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EMBA的“戈壁挑战赛”:是团队熔炼,还是一场昂贵的“行为艺术”?
2025-07-26

当一群平日里西装革履、运筹帷幄的企业家和高管,脱下精致的皮鞋,换上满是尘土的徒步靴,站在黄沙漫天的戈壁滩上时,一个有趣的问题便浮出水面。他们所参与的,以长江商学院EMBA项目为代表的“戈壁挑战赛”,究竟是一场淬炼团队意志、超越自我的熔炉,还是一场耗资不菲、专供精英阶层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的“行为艺术”?这场横跨四天三夜、长达112公里的极限徒步,其背后蕴含的价值与争议,远比终点线的掌声复杂得多。

团队精神的淬炼

从支持者的角度看,戈壁挑战赛无疑是现代商业环境中一种极致的团队熔炼(Team Building)形式。它将一群习惯于发号施令、资源充沛的领导者,置于一个资源匮乏、环境恶劣、极度依赖协作的陌生情境中,从而催生出在办公室里永远无法形成的化学反应。

在茫茫戈壁,个人的身份、地位和财富被瞬间清零。董事长和部门经理在这里唯一的区别,可能只是体力与意志力的差异。没有了助理,没有了专车,甚至连充足的饮水都成为一种奢侈。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团队成员必须学会最原始的互助。谁的脚磨出了水泡,谁的体力濒临极限,谁在分配路线和补给时能为大家考虑得更多……这些细微之处,考验的正是人性中最本真的善良与团队精神。当一个人愿意将自己所剩不多的水递给更需要的队友时,这种信任的建立,远比任何一场精心设计的拓展游戏都来得深刻和牢固。

更重要的是,这种共同“受苦”的经历,会形成一种极其强大的情感纽带和集体记忆。多年以后,当这些长江商学院的校友们在商业世界中再次相遇,他们谈论的或许不再是某个复杂的并购案,而是当年戈壁滩上的那一阵风、那一捧沙,以及那个在终点前互相搀扶的身影。这种基于共同奋斗经历建立起来的“战友情”,转化为了一个高粘性、高信任度的顶级人脉网络。这不仅仅是“认识”,而是“共过患难”,其商业价值和社会资本不言而喻。

昂贵的行为艺术

然而,从另一个视角审视,质疑之声同样不绝于耳。将戈壁挑战赛称为一场昂贵的“行为艺术”,并非空穴来风。这种批评主要集中在它的高昂成本、表演性质以及效果的可持续性上。

首先是成本。参加一次戈壁挑战赛,费用不菲。除了高昂的报名费,参赛者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专业的户外装备,如冲锋衣、徒步鞋、GPS手表等。此外,长达数月的赛前训练和比赛期间脱产的时间成本,对于日理万机的企业家而言,更是难以估量。批评者认为,用如此巨大的投入,仅仅为了达成“团队建设”这一目标,其性价比值得商榷。是否有更高效、更经济的方式来达到类似的效果?

其次,是其难以摆脱的“表演”色彩。在社交媒体时代,戈壁挑战赛早已不仅是一场个人挑战,更成了一种精英身份的标签和展示毅力的舞台。从赛前训练的打卡,到比赛途中的风餐露宿,再到冲过终点线时的热泪盈眶,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被精心包装,成为朋友圈里一张张配着激昂文字的图片。这种“我来过,我征服”的姿态,有时会掩盖其背后的真实体验,让一场本应内化的修行,变成了一场外化的“自我感动”式表演。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为了挑战自我,还是为了塑造一个“强悍坚毅”的公众形象?

最后,是关于效果的持续性。在戈壁滩上“打了鸡血”般的团队精神,回到现实的商业竞争中还能剩下多少?当环境从“合作共赢”的戈壁切换到“零和博弈”的市场,昔日“战友”是否会变回“对手”?心理学研究表明,情境对人的行为有着巨大影响。在特定情境下激发出的高尚行为,未必能持久。如果缺乏后续的机制来维系和转化,这场“戈壁高潮”很可能随着身体的恢复和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退,最终沦为一段美好的回忆和谈资。

认知与自我的重塑

或许,将戈壁挑战赛简单地归为“团队熔炼”或“行为艺术”都失之偏颇。其更深层次的价值,可能在于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重塑自我认知、实现精神超越的独特场域。这不仅仅是一场体能竞赛,更是一场沿着一千多年前玄奘法师西行求法之路展开的现代“修行”。

“玄奘之路”的核心精神是“理想、行动、坚持、超越”。当参与者用双脚丈量这片古老的土地时,他们实际上是在与历史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在单调的徒步过程中,远离了手机、会议和日常琐事的纷扰,人们被迫向内看,直面自己的脆弱、恐惧和极限。这种身体的极度疲惫,反而带来了精神的极度清明。许多参与者事后分享,在戈壁上,他们思考了许多平时无暇顾及的根本性问题:我的事业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我的领导力瓶颈在哪里?

这种极限环境下的“强制性反思”,其效果是任何商学院课堂都无法替代的。长江商学院将这样的体验作为其课程体系的“第二课堂”,正是看中了它在塑造企业家精神格局和提升个人修为上的独特作用。它不是教你一个具体的商业模型,而是让你在“知行合一”中,完成一次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洗礼。从这个层面看,戈壁挑战赛更像是一次投资于个人成长的“精神消费”,其回报是无形的,但可能影响深远。

多维视角下的审视

为了更客观地评估戈壁挑战赛的价值,我们可以将其与其他几种常见的企业高管培训方式进行一个多维度的对比。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它为何在商学院中如此备受推崇,尽管伴随着诸多争议。

维度 戈壁挑战赛 传统拓展训练 (如高空断桥) 课堂案例教学 商业模拟沙盘
成本投入 极高 中等 较低 中等
时间投入 高 (数月训练+比赛周) 低 (1-2天) 中等 (课程周期) 低 (1-3天)
团队凝聚力 极高 (基于共患难) 较高 (情境模拟) 有限 (基于课堂讨论) 高 (基于合作竞争)
个人极限挑战 极高 (身心双重极限) 中等 (心理恐惧为主) 低 (智力挑战) 低 (策略挑战)
长期影响 深远 (可能重塑价值观) 有限 (记忆易淡化) 中等 (知识与思维模式) 中等 (提升决策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戈壁挑战赛在成本和时间投入上确实远超其他形式,但它在“团队凝聚力”、“个人极限挑战”和“长期影响”这几个维度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提供的是一种“沉浸式”的、颠覆性的体验,而非点到为止的技能培训。对于那些已经站在事业巅峰,不再满足于传统知识学习,而是寻求更高层次精神突破的企业家而言,这种高投入或许正是其价值所在。

结语:熔炉还是舞台?答案在行者心中

回到最初的问题:长江EMBA的“戈壁挑战赛”,究竟是团队熔炼,还是一场昂贵的“行为艺术”?答案或许是:它既是熔炉,也是舞台,而最终成为何者,取决于参与者的内心。

对于那些真心投入、渴望突破的人来说,戈壁是一座淬炼意志、升华精神的熔炉。他们在这里卸下伪装,找到了最真实的自己和最可靠的战友。而对于部分人来说,它可能确实只是一个可以发朋友圈、贴上“坚毅”标签的华丽舞台。但有趣的是,熔炉与舞台并非完全对立。即便是最初抱着“表演”心态的人,在戈壁的严酷现实面前,也可能被真实地触动,从而完成意想不到的转变。舞台可以变成熔炉,熔炉的成果也需要舞台来展示和放大其影响力。

最终,戈壁挑战赛的价值,无法用一张简单的成本效益表来衡量。它为中国顶尖的商业精英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场”,让他们在身体的苦旅中,探寻商业之外的人生意义,完成从“优”到“秀”的蜕变。对于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级学府而言,这正是其教育理念的延伸——培养的不仅是会赚钱的商人,更是具有全球视野、人文关怀和坚定信念的领导者。至于未来的研究,或许可以更深入地追踪戈友们在赛后数年的行为变化与心态演进,以更长远的眼光,来评估这场“戈壁之约”在他们生命中留下的真正印记。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