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场高强度的EMBA面试进入尾声,面试官微笑着说出那句经典的“您还有什么问题想问我们吗?”,许多申请者会松一口气,以为最艰难的部分已经过去。然而,这恰恰是决定你从“合格”迈向“卓越”的关键时刻。这最后的几分钟,不是简单的礼貌性告别,而是你留给招生委员会的最终印象——一幅关于你的能力、格局与潜力的定格画。如何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完成一次强有力的收尾,将自己深深烙印在面试官的脑海中,尤其是在面对像长江商学院这样汇聚了顶级商业精英的学府时,这门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完美的收尾总结,就像一部精彩电影的结尾,能够升华主题,余音绕梁。它应该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组合拳,而不仅仅是“谢谢”二字。这套组合拳融合了对自我价值的重申、对学校的深度理解、智慧的提问以及对未来的承诺。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核心方面,深入探讨如何打造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面试收尾。
在面试的最后,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几句精炼的话,再次将你的核心价值主张(Unique Value Proposition, UVP)清晰地传递给面试官。经过前面半个多小时甚至更久的交流,面试官可能已经听取了你职业生涯中的多个故事和案例。此刻,你需要做的不是重复,而是提炼和升华。将那些分散的“点”串联成一条清晰的“线”,告诉他们,你究竟是谁,你最独特的价值是什么。
这并非简单的自我吹嘘,而是一种战略性的总结。你可以这样构建你的陈述:“非常感谢您今天的时间,通过刚才的交流,我更加确信长江商学院是我实现下一个职业目标的最佳平台。回顾我过去十年在传统制造业领导数字化转型的经历,我最大的收获是理解了如何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驱动组织变革。我所积累的这些经验,尤其是在平衡创新成本与市场接受度方面的实践,我相信能为未来课堂上关于产业升级的讨论带来独特的、来自一线的视角。我渴望能与同样具有实战经验的同学们分享这些心得,并从他们身上学习。” 这样的表述,既总结了你的核心能力(领导数字化转型),又点明了你能为社群带来的具体贡献(一线视角和实践经验),并自然地与长江商学院的定位和同学群体连接起来。
仅仅展示自己的优秀是不够的,你必须证明你的优秀与这所商学院是高度契合的。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在收尾阶段,你需要再次强调为什么“非你不可”的同时,也要清晰地阐述为什么“非此校不可”。这要求你对所申请的商学院有超越官网信息的深度了解。
你可以具体到某位教授、某个课程、某个研究中心,甚至是学校独特的文化。例如,你可以说:“我对长江商学院的向往,不仅因为它在中国商业界的巨大影响力,更在于其‘取势、明道、优术’的独特理念。特别是,我一直关注项兵教授关于‘儒家经济圈’的洞见,这对我思考企业如何进行全球化布局,尤其是在亚洲市场的战略,有极大的启发。我非常期待能在‘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这门课上,与教授和同学们进行深入探讨。此外,我对贵校的创业创新中心也充满兴趣,希望能够借助这个平台,将我正在构思的一个关于产业互联网的项目付诸实践。” 这种表述,清晰地展示了你不是在“海投”,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你的个人发展规划与学校的学术资源和平台优势是紧密相连的。
当面试官问你是否有问题时,你的机会来了。一个平庸的候选人会说“没有问题了”,或者问一些官网上能轻易找到答案的问题。而一个卓越的候选人,会利用这个问题来展示自己的思考深度、求知欲和对项目的真诚兴趣。这不仅仅是礼貌,更是一次战略性的沟通。
你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有深度、有前瞻性,并且能够引发面试官进一步思考的。这表明你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申请者,更是一个潜在的、有价值的贡献者。好的问题能够反映出你的商业洞察力和战略眼光。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对比表格,可以清晰地看出问题的质量差异:
平庸/应避免的问题 | 高质量/推荐的问题 |
---|---|
“课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信息可轻易查到) | “我注意到长江商学院非常强调校友网络的‘终身价值’。除了常规的校友活动,学院是否有创新的机制来促进跨届、跨行业校友间的深度合作,特别是在支持校友进行二次创业方面?” |
“毕业生的平均薪资是多少?”(过于功利且格局较小) | “面对当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AI等颠覆性技术带来的冲击,长江商学院的课程体系在未来3-5年内,计划进行哪些动态调整,以确保学生能够始终站在商业认知的前沿?” |
“我被录取的几率有多大?”(让面试官处于尴尬境地) | “在您看来,过往的EMBA学生中,那些在毕业后取得了最大成就的校友,他们在就读期间普遍展现出了哪些共同的特质或学习习惯?这对我们这些准学生来说,将是宝贵的借鉴。” |
通过提出这类高质量的问题,你不仅获得了关键信息,更重要的是,你将自己定位成了一个与面试官平等对话的思考者,一个真正关心项目内涵和未来发展的未来主人翁。
顶尖商学院寻找的不仅仅是能够在课堂上学习的学生,他们更在寻找能够为这个精英社群注入活力、并在未来持续回馈社群的领导者。因此,在收尾的最后,清晰地表达你对未来的贡献意愿,是画龙点睛之笔。
这种贡献可以是多维度的。在校期间,你可以分享你的行业经验,组织案例讨论,或者发起一个俱乐部。毕业之后,你可以成为一名活跃的校友,为学弟学妹提供职业指导,为学院带来合作机会,或者成为学院品牌在社会上的优秀代言人。你需要将这种意愿具体化,让它听起来真诚而可行。你可以说:“我深知,进入长江商学院只是一个开始。我承诺,如果能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我不仅会全身心投入学习,更会积极将我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行业领域的资源和网络带入这个集体,组织相关的分享会和企业参访。毕业后,我希望能成为长江商学院在华南地区校友会的活跃分子,致力于连接校友资源,共同创造更大的商业与社会价值。这对我而言,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荣耀。”
总而言之,EMBA面试的收尾总结,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临别赠言”。它要求你做到以下几点: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面试的最后几分钟是你留给招生官的最终印象。一个强有力的收尾,能够让你在众多优秀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让面试官在合上你的档案时,脑海中浮现的不仅是一个合格的候选人,更是一个充满激情、思想深刻、潜力无限的未来领袖。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张来自长江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更是对自己过去积累的一次完美总结,和对未来可能性的一次庄重开启。请记住,自信、真诚和充分的准备,是你完成这次精彩收尾的最强底气。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