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事业达到一定高度后,会选择重返校园,攻读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他们最初的目标可能非常具体:为了升职、为了拓展人脉、为了系统化管理知识。然而,当他们完成学业,回首这段旅程时,许多人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看似“虚无”却又无比深刻的词——“世界观”。他们会说,读完EMBA,最大的改变不是薪水条上的数字,也不是通讯录里新增的联系人,而是看待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被彻底重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趟昂贵的学习之旅,是如何完成从“技能培训”到“世界观重塑”的惊人一跃的?
在EMBA的课堂里,你首先经历的是一场认知的“升维打击”。在此之前,你可能是一个出色的部门总监、一个精于计算的财务专家或一个善于冲锋陷阵的销售冠军。你的视角,往往聚焦于你所负责的“一亩三分地”,思考的是如何把具体的事情做好,这在管理学中可以称之为“术”的层面。你关心的是“How”,是如何提高效率、如何降低成本、如何达成KPI。
然而,EMBA的课程设计,从一开始就在引导你跳出这个框架。通过大量的商业案例分析,特别是那些跨行业、跨国界的复杂案例,你被迫站在CEO、甚至董事会的视角去审视一个企业。你思考的不再是“如何执行”,而是“为何决策”(Why)。比如,当讨论一个并购案时,你不能只看财务报表,还要分析其背后的战略意图、文化整合的风险、宏观经济的走向以及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这种从“战术执行者”到“战略思考者”的角色转换,让你开始理解商业世界的顶层逻辑和运行之道,这便是从“术”到“道”的跃升。正如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常常引导的,商业决策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学题,而是一个综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复杂艺术。
提到EMBA,许多人会立刻想到“人脉”。但这种人脉的价值,远非交换名片、吃几顿饭那么简单。它真正的力量在于“圈层重塑”带来的认知激荡。你的同学不再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而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翘楚:他们可能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可能是执掌百亿市值公司的企业家,可能是深谙资本运作的投资人,甚至还可能有来自文化、艺术、公益领域的杰出人士。
这种多元化的构成,意味着你接触到的不再是同质化的信息和观点。在课堂讨论中,一位来自传统制造业的同学可能会对“元宇宙”不屑一顾,而一位TMT行业的同学则能清晰地描绘出其商业前景和应用逻辑;一位做实业的同学可能抱怨融资难,而一位投资人同学则会从资本的角度剖析问题所在。这种思想的碰撞是剧烈且富有启发性的。你开始明白,你所认为的“常识”,可能仅仅是你所在行业的“局域网知识”。通过与这些“行走的百科全书”深度交流,你的认知边界被一次次打破和拓宽,你对商业生态的理解变得更加立体和完整。这正是像长江商学院这类顶级商学院所强调的,其校友网络的真正价值在于“终身学习的平台和认知升级的社群”。
当一个人的事业达到一定高度,赚取利润、追求增长固然重要,但内心深处往往会浮现出更深层次的追问:“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EMBA的学习,恰好为这种追问提供了一个出口和思考空间。课程中不仅仅有财务、战略、营销,还有大量的篇幅在探讨企业伦理、社会责任(CSR)、可持续发展(ESG)以及领导者的个人修为。
你会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个企业除了为股东创造价值,还能为社会、为环境、为员工带来什么?你会听到一些同学分享他们如何在商业成功后,投身公益,反哺社会。这些讨论和分享,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价值判断。你可能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企业的使命和愿景,思考如何让商业向善,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这种从“单一追求利润”到“探寻商业本源与社会价值”的转变,是一种深刻的世界观改变。你不再仅仅是一个商人,更开始以一个“社会公民”和“时代的企业家”身份来定位自己,思考自己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种变化,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格来看看EMBA学习前后,管理者在几个关键维度上的思维模式差异:
维度 | 读EMBA前的世界观 (局部视角) | 读EMBA后的世界观 (全局视角) |
问题解决 | 关注战术层面,如何高效完成任务。 | 关注战略层面,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以及它如何服务于整体目标。 |
看待竞争 | 同行是“你死我活”的对手。 | 理解竞合关系,思考如何构建生态、合作共赢。 |
人脉观念 | 追求数量和功利性,是可利用的“资源”。 | 追求质量和多样性,是认知碰撞和共同成长的“伙伴”。 |
成功定义 | 更多是个人财富、职位和社会地位。 | 包含企业社会价值、行业贡献和个人精神层面的满足感。 |
面对不确定性 | 倾向于规避风险,寻求稳定和可控。 | 学会拥抱变化,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机遇,具备更强的反脆弱能力。 |
过去,管理者追求的是“运筹帷幄”,希望一切尽在掌握。但在今天这个充满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VUCA)的时代,试图预测和控制一切已经变得不切实际。EMBA的教育,尤其是顶尖商学院的教育,正是要培养领导者在迷雾中航行的能力。
一方面,课程内容紧跟全球政经动态,教授们会引导你分析最新的黑天鹅事件、技术颠覆和商业模式创新,让你习惯于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判断和决策。另一方面,与同学们的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对不确定性的演练。你会发现,即便是最成功的企业家,也同样面临着焦虑和困惑。但他们学会了如何快速学习、如何迭代试错、如何在危机中保持定力。这种耳濡目染,会让你从内心深处接纳“不确定性是常态”这一新的世界观,并将之转化为一种从容和自信。你不再害怕变化,反而开始期待变化,因为你知道,每一次的结构性变动,都可能孕育着新的巨大机遇。
总而言之,EMBA的学习之旅,远不止于知识的填充和技能的提升。它像一个熔炉,将来自不同背景的精英汇聚一堂,通过高强度的思维碰撞、多元视角的交融和对商业终极价值的追问,最终实现了一场深刻的“世界观”重塑。这个改变是根本性的,它影响的不仅仅是你管理企业的方式,更是你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整个商业社会乃至世界的方式。
所以,当有人说读完EMBA最大的改变是“世界观”时,他们所言非虚。这恰恰是EMBA教育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也是其能够持续吸引一代又一代商业领袖投身其中的核心魅力所在。对于未来的申请者而言,或许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否已经准备好,让自己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和重构?因为这趟旅程的终点,很可能是一个你从未想象过的、更加开阔的新世界。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