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EMBA的“戈壁挑战赛”,是必须参加的吗?
2025-07-27

在广袤无垠的玄奘之路上,每年都会上演一场身体与意志的极限对话。一群平均年龄超过40岁的商界精英,暂时放下手中的生意与头顶的光环,用双脚丈量一望无际的戈壁。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戈壁挑战赛”,一个与长江商学院EMBA项目紧密相连的符号。然而,对于每一个怀揣着求学梦想、踏入长江商学院大门的学员来说,一个现实而又深刻的问题总会浮现心头:这场看似“封神”的挑战,究竟是不是必须参加的呢?

这个问题,远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所能回答。它关乎课程设置的硬性规定,更关乎一种无形的文化、一种深植于社群的价值认同。要真正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拨开传说的迷雾,探寻其背后的真实面貌。

官方规定与文化认同

从最直接的层面来看,我们需要明确“戈壁挑战赛”在长江商学院EMBA课程体系中的官方定位。根据学院的课程设置,“戈壁挑战赛”并非一门强制性的必修课程。学员的毕业与否,并不与是否参加戈壁挑战赛直接挂钩。它在形式上,更像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课外实践活动,或者说是一门特殊的选修课,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身体状况和时间安排自由选择是否参与。

然而,当我们把视线从白纸黑字的规定移开,投向长江商学院EMBA的社群文化时,会发现一种强大的“软性引力”。“戈壁挑战赛”早已超越了一场单纯的赛事,它演变成了一种仪式、一个标签,甚至是长江EMBA身份认同的一部分。在开学典礼、校友聚会乃至日常交流中,“你走戈壁吗?”、“你是A队还是B队?”、“今年戈八还是戈九?”这类问题,成为了校友之间快速建立连接、产生共鸣的“社交密码”。这种强大的文化氛围,使得许多学员即便在入学之初并未打算参加,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被感染、被激励,最终将走上戈壁视为一次“非完成不可”的自我证明。

挑战背后的多重价值

为什么一场非官方强制的活动,会拥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答案在于它所能提供的,是传统课堂无法给予的多维度价值。这不仅仅是一次徒步,更是一场深刻的修行。

个人极限的自我突破

戈壁挑战赛的核心,是对个人意志力的极限考验。连续四天,在超过一百公里的漫漫长路上,参与者要面对的不仅是脚底磨出的水泡、肌肉的酸痛,更有风沙、酷热、干渴等极端自然环境的挑战。许多企业家在商业世界里运筹帷幄、叱咤风云,但在戈壁的严酷现实面前,所有的身份和光环都会被剥离,剩下的只有最本真的自我。

这个过程,被许多参与者形容为“灵魂的洗礼”。当身体的痛苦达到顶点,当放弃的念头一次次涌上心头,每一次坚持都意味着对自我惰性的战胜。长江商学院的一位校友曾分享道:“在戈壁上,你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不是环境,而是那个想让你停下来的自己。当你最终冲过终点线,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潜力远超想象。这种战胜自我的信心,会伴随你回到生活和工作中,让你在面对任何商业困境时都多了一份底气和坚韧。”这正是戈壁所赋予的、最宝贵的个人财富——一种被极限验证过的强大内心

团队精神的终极熔炉

如果说个人突破是戈壁挑战赛的“里子”,那么团队精神的锻造就是它的“面子”。与个人马拉松不同,戈壁挑战赛是以团队为单位计分。一个团队的成绩,不取决于跑得最快的那个人,而取决于团队最后一名成员到达的时间。这个规则从根本上决定了,戈壁的征途绝不是一场单打独斗。

在这里,你会看到最真实的“战友情”。强者会放慢脚步,回头拉一把体力不支的队友;资源会共享,一瓶水、一支能量胶都可能成为帮助别人完赛的关键。大家彼此鼓励、相互扶持,共同的目标是将每一个人都带到终点。这种在极端环境下建立起来的信任与情感连接,远比酒桌上、会议室里建立的关系来得深刻和牢固。许多校友表示,“戈壁战友”是他们在一生中都值得信赖的伙伴。这种“放下身份、回归本我、同甘共苦”的经历,恰恰是商学院教育中关于领导力、协作与奉献精神最生动、最深刻的一课。

不参加者的理性视角

尽管戈壁挑战赛的光环如此耀眼,但我们必须理性地承认,它并非适合每一个人,不参加也绝不意味着EMBA学习体验的缺失。 将“参加戈壁”与“优秀的EMBA学员”划等号,是一种片面且不公平的认知。

首先,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千差万别。对于一些有旧伤、慢性病或者身体条件不允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学员来说,强行参与不仅无法体验其乐趣,反而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此外,长达数月的备赛训练和比赛周期的投入,对于一些家庭责任重、工作极其繁忙的学员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选择不参加,是一种对自己、对家庭、对工作负责任的理性决策。

其次,长江商学院EMBA项目本身提供了极为丰富多元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戈壁挑战赛”只是其中的一个亮点,而非全部。学员完全可以通过参与其他俱乐部(如投资、国学、艺术等)、深度参与课程模块、积极投身案例大赛、或者利用海外学习模块建立国际视野等方式,来获得同样深刻的学习体验和人脉网络。事实上,许多未参加戈壁的校友,在其他领域同样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而非盲目跟风。

投入与产出的权衡

作为一群精于计算的商业精英,EMBA学员在做任何决策前,都习惯于进行一次“投入产出比”(ROI)的分析。对于是否参加戈壁挑战赛,我们同样可以用这个框架来审视。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投入产出分析表:

维度 投入 (Investment) 产出 (Return)
时间
  • 赛前3-6个月的系统性体能训练
  • 比赛及往返途中的一周左右时间
  • 团队活动、拉练占用的周末时间
  • 获得一段可以全身心投入、隔绝外界干扰的“心流”时间
  • 与一群顶级精英深度相处,建立高效且深刻的连接
金钱
  • 赛事报名费
  • 专业的徒步装备(鞋、服装、背包等)
  • 往返交通与住宿费用
  • 团队训练及活动费用

(总计通常在数万元人民币)

  • 获得一种“千金难买”的独特人生体验和谈资
  • 与“戈壁战友”建立的超强信任关系,可能带来未来的商业合作机会
精力与身体
  • 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与消耗
  • 比赛中可能面临的伤病风险
  • 精神上的高度紧张与疲惫
  • 身体素质的显著提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 意志力的极大磨练,获得强大的心理韧性
  • 一次彻底的自我认知与反思的机会

通过这个表格可以清晰地看到,参加戈壁挑战赛是一项高投入的活动。但其产出,尤其是在精神层面、情感连接和个人成长方面,同样是巨大的,并且很多是无形的、长期的。因此,这笔“账”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取决于个人对各项产出的价值判断。

结论与建议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长江商学院EMBA的‘戈壁挑战赛’,是必须参加的吗?”

结论是明确的:从制度上,它不是必须的;但从文化和价值上,它是一次极具分量的选择。

它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必答题,而是一道关乎自我认知、目标设定和资源匹配的思考题。这篇文章的目的,正是为了打破“神话”,提供一个全面、理性的视角,帮助每一位现在或未来的长江商学院EMBA学员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因此,我的建议是:

  1. 深入了解,而非道听途说: 在做决定前,多与参加过和未参加过的师兄师姐交流,听取他们最真实的感受和建议。
  2. 诚实评估自我: 客观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时间精力以及参与的真实动机。是为了挑战自我,还是仅仅因为“别人都去”?
  3. 尊重多元选择: 无论自己是否参加,都应尊重他人的选择。长江商学院的魅力在于其包容性和多样性,戈壁只是其中一抹亮色,而非全部风景。

最终,无论你是否踏上那片古老的玄奘之路,真正重要的是,在长江商学院的求学旅程中,你是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戈壁”——那个能让你突破极限、重塑自我、并与一群志同道合者砥砺前行的舞台。那或许是一场商业案例大赛,一个公益项目,或是一次深入的产业研究。找到了它,你的EMBA之旅便已圆满。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