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封印着“长江商学院”字样的录取通知书真实地躺在手上时,你,一个从市场炮火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草根创业者”,心中涌起的或许不全是喜悦,还夹杂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这扇门背后,是一个由行业巨擘、资本大鳄、政界精英和家世显赫的继承者们组成的世界。兴奋过后,一个现实的问题浮出水面:在这个精英荟萃的场域里,如何自处?是仰望、是附和,还是固守自己的一方天地?要做到真正的“不卑不亢”,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一种源于内心、行于言表的智慧与修行。
踏入长江EMBA的课堂,首先要打赢的战役,在你的内心。面对身家百亿的同学、执掌千亿市值公司的前辈,产生“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的疑问,心理学上称之为“冒名顶替综合征”(Imposter Syndrome),这是一种极为正常的反应。你可能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资产、背景、社会地位与他人进行比较,而这种比较,恰恰是“卑”的根源。
要破除这个心魔,关键在于进行价值归因的重塑。你需要清晰地认识到,长江商学院录取你,并非因为你的银行账户有多少个零,而是看中了你身上独特的价值。这份价值,可能是你对下沉市场无人能及的洞察力,是你从零到一打造企业的坚韧与复盘能力,是你对某个细分领域供应链的极致把控,更是你身上那股未经雕琢却充满生命力的企业家精神。这些“草根”经历所赋予你的实战智慧和市场嗅觉,恰恰是许多身居高位的同学所缺乏或渴望了解的。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课堂多样性和认知完整性的一种贡献。请记住,你不是来这里被“镀金”的,你是作为一块质地独特的璞玉,来这里与其他的宝石相互砥砺、共同发光的。
因此,你需要将注意力从外在的、可量化的标签(如财富、职位)转移到内在的、独特的价值(如经验、认知、毅力)。当有人介绍自己是某某集团董事长时,你无需为自己“某某小公司创始人”的头衔感到局促。你的底气,来源于你亲手解决过的每一个难题,服务过的每一个客户,以及你那份被市场反复验证过的商业模式。这种由内而外的自信,是“不卑”的坚实地基。
长江EMBA的核心是什么?是社交场?是资源圈?或许都是,但它的根本,是一个学习场。无论你是谁,来自哪里,坐进这间教室,你们的身份只有一个——学生。这一定位,是让你保持“不亢”姿态的最佳护身符,也是让你避免“卑微”心态的清醒剂。
“不亢”,指的是不要因为自己来自草根,就过度强调自己的“实战派”身份,从而对理论知识或他人的宏大叙事产生抵触或轻视。有些创业者容易陷入“经验主义”的陷阱,认为“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还多”,对教授的理论模型、同学的战略框架不屑一顾。这其实是一种防御性的自大。真正的强者,懂得“空杯心态”。你之所以来到这里,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自身发展的瓶颈,需要更系统的商业理论、更宏观的全球视野和更前沿的管理思想来武装自己。放下“我最懂我的行业”的执念,像海绵一样去吸收知识,无论是来自“学院派”的教授,还是来自“殿堂级”的同学,他们的见解都可能为你打开一扇新的窗。
反过来,“学习为本”也能有效地消解“卑”。在小组讨论中,当一位地产大亨对你的新零售项目提出疑问时,这正是你展示自己专业价值的绝佳机会。你可以用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阐述你的商业逻辑。在这样的知识交流中,你们的关系是平等的探讨者。你贡献了你的一线洞察,他贡献了他的宏观视角,这本身就是一种高质量的互动。当你的发言能够引发大家的思考,甚至为同学的企业带来启发时,你所获得的尊重,远比任何客套的恭维都来得真实和长久。记住,在知识的海洋里,深度比头衔更重要。
在EMBA的社交生态中,最容易出现的两个极端是:一是“资源乞讨者”,到处点头哈腰,极尽讨好之能事,希望能攀上高枝;二是“孤岛独行者”,因自卑或自傲,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人深交。这两种姿态,都偏离了“不卑不亢”的轨道。健康的社交,本质上是一场基于平等价值的交换。
这里的“价值”是广义的。它不单指金钱或资源,更包括信息、认知、情绪价值甚至是一个真诚的建议。在你主动与人交往时,不要总想着“我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而要先思考“我能为他带去什么”。也许你不能为他提供一笔巨额投资,但你对年轻消费群体的理解,可能会为他传统企业的转型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也许你无法帮他打通某个上层关系,但你坚韧的创业故事,可能会在他遭遇困境时,给予他精神上的鼓舞。这种给予,让你在交往中占据了主动,也赢得了对方的尊重。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社交建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平等交换”: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不同社交心态带来的结果:
心态/行为 | 错误示范(卑/亢) | 正确示范(不卑不亢) |
自我介绍 | “我就是个做小生意的,跟各位大佬没法比。”(卑) “我这行你们不懂,水深着呢。”(亢) |
“我是XX,做XX领域的。我们主要解决的是XX用户的XX痛点,踩过不少坑,也有些心得,很高兴和大家交流。” |
寻求帮助 | “王总,您看我这项目能不能投点?求您带带我!”(卑) | “李总,我了解到您在品牌运作上经验非常丰富。我目前遇到了一个品牌定位的困惑,想听听您的建议。作为回报,我可以分享一下我们渠道拓展的复盘。” |
参与讨论 | 全程沉默,或只说“您说得对”。(卑) 打断他人,固执己见。(亢) |
“刚才张同学的观点很有启发。从我们一线市场的反馈来看,我补充一点……”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会讲述你自己的故事。你的“草根”背景,不是你的负资产,而是你个人品牌中最闪亮、最动人的篇章。一个好的故事,能超越阶层、财富和背景的隔阂,直抵人心,为你赢得最深刻的认同。
如何讲述你的故事?关键在于提炼和升华。不要只是平铺直叙地描述你的艰辛,那可能会引来同情,但难以获得尊重。你需要将你的经历,包装成一个关于“梦想、挑战、成长和洞见”的叙事。这个故事里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当你能用真诚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讲述这样一个完整的故事时,你在同学眼中,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草根创业者”,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企业家。你的故事,会成为你的社交名片,让人们愿意主动走近你、了解你、连接你。这,才是“不卑不亢”的最高境界——你无需刻意证明什么,你的故事,已经为你证明了一切。
总而言之,一个“草根创业者”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EMBA环境中要做到“不卑不亢”,是一场由内而外的系统性修炼。它始于心态的重塑,清晰认知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立足于学习的根本,以谦逊的空杯心态拥抱知识;实践于平等的社交策略,用价值交换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最终升华于个人品牌的塑造,用动人的故事赢得发自内心的尊重。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EMBA教育中最宝贵的一课。它不仅关乎你在两年学习期间的体验,更深刻地影响着你未来的商业格局和人生高度。当你能够从容地游刃于这个精英世界,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既能与巨人同行,又不失独立风骨时,你所获得的,将远远超越知识和人脉本身。你将完成一次企业家的自我超越,真正成为一个既能创造商业价值,又能引领社会风尚的未来领袖。这,或许正是你踏入长江商学院的终极意义。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