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在事业上披荆斩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后,或许会开始思考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长江商学院EMBA,作为无数商业精英向往的殿堂,其申请过程中的文书撰写,便成了那块至关重要的敲门砖。它并非一份简单的个人简历,而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一幅精心描绘的未来蓝图,更是一场与招生委员会之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深度沟通。如何将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职业积淀、管理智慧与人生感悟,浓缩于千字之间,让招生官在浩如烟海的申请者中对您过目不忘?这不仅是技巧,更是一门艺术。
动笔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并非是思考如何遣词造句,而是进行一场彻底的自我剖析。这好比一名优秀的将军在战前绘制沙盘,不了解自己的兵力、优势与短板,任何战术都是空谈。您需要静下心来,跳出日常繁忙的管理工作,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自己。您的职业生涯轨迹是怎样的?其中有哪些关键的转折点?是什么驱动您做出了那些重大决策?这些决策背后,体现了您怎样的价值观和领导力特质?
不妨尝试使用经典的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来梳理自己。优势(Strengths)是您过往的成功案例、核心技能和独特的行业洞察。劣势(Weaknesses)则需要真诚面对,比如在某一领域的知识短板、管理上的盲区,或是曾经的失败教训——这恰恰是您申请EMBA的动因之一,展现了您的成长型思维。机会(Opportunities)是您预见的行业趋势、职业晋升空间,以及长江EMBA能为您带来的可能性。威胁(Threats)则是您面临的行业竞争、技术变革等外部挑战。通过这样系统化的梳理,您的个人形象会变得立体而清晰,不再是模糊的“高管”标签,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故事、有思考的个体。
长江商学院尤其看重企业家的格局与视野,其“取势、明道、优术”的校训,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战略思维框架。在自我剖析时,您可以尝试将自己的经历与之对应。哪些经历体现了您对行业大“势”的精准判断?哪些决策彰显了您所信奉的管理之“道”?哪些成功案例又是您精通业务之“术”的证明?当您的自我认知与学院的哲学思想产生共鸣时,您的申请文书便有了坚实的内核。
招生官每天阅读大量申请材料,最容易让他们感到审美疲劳的,就是一份份“成就清单”。“我曾带领团队将销售额提升了50%”、“我主导完成了XX亿元的并购案”……这些数字固然亮眼,但它们是冰冷的,缺乏情感和温度。真正能打动人的,是数字背后的故事。请记住,您是在与人沟通,而不是在填写一份业绩报表。
一个好的故事,应该包含完整的要素。这里可以借鉴经典的STAR法则,并加以升华:
选择什么样的故事也至关重要。不要仅仅挑选那些看起来最“高大上”的项目。一个处理棘手人事关系的故事,可能比一个百亿并购案更能展现您的情商和领导力;一个力排众议、推动内部创新的故事,可能比一个顺风顺水的业绩增长更能体现您的胆识和远见。选择那些最能代表您个人特质、最能体现您核心价值观、最能引发您深度思考的经历,将它们娓娓道来。
如果说自我剖析是“知己”,那么深度理解长江商学院就是“知彼”。一份优秀的申请文书,绝不是一份可以投向任何商学院的“万金油”模板。它必须清晰地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是长江?为什么非长江不可?”这需要您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真正了解长江商学院的独特之处。
长江商学院与其他顶级商学院相比,其特色非常鲜明。它诞生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之巅,天然带有一种“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视野。它强调“新商业文明”,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它汇聚了世界级的教授团队,许多教授本身就是深谙中国商业实践的专家。在文书中,您需要将您的个人追求与这些特质紧密结合。例如,您可以谈谈您对“全球视野”的理解,并结合您在跨国合作或海外市场拓展中的具体案例;您可以阐述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并分享您在公司治理或公益活动中的实践。正如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项兵教授所言,长江致力于培养“一批懂全球、懂中国、懂科技、懂人文,并积极拥抱、引领未来的新生代颠覆力量。”您的文书,就是要证明您具备成为其中一员的潜质。
具体而言,您可以研究长江EMBA的课程设置,看看哪些课程(如“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国学与领导力”)是您特别感兴趣的,并说明为什么这些课程能弥补您的知识短板或激发您的思考。您可以关注几位您敬仰的教授(如廖建文教授对产业互联网的洞见,李海涛教授对金融市场的分析),谈谈他们的研究如何启发了您。您甚至可以提及您所了解的长江校友,以及您希望如何与这个精英社群互动、贡献自己的价值。这种基于深入研究的“定制化”内容,会让招生官感受到您的诚意和热情,认为您是一个真正经过深思熟虑的申请者,而非盲目跟风。
文书的语言风格,是您个人品牌的直接体现。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您的文字应该体现出与之匹配的专业、严谨与自信。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堆砌华丽的辞藻或使用晦涩的专业术语。恰恰相反,最高级的表达往往是大道至简。用平实、精准、有力的语言,清晰地传达您的思想,远比辞藻的浮华更具说服力。
请务必保持绝对的真诚。招生官阅人无数,任何夸大其词或刻意包装的痕迹都可能被轻易识破,并产生负面效果。坦诚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勇敢地分享自己的困惑,反而更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展现一个真实、可信的形象。例如,在阐述“为什么读EMBA”时,与其空泛地谈论“提升自我”,不如具体地描述您在管理中遇到的一个瓶颈,比如“在公司从百人规模向千人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原有的‘兄弟式’管理方法逐渐失效,亟需系统性的组织行为学和战略管理知识来指导我完成这次转型。”这样的表述,既真实又具体,需求明确,动机清晰。
最后,细节决定成败。在完成初稿后,请反复修改、打磨。检查语法错误、错别字,调整段落结构,确保逻辑流畅。可以找几位了解您、且文笔不错的朋友或导师阅读您的文书,听取他们的反馈。他们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您自己忽略的亮点或表达不清的地方。一篇经过千锤百炼的文书,本身就体现了您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
为了让您有更直观的感受,我们整理了一份表格,解析几类常见的长江EMBA申请文书题目,并提供撰写建议。
文书题目类型 | 核心考察点 | 撰写要点 (Do's) | 避免误区 (Don'ts) |
职业目标 (Career Goals) | 目标的清晰度、可行性,以及与长江EMBA的关联度。 |
|
|
领导力经历 (Leadership Experience) | 领导力风格、影响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
|
失败或挑战经历 (Failure/Challenge) | 抗压能力、反思精神、从错误中学习的成长型思维。 |
|
|
为何选择长江 (Why CKGSB) | 申请动机的真诚度,对长江的了解深度,以及个人与学院的匹配度。 |
|
|
总而言之,撰写长江EMBA的申请文书,是一次宝贵的自我投资。它迫使您停下脚步,回望来时路,梳理过往的得失与感悟;同时,它也激励您抬头远望,思考未来的方向与蓝图。这篇文书的价值,远不止于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在这个过程中,您对自己的认知将更加深刻,对未来的规划将更加清晰。这本身,就是一次极具价值的“预备EMBA”学习。
所以,请不要畏惧那张空白的文档。将它视为一面镜子,一次与未来自己的对话。调动您的全部智慧与真诚,用您的故事去打动招生官,去开启您在长江商学院的崭新篇章。您的精彩,值得被看见;您的未来,正等待您亲手书写。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