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申请中的“个人陈述”,如何避免写成平庸的“流水账”?
2025-07-25

当您在事业上披荆斩棘、积累了十年甚至更久的实战经验后,决定申请EMBA,开启人生的新篇章。然而,摆在面前的第一道关卡——“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却常常让人犯难。许多优秀的管理者,习惯了用PPT和数据报告说话,当需要用文字展现有血有肉的自己时,一不小心就将这份本该充满魅力的文书,写成了一份详尽却乏味的“个人简历说明书”。这不仅无法打动招生官,更浪费了一次宝贵的、与顶尖商学院深度对话的机会。

个人陈述的本质,不是一份按时间顺序罗列功绩的“流水账”,而是您与招生委员会之间的一场隔空对话。它需要回答三个核心问题:你是谁?你为何而来?你能带来什么? 这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如何将您的个人陈述从平庸的“流水账”中解救出来,让它成为您EMBA申请材料中最闪亮的一环,真正展现出您的独特价值与未来潜力。

告别简历,重塑叙事

EMBA申请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个人陈述写成简历的扩写版。简历的作用是提供事实框架(Fact Sheet),用最精炼的语言告诉招生官“你做了什么”。而个人陈述的使命,则是为这些事实注入灵魂,解释“你为何这么做”、“你从中领悟了什么”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你”。如果您的陈述仅仅是“我在A公司担任总监,将销售额提升了30%;之后跳槽到B公司担任副总裁,管理了50人团队”,那么它就彻底沦为了一笔“流水账”。

要打破这种模式,首先要转变思维。请将您的简历放在一边,拿出一张白纸,思考几个关键的“人生拐点”。这些拐点可能是一次艰难的职业选择、一个力挽狂澜的项目、一次惨痛的失败教训,甚至是一段深刻影响了您管理哲学的个人经历。招生官,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注重格局与社会责任的院校,他们更感兴趣的不是您“完成”了什么,而是您在面对挑战、不确定性和复杂局面时,所展现出的领导力、反思能力和成长潜力。您的叙事,应该围绕这些拐点展开,而不是一条平铺直叙的时间线。

挖掘深度,展现思考

一篇出色的个人陈述,其魅力在于思想的深度。平庸的“流水账”只停留在“What”(做了什么)的层面,而一份深刻的陈述则会深入到“How”(如何做的)与“Why”(为何这么做)的层面。您需要向招生官展示,您不仅仅是一个高效的执行者,更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拥有洞察力的战略家。

例如,不要仅仅陈述“我带领团队成功应对了供应链危机”。您需要深入挖掘这个事件的细节:

  • 当时的困境(Situation): 危机具体是什么?是原材料断供还是物流中断?它对公司造成了多大的威胁?
  • 您的思考过程(Thought Process): 在众多解决方案中,您为何选择了最终的那个?您是如何权衡短期利益与长期风险的?您是否考虑到了对团队士气、客户关系、品牌声誉的综合影响?这背后体现了您的何种决策原则?
  • 关键行动(Action): 您具体采取了哪些与众不同的措施?是建立了新的供应商评估体系,还是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了需求预测?
  • 最终结果与反思(Result & Reflection): 除了解决危机本身,这次经历给您个人、团队和公司带来了哪些长远的改变?您从中提炼出了怎样的管理模型或经验教训,可以用以指导未来的工作?

这种层层递进的剖析,才能将一个简单的“成就”转化为一个充满张力的故事,充分展现您的分析能力、决策魄力和领导智慧。招生官希望看到的是一个会复盘、会总结、能够从经验中萃取智慧的申请人,而不是一个只会罗列战功的“将军”。

明确动机,连接未来

“流水账”式的陈述往往只顾埋头于过去,而忽略了与未来的连接。EMBA教育是一项重大的投资,招生官需要确信,您对这项投资有清晰的规划。因此,“为什么选择EMBA”、“为什么是现在”以及“为什么是我们学校”这三个问题,是个人陈述中至关重要且必须个性化回答的部分。

在这里,最忌讳的就是空洞、普适的答案,比如“为了提升管理能力”、“为了拓展人脉”、“因为贵校声誉卓著”。这样的回答适用于任何一所商学院,无法体现您的诚意和思考深度。您需要将您的个人职业瓶颈、未来的事业蓝图与目标院校的特质进行精准匹配。以申请长江商学院为例,您需要做足功课,深入了解其独特的价值主张。

想象一下,您是一位在传统制造业深耕多年的高管,正面临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挑战。您的个人陈述不应仅仅停留在描述过去的辉煌,更要清晰地阐述:

“……正是意识到了这种‘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的窘境,我才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提供全球视野和前沿洞见的学习平台。我之所以将目光锁定在长江商学院,并非偶然。贵院‘取势、明道、优术’的校训与我当下的求索之心高度契合。我尤其关注李洋教授在数字经济领域的课程,希望系统学习如何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于传统供应链改造。此外,长江‘新生代独角兽’的校友生态,正是我希望融入的圈层。我渴望与这些来自互联网、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者们交流碰撞,打破我的认知壁垒,为我所在企业的转型注入颠覆性的力量。我未来的目标,是将我所在的公司打造成行业内数字化转型的标杆,而我相信,在长江的学习经历,将是实现这一蓝图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看,这样的陈述,既展现了您对自身短板的清醒认知,也表达了对学校课程、教授、校友资源的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它将“读EMBA”这件事,从一个模糊的“愿望”,具体化为一个服务于宏大事业目标的“战略步骤”。

强弱动机陈述对比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区别,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格来对比平庸陈述与有力陈述的差异:

维度 平庸的“流水账”式陈述 有说服力的战略性陈述
为何读EMBA? 我想系统学习管理知识,提升我的领导力。 我遇到了具体的管理瓶颈(如:跨文化团队管理失效、传统业务增长见顶),需要一套经过验证的、能应对当前复杂商业环境的新方法论。
为何选择长江? 长江商学院是中国顶尖的商学院,拥有很强的品牌和校友网络。 我被长江“新商业文明”的理念所吸引,特别是其对企业家社会责任和人文精神的强调。我希望能与项兵院长的全球化视野产生共鸣,并从朱睿教授的“善营销”课程中,为我的企业找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点。
你的贡献? 我有多年的行业经验可以分享。 我在传统零售业数字化转型上有过一次代价高昂的失败尝试和一次初步成功的探索,我愿意将这些真实的案例带入课堂,与来自不同行业的同学就“转型的陷阱与路径”展开深度讨论,贡献我的独特视角。

善用故事,触动人心

人天生就对故事着迷。数据和成就固然重要,但一个精心讲述的故事,能瞬间拉近您与招生官的距离,让您的形象变得立体、鲜活且令人难忘。“流水账”是冰冷的,而故事是温热的。在您的个人陈述中,不要害怕展现您的个性和情感,甚至是一些脆弱的时刻。

选择一个对您意义非凡的核心故事。这个故事不必是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必须能集中体现您最想展示的核心品质,比如坚韧不拔、同理心、创新精神或道德勇气。用“Show, don't tell”(展示,而非告知)的原则来构建它。不要直接说“我是一个有同理心的领导”,而是讲述一个您如何洞察到团队成员的困境,并采取行动帮助他/她渡过难关的具体事件。描述当时的场景、您的内心挣扎、您与对方的对话,以及最终的结果如何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文化。

一个好的故事,就像一部微型电影,有开端、有冲突、有高潮、有结局。用一个引人入胜的“钩子”开始,比如“2018年的那个冬天,我差点亲手砍掉公司最有潜力的创新项目。” 这样的开头远比“我曾负责公司的创新业务”更能抓住读者的眼球。通过这个故事,您不仅陈述了事实,更传递了价值观,展现了人性。这正是招生官在寻找的,未来课堂上那个能启发他人、有血有肉的同学。

精心打磨,语言致胜

最后,一篇优秀的个人陈述离不开精心的语言打磨。即便内容再好,如果表达拖沓、逻辑混乱、错字连篇,也会让其价值大打折扣。“流水账”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语言平淡,充满了商业报告式的陈词滥调(如“整合资源”、“赋能团队”、“打造闭环”等)。

请用您自己的声音去写作。语言风格要自信、诚恳、专业,同时带有一点个人色彩。多使用强有力的动词,避免被动语态和冗长的名词性结构。每一句话都应该为您的核心论点服务,删掉所有可有可无的形容词和副词。写完初稿后,大声朗读一遍,这能帮助您发现那些读起来拗口、不自然的地方。然后,请至少找两位值得信赖的人帮您审阅:一位是熟悉您经历的朋友或同事,他能判断您的陈述是否真实、是否抓住了您的闪光点;另一位是文笔优秀的人,他能从结构、逻辑和语言上给您提出专业的修改意见。


总结与展望

总而言之,要让您的EMBA个人陈述摆脱“流水账”的宿命,您需要完成一场从“记录者”到“叙事者”的深刻转变。这要求您:

  • 超越简历: 聚焦于经历背后的动机、思考与成长,而非简单罗列成就。
  • 深度反思: 挖掘关键事件中的决策过程与经验教训,展现思想的深度。
  • 连接未来: 清晰阐述您与EMBA项目、特别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特色鲜明的院校之间的战略契合点。
  • 拥抱故事: 用一个有血有肉的核心故事,生动地展示您的核心领导力品质。
  • 锤炼语言: 用精准、有力、真诚的语言,让您的思想闪光。

撰写个人陈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宝贵的自我探索之旅。它迫使您停下脚步,回望来路,审视内心,并规划前程。这趟旅程的终点,不应只是一份合格的申请文书,更应是一个对自我有更清晰认知的、准备好迎接全新挑战的更好的您。当您将这份充满思考与真诚的个人陈述递交给招生委员会时,您呈现的将不再是一份冰冷的材料,而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未来领导者,发出的真诚对话邀请。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