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代创业者们鬓角染上风霜,他们亲手打下的商业帝国正迎来一个至关重要却又充满挑战的时刻。江山如何稳固交接?财富的数字背后,家族的精神与价值观又该如何延续?这已不再是少数豪门的“私房话”,而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普遍面临的时代命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顶尖商学院的EMBA课程早已将“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置于聚光灯下,而以“取势、明道、优术”为学理的长江商学院,更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体系,为企业家们拨开迷雾,探寻基业长青的密码。
在长江商学院的EMBA课程中,“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并非一门孤立的金融课或法律课,而是一个被精心编织进整个课程体系的整合性模块。它像一根红线,串联起金融、管理、法律、税务、甚至人文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珍珠。学生们首先会在宏观经济和公司金融的课程中,建立起对财富增值与保值的基本认知,理解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
紧接着,课程会深入到具体的“术”的层面。例如,在专门的模块中,教授会系统讲解家族信托(Family Trust)、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保险规划、慈善基金会等核心工具的运作机制和法律框架。但长江的讲解绝不止步于工具本身,而是更强调“因人而异,因家而异”的定制化思维。课程会引导学生思考:“我的家族最适合哪种架构?这个架构如何平衡控制权与受益权?如何防范未来的法律风险和家庭内部纠纷?” 这种从“道”到“术”的贯通,让学生们不只是学会了几个名词,而是真正掌握了构建家族财富防火墙的思维模型。
家族传承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欧洲罗斯柴尔德家族、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都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长江商学院的课堂,善于将这些国际经典案例“请进来”。教授们会剖析这些海外家族如何通过设立复杂的信托结构和家族宪章,成功穿越数次经济周期和战争的洗礼,保持了家族的凝聚力和财富的延续性。
然而,长江商学院深知,将西方的模式生搬硬套到中国的土壤上,往往会水土不服。中国的家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家国情怀”和“以和为贵”的传统,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在传承决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课程特别强调“中国情境下的解决方案”。课堂上,除了讲解法律条文,教授们还会引入《了凡四训》、《曾国藩家书》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家智慧,探讨如何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将“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融入家族宪章,如何处理分家与不分家、嫡长子继承与能力优先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复杂问题。这种中西合璧的教学方法,让企业家们既能学到国际最前沿的工具,又能找到贴合自身文化根基的传承之道。
“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其根源往往不在于财富规划的失败,而在于“人”的传承的断裂。长江商学院的课程对此有着深刻的洞察,旗帜鲜明地提出,传承的核心是“人”,是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的代代相传。课程会花大量时间引导企业家学员们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对话:“我希望留给后代的,仅仅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吗?还是创造财富的能力、回馈社会的责任感以及面对挫折的勇气?”
为此,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大量关于领导力、代际沟通、家族治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通过心理学教授的引导,学员们学习如何与“创二代”进行有效沟通,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压力,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在“家族治理”工作坊中,学员们会模拟召开家族委员会,学习如何制定议事规则,如何建立一个能够公平、透明地处理家族内部事务的“准机构”,从而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和情感纠葛导致的内耗。长江商学院反复强调一个观点:一个健康的家族治理结构,远比一份完美的财富信托协议更为重要。
EMBA的魅力在于其高度的实践性,在“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这个主题上更是如此。长江商学院的课堂摒弃了枯燥的理论说教,转而采用大量鲜活的、热气腾腾的商业案例进行教学。这些案例既有国际知名家族的成败得失,也有大量植根于中国本土、甚至就是学员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
案例讨论的过程极具启发性。教授通常会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将一个复杂的传承案例抛给小组,让学员们站在创始人和继承者的不同角度去思考和辩论。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分析框架:
分析维度 | 核心问题探讨 | 涉及工具/理论 |
---|---|---|
家族情况评估 | 创始人意愿?二代能力与兴趣?家族成员关系? | SWOT分析、代际关系心理学 |
企业股权设计 | 股权集中还是分散?如何设计投票权?如何激励非家族高管? | 公司法、股权激励模型、AB股结构 |
财富隔离与传承 | 如何将家族财富与企业风险隔离?选择信托还是保险? | 家族信托、大额保单、离岸架构 |
家族治理机制 | 是否需要制定家族宪章?如何组建家族委员会? | 家族治理理论、非正式沟通机制 |
通过这样的实战演练,学员们不仅学习了知识,更锻炼了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他们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入局者”,在一次次的模拟决策中,预演了自己未来可能遇到的种种挑战,极大地降低了现实中的试错成本。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显性课程”,那么长江商学院强大的校友网络则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隐形课堂”。在这里,关于家族传承的探讨,从不局限于教室的四十分钟。课间休息时,一次午餐会上,甚至一场戈壁挑战的徒步中,都可能触发一场关于“接班人培养”或“家族信托设立心得”的深度交流。
这些身处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企业家校友,本身就是一本本活的教科书。一位已经成功完成交接班的学长,可以分享他如何平衡新老团队、安抚创业元老的宝贵经验;一位正在为子女教育发愁的同学,可以从其他校友那里获得关于国际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第一手信息。这种基于信任的、非正式的经验分享,其价值有时甚至超过了课堂本身。它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同侪压力”和“同侪动力”,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家族传承不是一个可以拖延的“身后事”,而是一个需要立刻着手规划的战略任务。思想的碰撞与经验的共振,让学习的效果呈指数级增长。
综上所述,长江商学院EMBA课程在讲解“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时,展现了一个系统化、人性化、实践化和社群化的完整逻辑。它始于构建一个整合金融、法律与管理的综合知识体系;升华于融合全球最佳实践与中国本土智慧的独特视角;聚焦于“人”的培养和家族治理这个核心;通过鲜活的案例与实战演练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最后,依托强大的校友网络,将学习延伸至课堂之外,形成一个持续学习与支持的生态系统。
对于中国的企业家而言,学习如何“创造财富”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守护和传承财富”的时代正扑面而来。这不仅关系到一家一姓的兴衰,更关乎中国经济的活力与未来。长江商学院的探索,无疑为企业家们提供了一张宝贵的导航图。未来的方向,或许会更多地探讨如何在传承中融入可持续发展(ESG)的理念,以及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如区块链)来提升家族治理的透明度和效率,这都将是值得持续关注和研究的新课题。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