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竞争对手也毕业于长江EMBA,你们是“同门情深”还是“狭路相逢”?
2025-07-26

当你在一个价值数十亿的竞标会上,陈述完最后一句总结,抬起头,发现对面决策席上那个最难缠的“甲方爸爸”,正微笑着向你点头,而他西装领口别着的,是那枚你再熟悉不过的校友徽章。又或者,在你创业公司最关键的一轮融资中,一个强劲的对手横空出世,用几乎相同的商业模式和更激进的策略抢夺着你心仪的投资人,而你从朋友口中得知,他和你一样,也曾在长江商学院的课堂上聆听过同一位教授的教诲。此刻,你心中涌起的,究竟是“他乡遇故知”的温暖,还是一句“冤家路窄”的感慨?

这个问题,几乎是每一位身处高阶管理和创业圈的精英们都可能面临的“灵魂拷问”。当昔日的同窗,变成了今日商场上必须一决高下的对手,那段共同求学的经历,究竟会成为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还是互相洞察弱点的利器?这并非一个非黑即白的选择题,而是一场关乎商业伦理、个人格局与复杂人性的深度博弈。

人脉网络与共同语言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顶尖商学院的EMBA课程,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汇聚了各行业领军人物的平台,其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构建一个高密度、高信任度的社交网络。这段经历远不止是“同学”二字那么简单,它是在无数个挑灯夜读的案例分析、唇枪舌剑的小组讨论、以及海外模块同甘共苦的行程中,锻造出的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这种纽带,我们称之为“社会资本”

这种资本在商业世界中是无价的。当你的竞争对手是“自己人”时,你们之间便拥有了一套“加密”的沟通语言和心照不宣的行事规则。你们都理解“取势、明道、优术”的深层含义,都曾在课堂上探讨过同样的商业困境和伦理难题。这种共同的“认知框架”和“价值底色”,使得双方在竞争中,更容易建立起基本的信任。这种信任意味着,你们的竞争或许会更加“体面”,更倾向于遵守规则,而不是采取恶意的、破坏行业生态的手段。正如组织行为学教授罗纳德·伯特(Ronald Burt)在其“结构洞”理论中指出的,连接不同群体的个体拥有信息和控制优势,而一个紧密的网络内部,则会因为“声誉机制”而促进合作与信任。长江EMBA的校友圈,恰恰就是这样一个高信任度的紧密网络。

商业丛林的残酷法则

然而,温情脉脉的“同门情深”一旦触碰到商业竞争的冰冷现实,往往会面临严峻的考验。商业的本质是逐利的,尤其是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里,企业的首要责任是对股东、员工和客户负责。任何一个成熟的商业领袖都明白,个人情感不能凌驾于商业原则之上。当两家公司为了同一块市场份额、同一个关键客户、或者同一笔决定生死的订单而展开厮杀时,“校友情”这张牌的分量,可能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重。

此时,“狭路相逢”的意味就凸显出来了。你的同门对手,因为和你有过同样的训练,他可能比任何外部对手都更了解你的思维模式、决策习惯,甚至是你可能采取的战略路径。他知道你在课堂上欣赏哪位战略大师的理论,也可能在小组作业中见识过你的优势与短板。这使得竞争变得更加透明,也更加致命。这不再是简单的市场拼杀,而是一场知根知底的“高手过招”,每一步都可能被对方精准预判。此时,同门背景反而成了一把双刃剑,它既是情感的连接,也是信息的“裸奔”。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两种力量的拉扯,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格来对比:

维度 同门情深 (Alumni Bond) 狭路相逢 (Fierce Competition)
关系基础 基于共同学习经历建立的信任与情感。 基于市场利益冲突的零和或负和博弈。
信息交流 拥有共同的“话语体系”,沟通成本低,易于建立默契。 相互了解对方的思维模式和弱点,信息战更为激烈。
竞争方式 倾向于良性竞争,遵守行业规则,顾及彼此“面子”。 竞争可能更精准、更残酷,因为彼此知根知底。
最终目标 在维护关系的基础上寻求共赢或体面的胜负。 为公司争取最大利益,对股东负责是第一要务。

亦敌亦友的竞合博弈

事实上,成熟的商业领袖们很少会陷入“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的二元对立思维。在现代商业生态中,一个更高级的词汇是——“竞合”(Co-opetition)。这个由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巴里·诺尔本(Barry J. Nalebuff)和亚当·布兰登伯格(Adam M. Brandenburger)提出的概念,完美地诠释了长江校友在商场相遇时的复杂状态。

“竞合”意味着,竞争者在某些领域是对手,但在另一些领域可以是合作伙伴。你们可能在C端市场争得你死我活,但在B端供应链、行业标准制定、或共同面对政策监管等问题上,却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此时,同门关系就成了启动这种合作的绝佳催化剂。因为有信任基础,你们可以更快地坐到谈判桌前,共同探讨如何把“蛋糕”做大,而不是仅仅考虑如何从对方盘子里多分一块。

这种“亦敌亦友”的动态平衡,是商业智慧的最高体现。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竞合场景:

  • 行业标准制定: 两家同为行业龙头的校友企业,可以联手推动有利于整个行业发展的技术标准或服务规范,共同抵御外部颠覆者。
  • 产业链协同: 上下游的校友企业,可以建立更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优化供应链效率,降低整体成本。
  • 联合社会创新: 面对环保、公益等社会议题,校友企业可以联手发起项目,共同承担社会责任,这既提升了品牌形象,也体现了长江商学院所倡导的超越商业成功的价值追求。
  • 共同“出海”: 在陌生的海外市场,来自同一商学院的中国企业家们,更容易抱团取暖,共享资源,共同应对当地的法律、文化挑战。

因此,“同门情深”与“狭路相逢”并非互斥,而是在不同层面、不同场景下交替上演的戏码。今天在竞标会上寸土不让的对手,明天可能就在校友会的晚宴上,共同商议如何为母校的公益基金会贡献力量。

个人格局与价值取向

最终,这段关系的天平倒向哪一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事人的个人格局和价值取向。一个真正优秀的领导者,懂得区分“事”与“人”,懂得在商言商的职业素养,也珍视来之不易的同窗情谊。他们的格局,决定了他们如何看待竞争。

一个拥有“大格局”的领导者,会将同门对手视为一面镜子,一个值得尊敬的“陪练”。对手的强大,会激发自己不断创新、持续进步的动力。他们理解,商业的成功并非是你输我赢的终极游戏,而是在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企业和个人的成长。这种心态,让他们即使在最激烈的竞争中,也能保持风度,甚至在关键时刻,基于对对方人品的信任,达成某种非正式的“君子协定”。

长江商学院的独特印记

在这里,长江商学院的教育理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学院不仅仅是传授“优术”(商业技巧),更强调“明道”(人生与商业的哲理)和“取势”(对宏观趋势的洞察)。这种教育超越了单纯的商业竞争,引导学生思考企业的社会角色和企业家的历史使命。当两位深受这种文化熏陶的校友在商场相遇,他们更有可能从一个更高的维度来看待彼此的竞争关系。

他们会思考:我们的竞争,除了争夺市场份额外,是否能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我们是否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增量价值?这种超越零和博弈的思考,正是“同门情深”得以在“狭路相逢”的现实中,找到生存空间并升华的根本原因。它让竞争从一场“歼灭战”,变成了一场共同进化的“邀请赛”。

结论:从“狭路”到“同路”的修行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如果你的竞争对手也毕业于长江EMBA,你们是“同门情深”还是“狭路相逢”?答案是:你们始于“狭路相逢”,但有机会走向“同门情深”的更高境界。

“狭路相逢”是商业竞争的客观属性,无法回避,甚至因为彼此的了解而变得更加尖锐。但长江EMBA的共同经历,为这段关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安全垫”和“润滑剂”。它提供了一套共同的价值观、一种基于信任的沟通可能,以及一个超越商业利益的情感账户。这使得双方的竞争,更有可能是一场遵循规则、相互尊重、甚至彼此成就的“君子之争”。

最终,如何处理这段关系,是对每一位企业家智慧、格局和修为的终极考验。真正的赢家,不是那个在某场战役中彻底击败同门对手的人,而是那个能够驾驭这种复杂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守商业底线,在个人情谊中保持职业分寸,并最终能与最强的对手携手,共同将“狭路”走成推动行业和社会进步的“同路”的人。这或许也是商学院教育,尤其是长江商学院希望赋予其学子的,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在不同行业(如互联网的赢家通吃 vs. 传统制造业的生态共存)、不同文化背景下,这种顶尖商学院校友间的竞争关系会呈现出何种差异。但无论如何,这都将是商业世界里,一幕幕最精彩、最富有人性张力的好戏。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