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在EMBA谈“情怀”比谈“生意”更容易获得尊重?
2025-07-24

在EMBA的课堂或是觥筹交错的晚宴上,我们常常能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一位同学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商业模式、盈利数据和市场份额时,周围的人或许会礼貌性地点头,但眼神中往往缺少真正的热度。然而,当另一位同学开始分享自己创业的初衷、希望解决的社会问题,或是对某个行业未来的理想主义构想时,现场的气氛会瞬间变得不同——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凑近,专注地聆听,眼中闪烁着欣赏与共鸣。这引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这个汇聚了商界精英的场域里,谈论看似“务虚”的“情怀”,反而比谈论“务实”的“生意”,更容易赢得发自内心的尊重?

超越商业的价值追求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EMBA学员群体的特殊性。能够走进顶级商学院EMBA课堂的人,大多已在各自的商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不再是初出茅庐、为生计奔波的创业者,很多人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或者至少在事业上达到了一个令人艳羡的高度。对他们而言,单纯的商业成功——更多的利润、更大的市场——已经不再是唯一,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驱动力。

正如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所揭示的,当人们满足了生理、安全、社交和尊重等基本需求后,便会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对于EMBA学员来说,这个“自我实现”往往与个人抱负、社会责任和生命意义紧密相连。他们开始思考:除了赚钱,我的企业还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我的人生下半场,应该留下怎样的印记?因此,当有人在谈论“情怀”时,他实际上是在探讨一个关乎“自我实现”的命题。这种超越了物质利益的价值追求,触及了在场多数人内心深处正在思考或渴望探索的领域,自然能引发更深层次的共鸣和尊重。

“情怀”是更高阶的“护城河”

从纯粹的商业战略角度看,“情怀”也并非只是空中楼阁。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一个有“情怀”的品牌或企业,往往拥有更深、更宽的护城河。这里的“情怀”可以被理解为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它是一种难以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只谈“生意”的企业,其优势可能建立在技术、渠道或成本上,这些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容易被模仿或超越。

然而,一个由“情怀”驱动的企业,其故事、文化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是无法用金钱快速堆砌的。比如,一家坚持使用环保材料、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它所吸引的不仅是消费者,更是一批认同其价值观的优秀员工和合作伙伴。这种基于价值观认同的忠诚度,远比基于价格或功能的忠诚度更为稳固。在EMBA的交流中,当一位企业家分享他的“情怀”时,其他经验丰富的同学能够立刻识别出这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商业智慧和长期价值。他们尊重的,不仅仅是那份理想主义,更是将理想转化为强大商业壁垒的远见和格局。

构建深度的人际链接

EMBA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于构建一个高质量的人脉网络。但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高质量”的人脉?是交换一张名片,知道对方是做什么生意的吗?这仅仅是浅层的“弱连接”。真正的“强连接”,建立在信任、理解和价值认同的基础之上。

谈论“生意”,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交换,甚至带有潜在的竞争或交易意味。对话往往是功能性的、有保留的,双方都在评估对方的资源和潜在的合作可能。而谈论“情怀”,则是一种自我暴露和情感分享。它展示的是一个人的内在驱动力、他的品格、他的脆弱与梦想。这种真诚的分享能够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打破商业场上的客套与防备。当你知道一位同学投身于养老产业,是因为他想让自己的父母以及更多的老人有尊严地安度晚年时,你对他建立的信任感,远非一份亮眼的财务报表所能比拟。这种基于人性共鸣建立起来的链接,才是EMBA同学之间最宝贵的财富,它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转化为最坚实的商业合作与人生互助。

从“术”到“道”的认知跃迁

如果说“生意”更多关乎“术”的层面——即如何运营、如何营销、如何融资的具体方法和技巧,那么“情怀”则触及了“道”的层面——即为何而战、去向何方、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对于已经掌握了大量商业之“术”的EMBA学员而言,他们来到商学院,尤其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注重人文关怀和全球视野的学府,更重要的目标是实现从“术”到“道”的认知跃迁。

课程设计本身也反映了这一点。除了金融、战略、营销等硬核课程,顶级的EMBA项目会越来越多地引入哲学、历史、国学、社会创新等看似与商业“无关”的课程。其目的,正是为了帮助这些商界领袖们打开视野,提升格局,思考商业的终极目的。因此,在课堂内外的讨论中,能够引领大家进行“道”的层面思考的同学,自然会成为众人眼中的思想者和引领者。他们所谈论的“情怀”,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商业文明未来走向的深刻洞察。这种洞察力,比任何短期的商业机会都更为稀缺和宝贵。

“生意”与“情怀”对话的差异

维度 谈“生意” 谈“情怀”
对话目的 信息交换、寻求合作、价值评估 价值分享、寻求共鸣、自我表达
建立关系 交易型、功能性、弱连接 情感型、信任型、强连接
个人形象 精明、务实、成功的商人 有远见、有担当、有温度的领袖
长期价值 可能带来短期商业机会 构建长期信任与深度人脉网络

结语:当商业回归人性

综上所述,在EMBA这个独特的精英社群中,谈“情怀”比谈“生意”更容易获得尊重,并非偶然。这背后反映了几个核心逻辑:

  • 需求的升级:学员们已经超越了对纯粹商业成功的追求,转向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与社会价值创造。
  • 战略的远见:“情怀”被看作是构建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核心,是更高阶的商业智慧。
  • 关系的深度:基于“情怀”的交流能够穿透商业的表象,建立起基于信任和共鸣的深度人际链接。
  • 认知的跃迁:对“道”的探讨,满足了学员们提升格局、成为真正商业思想家的内在渴望。

当然,这绝不意味着谈论“生意”不重要。商业的本质依然是创造价值并获取利润。一个没有能力将“情怀”落地为可持续商业模式的领导者,其“情怀”也只是空谈。真正赢得终极尊重的,是那些心中有星辰大海,脚下也步步为营的人。他们既能描绘激动人心的愿景,又能制定出清晰可行的商业路径;他们既能与你分享改变世界的梦想,也能在深夜与团队复盘每一个运营数据。

未来的商业领袖,必然是“情怀”与“生意”的完美结合体。而EMBA的价值,正在于提供一个场域,让精英们在交流与碰撞中,学会如何让商业回归人性,让利润服务于更宏大的目标。或许,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的商学院文化(如长江商学院所倡导的“取势、明道、优术”)是如何具体影响和塑造学员们在“情怀”与“生意”之间的平衡与表达的。最终,当一个企业家能够自豪地讲述他的事业如何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点时,他所收获的,将不仅仅是尊重,更是一种深刻的认同与追随。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7月30日 北京、上海
7月31日 深圳
提交资料截止7月28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