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EMBA同学谈论着我听不懂的爱好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2025-07-26

暮色四合,在长江商学院一次课后聚会的露台上,空气中弥漫着雪茄的醇香与高级香水混合的味道。我的EMBA同学们,这些平日里在各自领域指点江山的精英们,此刻正围成一圈,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上周末的马球比赛、下个月去勃艮第的私人酒庄之旅,以及刚刚在拍卖会上拍下的一幅当代艺术品。那些我只在电影和杂志里见过的词汇——“Polo”、“DRC”、“苏富比”,在他们口中是如此的日常与鲜活。我端着一杯苏打水,站在圈外,努力地想捕捉一些可以让我插入对话的缝隙。然而,他们谈论的每一个细节,从马匹的血统到红酒的年份,都像一道道无形的屏障,将我隔绝在外。那一刻,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一种并非物理距离,而是源于认知、经历与圈层差异的深切孤独。

爱好的无形之墙

在EMBA这个汇聚了各行各业顶尖人才的熔炉里,知识和商业模式的交流是课堂上的主旋律,但在课下,社交的真正货币,往往是“爱好”。然而,这里的爱好,似乎与我所理解的“闲暇乐趣”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他们谈论着驾驶帆船横渡海峡的惊险,或是品鉴一支82年拉菲的复杂层次时,我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周末窝在沙发上看一部老电影,或是在公园里慢跑的简单快乐。这些我珍视的个人时光,在他们宏大而昂贵的叙事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甚至难以启齿。

这堵墙并非由恶意或排斥筑成,恰恰相反,同学们往往是友善和包容的。但这种隔阂感是真实存在的,它源于一种被称为“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的社会学概念。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指出,文化资本是一个人通过教育、家庭背景和社交环境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和品味。在高净值人群中,马术、品酒、艺术收藏等爱好,不仅仅是消遣,更是一种身份标识和社交语言。它们背后蕴含着深厚的知识体系、不菲的时间与金钱投入,以及一个特定圈层的行为准则。当你不具备这些“资本”时,即便你拥有同样出色的商业头脑,也仿佛是一个拿着错误密码的闯入者,无法真正进入这场社交游戏的核心。

社交之外的孤独根源

这种孤独感,远不止是“插不上话”那么简单。它更深层次地触及了我的自我认同危机。在商学院的环境里,每个人都习惯于被成功的光环所笼罩。然而,当社交的维度从商业能力转向生活品味时,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是不是太‘土’了?”“我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不够‘高级’?”“我真的属于这里吗?” 这些声音在心底盘旋,构成了一种微小但持续的压力,心理学上称之为“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er Syndrome)的变体。它让你怀疑自己之所以能站在这里,或许只是一个偶然,一旦脱离了你所擅长的专业领域,你就会“原形毕露”。

更重要的是,这种孤独感挑战了我来长江商学院的初衷之一。除了系统性地学习商业知识,构建一个高质量的人脉网络同样是EMBA学习的核心价值。我们被告知,最宝贵的资源往往来自于同学之间。然而,如果连接彼此的桥梁,是建立在这些我完全陌生的“高端”爱好之上,那么我该如何有效地进行“社交投资”?这种感觉就像你手握着一张通往宝藏的地图,却发现地图的语言你根本无法破译。孤独感由此演变成一种对未来机会可能流失的焦虑,它不再是单纯的情绪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个人发展的现实挑战。

解构圈层与爱好密码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我开始尝试理性地分析和解构这些所谓的“高端”爱好。我发现,这些爱好之所以成为特定圈层的“密码”,是因为它们具备一些共同的特质:高门槛、强符号性和社交属性。它们不仅是个人兴趣的体现,更是一种高效的筛选机制和信任催化剂。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

维度 大众化爱好 (例如:跑步、阅读) EMBA圈层爱好 (例如:马球、艺术品收藏)
财务门槛 低,一双跑鞋、一本书即可开始。 极高,涉及马匹、装备、场地、艺术品本身及维护费用。
时间与知识门槛 相对较低,可以碎片化时间进行。 高,需要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投入大量时间练习或研究。
社交属性 个人化为主,社交圈层相对松散。 强社交属性,活动本身即是高端社交场合,参与者背景高度同质化。
符号意义 代表健康、自律、求知。 代表财富、地位、品味、传承,是精英身份的“硬通货”

看清这一点后,我内心的焦虑反而减轻了许多。我意识到,我感受到的孤独,并非因为我的爱好“不好”,而是因为它们在当前的社交语境下,不具备同等的“符号价值”。这并非个人价值的失败,而是社交策略的错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强迫自己去学习一项昂贵的爱好,而在于如何在我现有的基础上,找到新的连接点,或者,创造属于我自己的“社交货币”。

重塑自我认同与价值

真正的转变,始于我停止向外追逐,转而向内探寻。我开始思考,除了商业成就,我身上还有什么独特的、能引起他人兴趣的价值?我不再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听不懂马球的人”,而是重新定义自己。

我的策略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这或许对有类似困扰的朋友们也有所启发:

  • 拥抱真实,将“弱点”转化为特点

    有一次聚会,当大家再次聊起滑雪时,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沉默。轮到我时,我笑着说:“滑雪我完全不行,一上雪道就滚成一个球。不过,如果大家聊科幻电影,我能从《2001太空漫游》聊到《流浪地球》。”出乎意料的是,一位从事硬科技投资的同学立刻眼睛一亮,我们从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聊到了人工智能的伦理边界。我发现,真实和热情是会传染的。当你充满激情地谈论你真正热爱的事物时,总能找到同频共振的人。

  • 从“倾听者”到“提问者”

    与其因为听不懂而感到孤独,不如将这种“不懂”转化为好奇心。我开始尝试用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去提问。“马球的规则听起来很复杂,最有挑战性的是什么?”“你们说的那幅画,它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这种真诚的提问,不仅没有暴露我的“无知”,反而让对方感受到了尊重和兴趣。它将我从一个被动的“局外人”,变成了一个主动的“探索者”,也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新世界的大门。

  • 主动创造新的社交场景

    我意识到,我不能总是在别人的“主场”作战。于是,我开始尝试组织一些我擅长且感兴趣的活动。比如,我发起了一个小型的“商业史读书会”,邀请几位同学一起阅读和讨论经典商业案例。我还组织过一次关于“国潮品牌如何出海”的专题分享,结合我自己的行业经验。在这些我亲手搭建的“场景”里,我不再是那个孤独的旁观者,而是话题的中心和价值的贡献者。慢慢地,一些同学开始因为我的思想和见解而走近我,而不是因为我会不会打高尔夫。

结语:从孤独到自洽

回顾那段在EMBA圈子里感到孤独的日子,我如今充满了感激。正是那份“前所未有的孤独”,迫使我走上了一条深刻的自我探索之路。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融入,不是削足适履地去模仿别人的生活方式,而是在一个更多元、更优秀的环境里,找到并坚守自己的位置。

在长江商学院这样的地方,我们学习的绝不仅仅是财务报表和战略模型,更是一门关于“自我认知”和“价值重塑”的隐形课程。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爱好,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焦虑、不安,也最终照见了我的独特价值。从试图理解马球到坦然分享电影,我走过了一段从孤独到自洽的心路历程。

未来的商业领袖,需要的不仅仅是相同的爱好和品味,更是能够包容差异、欣赏多元的格局和胸怀。我的建议是,当你再次感到格格不入时,不必恐慌。那或许是一个信号,提醒你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然后用你最真实、最自信的方式,向这个世界发出你自己的声音。因为最终,能让你在任何圈层都闪闪发光的,不是你拥有什么爱好,而是你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被了解的、有趣的灵魂。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