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蓝帆医疗与山东魏桥:战略转型之际,中国制造如何破局新生? | DBA实践课堂

发布时间:2022-09-19 17:34

当下,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正加速重构,高端制造业地位日益凸显,并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制造大国,中国如何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转型制造强国?

9月初,长江商学院DBA同学们相聚齐鲁大地,走进DBA四期班张波同学掌舵的世界500强企业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以及DBA八期班刘文静同学领航的蓝帆医疗,与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DBA项目副院长李海涛教授共同探讨战略转型之际中国制造业的破局与新生。一起来回顾本次课程精彩。

李海涛 |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李海涛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出院长讲席教授

DBA项目副院长

 

未来的中国经济将会呈现什么样态?

回溯历史,李海涛教授指出,改革开放40余年,房地产曾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制造业的长足发展;展望未来,在中国统一大市场和企业家们不断地坚持、投入与创新之下,中国有望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那么制造强国的目标如何实现?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李教授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当下,中国制造业规模大、门类全、效率高,优势明显,制造业占GDP比重约30%,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提供城镇就业岗位超过4000万个,占城镇就业人口比例超过20%;中国工业制造品出口占比长期居全球首位;2010年起,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也开始位居全球首位。

经过数十载的发展,中国制造业成就显著,在家电、光伏、通讯设备等领域形成了领先全球的优势,构筑起独具特色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的短板同样突出,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总体盈利能力较弱,以及在关键技术领域存在明显短板,对外依赖较为严重。

以手机、芯片等高端制造产业为例,知识产权是关键的一环;我国在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方面依赖进口,一旦遭遇国外“断供”,相关制造领域或将面临停滞风险。

制造业所面临的的挑战则表现在内外两方面:对内,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造成了中国制造业原有优势的减退;对外,中美关系、俄乌冲突、新冠疫情、环境恶化等问题给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增加了额外成本,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结合对现状和所面临挑战的分析,海涛教授指出,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必将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和国际化,这两点将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以蓝帆医疗所在的医疗行业为例,高技术含量将是该行业未来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

目前中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导致了医疗产品需求的快速增加,为医疗制造业带来黄金机遇期。但同时,老龄化也导致医保基金支出快速增长,但收入却很难同步增长。在此背景下,以集采为代表的行业监管行为必将常态化,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只可能获取基本利润。由于创新产品在现阶段不纳入集采,因此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唯有发力技术研发,不断推陈出新,方能获得超额利润和成长空间。

以山东魏桥所在的铝业制造行业为例,国际化意味着全球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成本的大幅降低。全球化、全产业链布局抗周期是铝行业未来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铝产业链中,资源供应环节安全和稳定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源供应环节,魏桥通过国际化合作,获得了几内亚铝土矿资源,掌握了稳定的矿产资源供给,促进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加工环节,魏桥扩大产业规模,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了以魏桥、山东创新为核心的铝产业集群。同时,魏桥寻求以轻量化为突破口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研发了多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建筑、电气设备的轻量化铝合金材料。正是做对了以上几点,才有了今日之魏桥。

海涛教授在分享最后总结道,在疫情、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不确定性增加的大形势下,稳健经营、现金为王或许是各制造企业近几年更加合理的选择。

刘文静 | 蓝帆医疗转型升级的思考

 

刘文静

DBA八期班同学

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开拓发展?

在回答这一问题前,刘文静同学首先在会场设置的蓝帆医疗展台前,向大家展示并解说了蓝帆的核心产品,同时也将蓝帆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

刘文静向同学们介绍蓝帆医疗产品

在分享环节,刘文静指出,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转型方法论从蓝帆近20年的创办历程中可见端倪:

第一个10年(2003-2012):蓝帆专注于低质耗材的医用手套行业,成为行业领导者,夯实了强制造的基因;

第二个10年(2013-2022):蓝帆借助资本力量转型升级,搭建高科技业务板块,实现了从制造驱动到创造驱动的产业飞跃,打造出了创新基因。

 

刘文静谈道,在推动蓝帆转型发展的众多要素中,资本要素发挥了重要作用。蓝帆医疗的产业升级史,正是一首资本与产业的有力协奏曲:

2013年至今,通过跨国并购、可转债、并购基金、产业基金、上市公司直投等多种资本赋能方式,蓝帆相继进入冠脉、心衰、结构性心脏病、医疗急救护理、微创外科等一众朝阳细分领域,推动产业迈上中高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蓝帆意识到,对于医疗器械产品而言:

第一,科技创新的高度需要和世界并肩,否则无法打开市场;

第二,国际化不可或缺。单纯的中国制造很难打入全球,需要在全球多地建立制造基地,服务不同的区域市场。

通过上述探索,蓝帆构建起创新和国际化两大驱动要素,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创新方面,蓝帆每年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支持医疗器械的创新研究。

 

在国际化方面,蓝帆从8个维度进行发力,助力企业开拓创新:

1.选择行业大赛道,在每个赛道设计具备上市潜力的法人治理结构;

2.始终提供切实解决临床痛点的创新产品;

3.建立全球创新研发体系,广纳世界级创新研发人才;

4.与全球一流医院、医生联合开发,切实推动临床痛点解决;

5.在研发上体现“硬实力”、成就“金标准”,注重国际学术发表、国际临床建设;

6.走审慎的国际化创新发展之路;

7.有定力、有毅力、有耐力,用好全球资源坚定投入研发;

8.在上海创建全球科创总部,把世界级技术和产品落地中国。

过去数年蓝帆在创新、研发和国际化方面的持续投入,现已结出丰硕的果实。

 

谈及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刘文静指出,面向第三个10年(2023-2032),蓝帆将聚焦“微笑曲线”两端,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世界级的“中国创造+中国品牌”再升级。

 

魏桥 | 轻量化技术推动铝业制造可持续发展

 

张波同学带领参观讲解中

在铝业制造领域,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李海涛教授的理论框架构建和刘文静同学的行业实践分享之后,DBA八期班师生走进山东魏桥,在DBA四期班同学、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DBA八期班同学、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海外事业部总经理王艳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魏桥集团缔造者张士平先生的纪念馆和魏桥轻量化基地。

在张士平纪念馆,师生一行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聆听了张士平先生的生平事迹,学习了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参观张士平纪念馆

 

2001年,张士平带领魏桥集团进入的铝业领域,仅仅用了10年,就打造了一个铝业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宏桥。又用了3年,中国宏桥超过俄铝成为世界最大铝生产商。如今,魏桥集团已经是一家拥有11个生产基地,集纺织、染整、服装、家纺、热电等产业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自2012年起,连续11年入选世界500强。

从零起点到世界500强企业,魏桥创业集团推动铝业制造板块升级发展的秘诀之一,在于拥抱国际化和加强技术创新。

本次实践课堂参访的魏桥轻量化基地即是技术创新的一个例证。

2019年以来,魏桥创业集团深入汽车轻量化领域,投资建设了轻量化基地。该基地以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系列高强高韧新型铝合金材料开发为核心,积极开拓交通运输用轻量化合金材料市场,并致力于汽车轻量化系统解决方案,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汽车配件、整车制备等典型产品的深度融合,打造国内最大、最先进、全流程的轻量化研发、试验、制造基地。

参观魏桥轻量化基地

 

目前,该基地已规划了轻量化结构件、全铝车身总成、泡沫铝、铝型材、中试基地五个项目,成功研发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建筑、电气设备等多种场景的轻量化铝合金材料,构建了“铝水-零部件研发到制造-整车组装-汽车回收”的完整产业链,铸就了魏桥在铝业市场的独特竞争力。未来,通过轻量化项目的持续创新输出,魏桥将进一步夯实其在高端铝业制造领域的综合实力,带动当地铝业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一方面,经济全球化逆流涌动,西方制造业回流,东南亚制造业崛起,不断冲击着中国制造的全球地位;另一方面,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势在必行。

本次实践课堂围绕大变局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与机遇,为同学们提供了全新思考维度:当下中国制造业虽然面临着诸多难题,但依旧前景可期。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国际化合作,中国制造将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路。



了解更多企业家学者项目

如需进一步咨询本项目,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可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86 10 85186905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东二座20层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
CKDBA@ckgsb.edu.cn

了解更多企业家学者项目

如需进一步咨询本项目
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可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86 10 85186905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
东二座20层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
CKD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