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活动列表> 活动详情
【活动回顾】现金流管理:疫情之下企业的生命线

长江商学院智造创业MBA 6月29日

后疫情时代,才是上至全人类、下至每个人“心理持久战”的开始。正如长江商学院甘洁教授所说:“此次疫情的影响深远,超出我们的预期,也很可能是一场持久战。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中,我们会面对很多压力,也可能面临企业生死存亡的选择。”而身处科技创新创业的他们,又该如何在此次疫情中快速应对危机?

 

2020年4月24日,长江商学院智造创业MBA联合理想值举办了一场由甘洁教授主讲的主题为《疫情影响之下,企业如何做好现金流管理》线上闭门工作坊,参加活动的为科技创新创业者们。此次工作坊由分享智造创业MBA学员企业在疫情中的经历与思考、机遇与突破的案例展开,甘洁教授讲述在疫情期间创业公司的挑战与变化,以及企业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与会者收获到的干货满满,并表示会在线下完成公司现金流管理实践的操作。


 

 

阅前邀您思考:

1. 疫情的冲击给您的企业管理带来了哪些挑战和变化?

2. 在企业面临生死危机时,该如何管理现金流让企业生存下去?

 

 

全文5100字,阅读时间5分钟

 

 

分享环节

 

 

分享环节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分享长江智造创业MBA学员公司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第二部分是讲解“13周现金流管理模型”。

 

 

 

两个抓住疫情机遇改善企业经营的案例

 

1.1

 
 

案例1:推出新品改善经营

第1个案例是关于口罩的,长江智造创业MBA(以下简称“METI”)一位做激光设备的同学,在疫情期间订单几乎全部停滞。他们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又有研发团队,市场还有各种各样的口罩设计图,她就转而生产口罩。考虑到疫情以及复工复产的情况,投产速度显得非常重要。然后这位同学依然踩了做硬件常见的“三大坑”。

 

第1个坑:没有从“最小可行性”(最小的成本和风险产品开始。疫情爆发初期口罩供需严重失衡,有限的口罩全部被政府采购,市场严重供不应求。但是产品的定义使得他面临一个选择,是应该做全自动的口罩机还是应该做半自动的?她非常自信地选择做全自动口罩机。但全自动口罩机需要不仅在研发阶段,在生产层面,甚至在所有的生产环节都要无缝对接,仓促建设使得生产变得非常困难,产品质量很不稳定。所以我建议她从产品定义的角度思考当前客户的需求。当时客户需要的就是大量的口罩,而且社会尚未复工复产,劳动力大量剩余,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考虑用机器代替人,而是考虑大批量的稳定生产,即高质量地把口罩生产出来。所以当时的最小可行性产品,应该是半自动的。因为当时并不能预判疫情的走势,如果一开始就大量投入全自动,一旦疫情很快结束就会造成损失,所以先做半自动的口罩机满足了客户和消费者,有了收入后再视疫情走向选择是否改造为全自动。

 

第2个坑:对供应链和生产流程不熟悉。做硬件必须充分熟悉供应链,最好研发人员在工厂车间里把生产的流程优化一遍,才可以到代工厂去批量生产。但是这位同学完全没有这个过程。她原本的产品做得就比较艰难,又没有足够多的积累,口罩机快速上马使得质量问题不断出现。这就是她踩的第2个坑。

 

第3个坑:轻信合作伙伴。这位同学从合作伙伴手里买到的口罩机图纸是假的,不得已只能靠自己研发设计。她还有一个合作伙伴号称能给予大批量供货,最后发现并不能。在外面吹牛的人很多,不要觉得喝顿酒就能把事情搞定了。也不要觉得现在是三缺一,很有可能是一缺三,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全靠自己搞定。所以合作伙伴是第3个坑。

 

这位同学最后把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并且盈利。不转型等死,转型是找死,但在找死的过程中还有一线生机,面对危机要有主动突围的精神。但是在转型中也一定要保持对常识的思考与判断能力。

 

 

1.2

 
 

案例2:内部责任共担改善现金流

在疫情影响之下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调整人力成本结构。第2个案例是关于紧缩的,长江智造创业MBA(METI)的另一位做智能售货机的同学,年后回到公司发现只剩很少的订单了。公司有70多员工,每月工资支出是90万。他觉得今年整体情况可能都不会理想,所以他就问员工,如果按照深圳的最低标准发2200元的工资,还有多少人愿意留下来?他希望大家共度难关,隐含的意思是如果公司倒闭了,以现在的就业形势,大家连最低标准都没有。同时他也答应大家,将来把这些工资补发给大家。结果令他很意外,有56个人愿意留下。所以他的工资支出就从90万减少到了28万。同时他也努力获取新的订单,已经能够维持日常的开支。

 

这种做法本质上是与员工共同承担风险。创业的风险并非硬抗能坚持下来的。如果有人共同分担风险,是非常有价值的。公司能够生存,对每一个员工都是好事,这就是为什么能有56个人选择留下来。

 

今天参与讨论的大部分创始人的公司既没有裁员也没有减工资,这是不是最优解呢?其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无论公司遇到了什么情况,都能够发现一批愿意共度难关的员工,与这些员工共同承担风险会是很有帮助的,但你不去尝试就不知道结果是什么,纠结并不能解决问题。

 

 

 

初创企业的现金流管理

 

2.1

 
 

初创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原则

资金链断裂是企业倒闭的唯一原因。

 

创业企业在这方面教训很多,比如说造车新势力,前几年他们在风口上一轮轮地融资,但融资是把双刃剑。当公司没有钱了,命运就掌握在投资人的手里。而投资人也是赶风口的,创业者融资的时候是在风口上,但等到缺钱的时候可能已经不在风口上了。

 

另外国外国内的创业者有些不好的倾向,叫做“高级企业家追求”。有很多创业者,拥有很好的大公司工作经验,很多时候有大公司情节,原来我年薪100万,现在至少得年薪50万,公司高管也全是高薪。另外公司缺什么我就去补什么,缺COO就去找COO,缺CFO就去找CFO,个个都年薪百万。看起来要研发有研发,要生产有生产,要运营有运营。但问题是这些人没有创业精神,不可能天天睡在地板上吃盒饭,去把产品给做出来。这样的创业公司走不远,最后很快会没有现金。在大疆之后,深圳出了至少600个无人机公司,动辄烧掉投资人几千万的投资。而他们做出来的这点成果,在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两三百万就能做出来。缺乏速度和激情,不能很快推出产品,马上很多公司就开始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问题。

 

另外,千万不要有一种虚假的、觉得自己在赚钱的错觉。现金流是需要很大的现金储备来支持的。

 

2.2

 
 

不懂财务也能用的“13周现金流模型”

分享一个13周现金流模型,能让大家时刻掌握公司的现金流。这个方法来自于一位在麦肯锡做过咨询的朋友,他在美国做了很多使濒临破产的公司扭亏为盈的案例,他们使用的这套模型不仅适用于濒临破产的公司,更适用于创业企业。每周算一次,去观察最低的银行储蓄额是发生在哪一周。先算期初的银行存款,收入是销售带来的总的现金流入,注意这里算的是现金收入,进了多少就算多少。除了工资,还要交税,还有给供应商的应付等等。公司每一分钱的进和出都要在13周现金流表上体现出来。不需要多强的财务知识,需要一分钱一分钱地计算,最后就能得到总的经营的现金流出,用流入减掉流出,然后再加上银行期初的余额,就变成了期末的余额。

 

 

另外有一个扩展版,扩展版还要加上投资,比如说固定资产开支,买电脑、建设厂房都算是投资。融资的流入流出,比如说到了第4个周会有一笔银行贷款进来,这个算是融资流入。或者做了PE股权融资的利息,在第5周这种都算进来,还有可周转的信贷额度都加起来,最后得到的是可用的现金金额,如果这可用的现金额加上融资,加上周转的这些信贷,可用的现金余额开始变成负了,意味着公司的现金流已经断裂。如果没人相救,公司就会倒闭。

 

这个模型非常简单,不需要有财务专长,但需要一定的经验,更需要耐住性子去计算。

 

2.3

 
 

提升现金流的2个技巧

第1个技巧是改变付款方式。很多公司按周付,按天付,或者有一笔就付一笔。我推荐的方法是每月支付两次。因为按天按周付款感觉不明显,若两周付一次,金额积累到一定量,管理者就会盘算每一笔钱能不能不花,能不能少花,能不能下个月再花。做这件事情的前提是要在管理层建立现金为王的观念,用这样的一个流程,也可以帮助管理层进一步的深化现金为王的观念。

 

第2个技巧是在运营中获得额外的现金。首先是市场,尤其是疫情当中,清库存、催收。其次是管理,该减员就减员,该降薪就降薪。再次是销售,原来是每销售一样产品就有提成,但是从现金流的角度来说,不能仅仅盯着这一单,更要考虑复购率,所以可以考虑把销售的提成变成了取决于复购率。当然只有可重复购买的产品适用于这种方法。

 

2.4

 
 

初创企业应该让谁来管理现金流

优秀的CFO不能只是算账、审计,更多的是应该去指导管理。现在的CFO主要来自四大或者审计。但很多时候即使他们做到了高级经理以上的职位,都不清楚公司是怎样运营的,更没有大局观。假如公司有很多产品,每个产品相应的毛利是多少?怎么计算?每次公司降价,或者做营销活动,对毛利有哪些影响,对整个公司的业绩有哪些影响?这些都需要了解公司运营,仅仅坐在四大办公室搞审计是学不来的。

 

还有一类CFO来自其他公司,但是中国整体的公司管理水准并不高,商业土壤也很难产生很好的CFO。那些优秀的CFO你也未必能够吸引到他们。所以在初创阶段做到公司结构的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

 

 

问答环节

 

 

Q

 

如何寻找靠谱的寻找合伙人?

甘:作为创始人应该首先知道该怎么干,如果CEO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干,就很难找到切合公司具体情况的合伙人。方向对了,找一个非常年轻的、有闯劲的员工,能按照你的思路去做,等他有了经验,再提升他做合伙人,这是最高效且低成本的一种做法。

 

比如刚才提到的CFO,最低的标准是能报表做干净、准确,但高的标准是他要能够成为管理的一部分,很少有CFO能达到这个标准。创业公司也没什么多少账要算,一个会计就够用。创业公司千万不要想一步到位,正确的做法是先解决最主要的矛盾,也就是研发、销售。减慢烧钱的速度,就有机会打翻身仗。

 

总结一下我的建议,首先想清楚企业最需要什么,比如说销售需要什么样的人?销售应该怎么干?找什么样的人干?想清楚了再去找经验更匹配的人,通过猎头也是一样,你自己知道要找什么样的人,猎头才能够更好地找到这样的人。

 

如果做到了对公司的方向有所把握,公司也就越有吸引力。我发现是越这样做的团队,越能吸引到很多好公司的VP级的高管来。这个过程不能急,要慢慢来。

 

Q

 

疫情之下,是降薪好还是裁员好?

甘:首先要看是哪些岗位,不同的员工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研发的精英和工人肯定不一样,要看你人才的可替换性。在疫情这个大背景下,应该采取针对不同的岗位,裁员或降薪都是不同的组合拳的打法。

 

在降薪或裁员的过程中沟通能力非常重要,不能冷冰冰地把员工裁掉,剩下的人也会不安心。如果以前养了太多的闲人,这个时候一定要趁机先裁掉,而且要让现在的人看到,留下是因为表现好。

 

Q

 

怎么结合政府的政策去发展我们自己的企业?

甘:关于跟政府打交道,过去的经验都是,政府锦上添花居多,雪中送炭的情况其实还是很少的,所以自己要先有竞争力。在政府的运营模式中,政策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代理来分配的,所以最好去跟这些代理合作,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简单。

 

Q

 

我们公司的订单单价很高,回款慢,而且项目初期常常需要我们自己垫资,这种情况下该怎么管理现金流?

甘: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产品的稀缺性。如果你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无可替代,就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初期订单可能会较少,所以现金就来自于三方面,一方面是越大越好的定金,这个你可以参考行业内的普遍做法;另一方面是你拿到订单以后你要备货,可以申请银行质押贷款;再一方面是压供应商的账款,能压得越久越好,当然我建议你还是要有诚信。

 

当项目拿到回款了以后,先还银行还是先还供应商等等,还要做详细的的筹划,也不难,就是把钱数清楚就行了。

 

Q

 

疫情期间咱是开发新产品和拓展新市场的好时机。那么在做新产品定义的时候,是应该更多考虑海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

甘:不应该在定义产品的阶段来考虑国内还是海外,太早。这个阶段应该考虑清楚产品是to C、to B还是to G,客户或者消费者有哪些未解决的问题,痛点在哪里,有多痛。想清楚之后再去定义产品。比如做扫地机器人,要先去了解现在都有哪些同类产品,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的,而我又能做什么。

 

我们基地有一个团队在做扫拖一体的机器人。因为中国人不太相信光靠吸尘器就能把家里清洁干净,在南方地上又湿又黏,很需要拖把,但拖地又麻烦,所以他就做了拖地功能。然后思考面向海外还是海外,这时就要考虑两者的习性差异。外国人拖地的习惯更强一些,但中国人则没有,所以海外市场是不能轻易放弃的。加上海外市场相对透明、公正,不像在国内经常依靠营销来炒作爆款。但前提是你要很了解海外,比如说有什么海外的需求是海内没有的,像剪草坪机器人。

 

所以我的建议是,先分析顾客、消费者的痛点和刚需,然后再定义产品,之后再去考虑国内还是海外。

 

Q

 

当下很多急救产品比如呼吸机,我们完全不能跟飞利浦这样的公司相比,售后的技术支持也跟不上,您认为中国企业如果要开拓国际市场,后端的短板该怎么去补齐呢?

 

甘:开拓海外市场是需要有相匹配的一些能力的,比如说语言,对海外文化的理解,这些都是大多数国内团队非常欠缺的。即使是松山湖基地的团队,在海外众筹的文案都有问题,他们压根就不知道消费者去做众筹的这些人需要什么,文化隔阂的短板是很重要的。

 

如果产品质量过硬,早期一般是靠代理商来负责海外的售后,先通过他们打开局面,再去换一个便宜的代理商,这就需要你有很强的议价能力。而且想要做海外,最好是先做国内,在国内做售后,产品问题能够快速反馈到迭代研发环节,等产品相对稳定了再大批量生产,这时再去拓展海外。

 

或者还有一个选择,像一些企业那样完全放弃自己的品牌去贴牌,就不用担心销售和售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