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EMBA同学的认可,我参与了几个“不靠谱”的投资项目,代价是什么?
2025-07-27

踏入EMBA课堂的那一刻,我以为自己推开的是一扇通往更高商业认知的大门。身边的同学,非富即贵,个个都是行业翘楚。觥筹交错间,聊的是上亿的生意,谈的是下一个风口。在这样强大的气场里,我这个从传统行业摸爬滚打出来的“老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一种无形的压力,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想要融入这个圈子,想要获得他们的认可,似乎就必须拿出点“投名状”。于是,当几个同学带着闪闪发光的PPT,描绘着“下一个时代”的蓝图时,我几乎没有犹豫,便将大笔资金投了进去。我以为这是通往顶层圈子的门票,却没想过,这张门票的背面,早已标好了令人窒息的代价。

最直接的代价:金钱的蒸发

这或许是所有代价中最容易量化,也最令人心痛的一部分。那些被包装得天花乱坠的项目,往往具备相似的特点:概念新颖、前景宏大、创始人履历光鲜,但底层商业逻辑却脆弱得不堪一击。我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AI赋能的共享宠物”,听起来既有科技感又充满了人文关怀。发起人是我们班上一位极具个人魅力的同学,他口若悬河,将项目描绘成千亿级别的蓝海市场。在那种“再不投就晚了”的集体狂热氛围中,所谓的尽职调查被简化成了几句微信群里的附和。我投了,而且为了显得有“实力”,投的不是一笔小数目。

结果可想而知。项目在烧光了初期融资后,连一个像样的产品模型都没能跑通。所谓的“AI赋能”,不过是后台几个人工客服在手动匹配。当资金链断裂的消息传来时,微信群里瞬间鸦雀无声,那位昔日意气风发的同学也开始玩起了失踪。我的钱,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蒸发了。紧接着,我又在同学的“力荐”下,投了一个号称拥有独家技术的“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和一个“元宇宙社交”平台。每一个项目都像一个精致的泡沫,看起来五光十色,但一戳就破。短短一年多时间,我辛苦积攒多年的财富,就这样为几个“不靠谱”的梦想交了巨额学费。

这种金钱的损失,不仅仅是银行账户上数字的减少。它直接冲击了我的事业根基。原本计划用于公司技术改造和市场扩张的资金,被挪用去“追风”,导致主营业务的发展停滞不前,错失了关键的市场窗口期。用一个简单的表格就能看出这种“追风”行为的荒谬性:

投资项目 宣传口号 投入资金(万) 最终结果
AI共享宠物 “用科技解决城市孤独感” 500 项目失败,本金全部损失
新能源电池材料 “颠覆行业的革命性技术” 800 技术造假,公司被调查,血本无归
元宇宙社交平台 “下一代互联网的入口” 300 概念火热,但无法盈利,业务关停

更深远的代价:信誉的折损

如果说金钱的损失是“硬伤”,那么信誉的折损则是一种更致命的“内伤”。在商业世界,尤其是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商学院社群里,一个人的信誉和判断力,几乎是其最重要的社交货币。当你连续踩中几个“大坑”后,你在同学眼中的形象,会从一个“有魄力、敢下注”的潜在合作伙伴,迅速沦为一个“头脑发热、缺乏专业判断”的韭菜。

这种变化是微妙而残酷的。起初,大家可能还会安慰你几句,说“投资总有风险”。但渐渐地,你会发现,在一些真正有价值的项目讨论会上,你不再被邀请;当同学们组建新的投资联盟时,你会被选择性地遗忘。你试图分享自己对市场的看法,但听众的眼神里却多了一丝怀疑和不以为然。你曾经以为通过一起投资能拉近的距离,反而因为投资的失败而被无限拉远。说白了,你被贴上了一个“不靠谱”的标签,而撕掉这个标签,远比赚回亏掉的钱要困难得多。

信誉的折损还会溢出到EMBA的圈子之外。当你的合作伙伴、下游客户听说你因为“听信同学”而导致巨额亏损时,他们对你的信任度也会大打折扣。他们会开始怀疑你的决策能力、风险控制水平,甚至会重新评估与你合作的安全性。这种无形的资产流失,其破坏力远超账面上的亏损,它动摇的是你整个商业生涯的基石。

被忽视的代价:心力的耗损

我们常常关注财务报表上的赤字,却容易忽略内心世界里的亏空。为了获得认可而进行的盲目投资,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内耗。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 焦虑与失眠:看着投资款项一天天缩水,听着各种负面消息,那种无能为力的焦虑感,足以在深夜将人吞噬。我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白天精神恍惚,无法专注于自己的主营业务。
  • - 自我怀疑与否定:“我为什么这么蠢?”“我这么多年的商业经验都去哪了?”这些问题像魔咒一样在我脑中盘旋。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一切决策,变得畏首畏尾,失去了企业家应有的果敢和自信。这种内在自信的崩塌,比任何一次商业失败都更可怕。
  • 社交恐惧与伪装:最痛苦的,莫过于回到那个我曾拼命想融入的EMBA课堂。我必须强颜欢笑,假装自己毫不在意,甚至在同学问起时还要故作轻松地调侃自己“交了学费”。每一次聚会,都像一场艰难的表演。我害怕与人对视,害怕被问及近况,那种想逃离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维持“体面”的感觉,耗尽了我所有的心力。

心理学家莱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完美地解释了我当时的状态。我的行为(盲目投资)与我的认知(我是一个理性的、成功的商人)产生了巨大的冲突。为了缓解这种不适感,我一度拼命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比如“这是为认知付费”“这是拓展人脉的必要成本”。但内心的痛苦和煎熬,却无法被这些苍白的理由所掩盖。这种心力的持续耗损,让我身心俱疲,对商业和人际交往都产生了深深的倦怠感。

最隐蔽的代价:机会的错失

“股神”沃伦·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资的第一条原则是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原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并不仅仅指本金的安全,更指向了机会成本。当我把大量的资金、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那些虚无缥缈的“风口”项目上时,我错失了什么?

我错失了投资自己主营业务的最佳时机。那笔钱,本可以用来引进一条更先进的生产线,本可以用来打造一个更强大的研发团队,本可以用来开拓一片新的海外市场。这些稳扎稳打的投入,或许不会带来一夜暴富的神话,但却能为我的企业构建起更深的护城河,带来长期而稳健的增长。而我,却为了一个虚幻的“圈子认可”,放弃了这些唾手可得的、真正属于我的机会。

此外,我也错失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EMBA课程,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注重全球视野和实践案例的平台,其真正的价值在于系统性的商业知识、前沿的管理理念和高质量的思维碰撞。我本应将更多精力放在课堂学习、案例分析和与教授的深度交流上,用学到的金融模型、战略框架去审视每一个投资机会。但我却本末倒置,把社交和“搞项目”凌驾于学习之上,最终不仅没能“搞定”人脉,反而荒废了学业,违背了来此求学的初心。这才是最大、也最令人追悔莫及的代价。

回归初心:真正的价值何在?

回望这段“踩坑”的经历,代价是惨痛的。它不仅掏空了我的钱包,折损了我的信誉,耗尽了我的心力,更让我错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这一切的根源,都指向一个扭曲的动机: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而放弃了自我判断。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地明白,无论是在EMBA的圈子,还是在更广阔的商业世界,真正的认可,从来不是靠一两笔豪掷千金的投资换来的,而是源于你自身的价值、专业的判断和稳固的事业。一个顶级商学院的社群,其核心价值在于思想的激荡、视野的拓展和基于相互尊重的深度链接,而不是一个寻找“接盘侠”的名利场。试图用金钱走捷径,最终只会发现那是一条通往悬崖的死路。

对于那些和我一样,正身处或即将踏入类似环境的朋友,我的建议是:
1. 坚守你的专业领域:不要轻易被那些你完全不了解的“风口”所诱惑。你最大的优势,在于你深耕多年的行业经验和认知。与其追逐别人的高光,不如点亮自己的灯塔。
2. 尊重知识,而非光环:长江商学院这样的地方,最宝贵的资源是知识本身。把每一次与同学的交流,都看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寻找投资标的的过程。用严谨的商业逻辑和尽职调查,去替代盲目的“同学情谊”。
3. 建立真正的关系:真正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欣赏的是你的为人、你的才华和你的诚信,而不是你是否参与了他的项目。多一些真诚的分享,少一些功利的目的,这样的关系才能长久。
4. 重新定义“成功”:在EMBA的旅程中,成功不是你投中了多少个风口,而是你的认知边界拓展了多少,你的管理能力提升了多少,你的事业根基夯实了多少。

最终,我选择从那些喧嚣的投资群中退了出来,把精力重新聚焦于自己的公司。虽然过程艰难,但当我用学到的知识去优化公司的战略、改善运营效率并最终看到业绩回升时,那种内心的踏实和自信,是任何“不靠谱”的投资项目都无法给予的。这或许是我在这段弯路中,付出了巨大代价后,学到的最宝贵的一课。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