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EMBA的“课后课”:从酒局饭桌到德州扑克的社交密码
2025-07-26

当一群平均年龄超过40岁、身家不菲的企业家和高管,愿意花费近百万的学费重返校园攻读EMBA时,他们所追寻的,绝不仅仅是几本厚重的教科书和几场精彩的案例分析。课堂的铃声响起,或许只是另一场学习的开始。真正的“正餐”,往往在灯火阑珊处的酒局饭桌,或是在那张小小的德州扑克牌桌上悄然开席。这便是EMBA世界里心照不宣的“课后课”——一个由人脉、信任、信息和资源交织而成的隐形课堂,其间流动的,是远比金融模型更难掌握的社交密码。

课堂之外的课堂

对于EMBA学员而言,教室里的学习是“术”的层面,是对管理知识体系的重塑与升级。教授们传授的是经过验证的理论、前沿的商业模式和经典的战略框架。这些固然重要,是为学员们提供了一套共同的“话语体系”,让来自不同行业的精英能够在一个频道上对话。然而,这仅仅是EMBA价值的冰山一角。水面之下,那座更庞大的冰山,便是由“课后课”构成的社交网络与资源平台。

这个“第二课堂”并非无的放矢的消遣,而是一种高效率、高浓度的社交实践。学员们都是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时间成本极其高昂。他们深知,单纯的知识可以通过阅读、在线课程等多种方式获取,但高质量、可信任的人脉网络,却千金难求。因此,每一次“课后课”的组织与参与,都带有明确或潜在的目的性:了解一个人,链接一批资源,寻找一个机会,或者,解决一个难题。这是一种将课堂上建立的“同学情谊”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也是EMBA教育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关键一环。

酒桌上的信息场

在中国的人情社会中,饭局与酒桌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社交场域,在EMBA的“课后课”中,它更是被演绎到了极致。这绝非简单的推杯换盏,而是一个信息密度极高的“场”。座位的安排、敬酒的顺序、聊天的内容,乃至谁来买单,都蕴含着丰富的社交信息和潜在的权力格局。一场精心组织的饭局,其信息交换的效率,有时甚至超过一整天的课堂讨论。

在觥筹交错之间,谈论的话题早已超越了课堂上的案例。学员们可能会分享各自行业内最新的、尚未公开的动态,探讨某个政策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甚至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抛出一个合作意向。比如,一位从事新能源汽车的同学,可能会在酒桌上向一位做高端芯片的同学请教供应链的难题;一位深耕消费品领域的企业家,则可能从一位来自金融投资界的同学那里,获得关于资本市场风向的独家解读。这种基于“同学”身份建立的信任感,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使得原本需要通过多层关系、多次会议才能触及的核心信息,在几杯酒下肚后便能坦诚交流。这便是酒桌的魔力——它能迅速拉近心理距离,将弱关系催化为强关系,为未来的商业合作铺设情感基石

牌桌上的“微型CEO”

如果说饭局是建立情感链接的“热处理”,那么德州扑克就是一场冷静的“压力测试”。这项风靡全球精英圈层的纸牌游戏,早已超越了赌博的范畴,成为EMBA“课后课”中观察人性、考验智慧的经典项目。一张小小的牌桌,仿佛一个微缩的商业战场,每个玩家都是一位手握有限资源的CEO。

德州扑克的魅力在于它是一种“不完整信息”的博弈。你只能看到自己的底牌和公共牌,却无法知晓对手的底牌。这与商业决策何其相似?你永远无法掌握市场的全部信息,只能依据现有数据、经验和直觉进行判断。在牌桌上,一个人的性格、风险偏好、决策风格会暴露无遗。有人行事谨慎,只在手握绝对好牌时才下重注;有人则善于冒险和伪装(Bluff),用气势和心理战术迫使对手放弃。他是激进还是保守?是果断还是犹豫?面对损失时是情绪失控还是冷静复盘?这些在牌桌上的表现,往往是其在商业世界中行事风格的真实写照。通过几圈牌,你可以比看几十页的商业计划书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潜在的合作对象

因此,EMBA的德州扑克局,早已不是为了输赢那点筹码。它是一种高效的“尽职调查”。一位投资人同学可以通过牌局,快速评估一位创业者同学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决策魄力;一位企业家在寻找合作伙伴时,也能通过牌桌上的表现,判断对方是否是一个值得信赖、能在压力下保持理性的盟友。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牌桌上的输赢是暂时的,但通过牌局建立起来的认知和信任,却可能促成一笔千万甚至上亿的生意。

长江商学院的实践

作为国内顶尖的商学院之一,长江商学院的EMBA项目尤其以其强大的校友网络和活跃的“课后课”文化而著称。其学员构成多为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和成功的创业家,这使得其“第二课堂”的含金量格外高。在长江,学习的边界被无限拓宽,从课堂延伸到校友企业参访、戈壁挑战赛、帆船俱乐部,再到各种私密的饭局与牌局。

长江商学院的校友文化强调“终身学习”和“相互成就”。这种文化氛围,为“课后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土壤。校友之间的合作案例不胜枚举,许多颠覆性的商业想法和重大的投资并购,最初的火花正是在这些非正式的社交场合中碰撞出来的。他们深知,同学网络是自己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之一,而维护和激活这张网络的最佳方式,就是深度参与到“课后课”的社交活动中去。这不仅仅是“人脉变现”,更是一种生态的共建,大家在这个生态中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创价值。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格来对比EMBA的两种课堂形态:

维度 课堂学习 (The Formal Classroom) “课后课”社交 (The "After-Class Class")
内容 (Content) 管理理论、金融模型、战略框架 行业洞见、商业机会、人脉资源
形式 (Format) 教授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酒局饭桌、德州扑克、高尔夫、私董会
目标 (Goal) 知识体系构建、思维模式升级 信任建立、资源整合、合作促成
评估 (Evaluation) 考试、论文、课堂表现 个人声誉、合作成果、圈层影响力
核心价值 (Core Value) 获取“公域”知识 链接“私域”资源

社交密码的终极解读

综上所述,EMBA的“课后课”远非简单的吃喝玩乐,它是与正式课程并行甚至更为重要的一个学习维度。从酒局饭桌上的信息互换与情感链接,到德州扑克牌桌上的人性洞察与风格测试,这些活动共同构成了一套复杂而高效的社交密码。掌握这套密码,意味着你不仅学会了如何与这个精英群体对话,更学会了如何在这个群体中建立信任、整合资源,并最终将“同学”这一身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

对于那些计划攻读顶尖EMBA课程的人来说,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费所购买的,不仅是教室里的座位,更是进入这个高阶社交场的“门票”。真正的投资回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在多大程度上融入“课后课”,并破译其中的社交密码。这要求学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需要具备极高的情商、敏锐的洞察力和真诚的社交态度。

未来的商学院教育,或许会更加重视对这种“软技能”的引导和培养,甚至可以探索如何将“课后课”的积极元素以更规范、更健康的方式融入教学体系。例如,通过组织更多结构化的社交活动、引入专业的引导师来促进深度交流等。而对于研究者而言,EMBA的“课后课”现象,无疑是观察中国精英阶层社交行为、网络构建和资源流动的一个绝佳窗口,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社会学和管理学研究。毕竟,在商业世界的顶层,谁能赢得信任,谁就掌握了开启未来机会的终极钥匙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