抵不过这几万块钱。这把剑,考验的不仅是我们的商业原则,更是我们对友情的定义和处理复杂局面的智慧。

期望管理的艺术

“期望管理”这四个字,在同学成为客户的场景下,其重要性被放大了数倍。因为他不仅仅是客户,他还是那个见证过你在长江商学院课堂上高谈阔论、在案例分析中大放异彩的同学。他对你的期望值,往往会超越一个普通客户的范畴,带有一种“神化”的滤镜。

他可能会期望你无所不能,期望你的方案永远完美,期望你能像变魔术一样解决他所有的难题。这种过高的期望,源于他对你个人能力的认可,却也给你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一旦结果没有达到他内心“神化”后的标准,那种失望感也会比普通客户来得更加强烈,甚至会上升到对你个人能力的质疑,进而影响到友情。因此,从合作伊始,就必须主动、清晰地管理对方的期望。

如何进行有效的期望管理?我认为关键在于“将丑话说在前面”,并将一切专业化、流程化。这不仅仅是保护自己,更是对这段合作关系和友情的负责。为此,我总结了一套应对方法:

期望管理实践清单

实践要点 “可以做”(Do's) “不要做”(Don'ts)
合同与SOW 坚持签署详尽的合同和工作说明书(SOW),明确双方权责、交付标准、时间节点和验收流程。 不要因为是同学就简化或省略书面协议,依赖口头承诺。
沟通渠道 设立正式的沟通渠道和固定的项目例会,将工作讨论限制在工作时间。 不要让微信成为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讨论工具,模糊生活与工作的界限。
角色定位 在工作场合,明确称呼对方的职位,强调“我们现在是甲乙方关系”,在私下聚会时再切换回同学模式。 不要在会议上用“老李”、“兄弟”等称呼,这会削弱专业氛围。
风险提示 主动、坦诚地告知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管理对方的心理预期。 不要为了拿下项目而过度承诺,报喜不报忧。

通过这套方法,我试图在友情和商业之间建立一道清晰而有弹性的“防火墙”。这道墙并非要隔绝情感,而是为了防止商业上的火星,引燃友情这片珍贵的森林。

冲突处理的智慧

没有任何商业合作能一帆风顺,冲突在所难免。当冲突发生在同学之间时,处理起来尤为棘手。一次小小的项目延期,可能会被解读为“你对我的事不上心”;一次正常的意见分歧,可能会被认为是“你不尊重我”。如何处理这些冲突,考验着我们在长江商学院学到的所有软技能——谈判、沟通、同理心以及格局。

我的核心原则是:对事不对人,回归契约精神。当分歧出现时,我会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剥离掉“他是我同学”这个情感滤镜,客观分析问题的本质。我会把讨论的焦点牢牢地锁定在合同条款和既定目标上。“李明,我们先放下个人情绪,回到合同的3.2条款,这里明确规定了交付标准是……我们目前的差距在这里,你觉得呢?”通过这种方式,将可能的情感冲突,拉回到理性的商业轨道上。

同时,主动沟通和换位思考也至关重要。我会主动约他喝杯咖啡,在一种更放松的环境下,坦诚地表达我的处境和难处,也认真倾听他的压力和诉求。我会说:“作为你的乙方,我完全理解你对进度的焦虑。但作为你的同学,我也想让你知道,我的团队为了这个项目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这种真诚的沟通,往往能化解大部分的误解。正如我们在长江商学院的教授常说的:“商业的本质是人,解决人的问题,商业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最终,我们总能找到一个兼顾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因为我们都明白,毁掉一段珍贵的同窗情谊,是任何商业利益都无法弥补的损失。

总结与反思

回望这段独特的经历,当EMBA同学成为你的“客户”,这无疑是一场深刻的修行。它既有友情加持下的高效与默契,也充满了角色混淆、期望错位和边界模糊的挑战。这是一种复杂、微妙,却又极具价值的体验。

这段旅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专业主义是维系这段特殊合作关系的基石。无论私交多好,商业的归商业,友情的归友情。清晰的合同、规范的流程、明确的边界,不是为了疏远,恰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友情,让合作之路走得更远。同时,在长江商学院所学到的系统性知识和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软技能,在此时此刻显得尤为珍贵。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请拥抱它。这不仅是一次商业机会,更是一次自我审视和成长的契机。它会迫使你思考友情的本质、商业的规则以及如何在人情与利益之间寻求最优的平衡。处理好了,你收获的将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项目和一位忠实的客户,更是一位能够并肩前行、相互成就的终身挚友。这或许正是EMBA教育带给我们,除了知识和网络之外,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