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24日
“刚上清华的时候,周围有一帮技术狂人,当时觉得技术是最牛的.上班后才发现不尽然。人不能有洁癖,不仅在卫生上,也在思想上,理解问题不能太纯粹,”郝刚说,“MBA是另外一种语言。”
与郝刚聊天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时间感觉过得飞快。不一会儿,他的话匣子已经从学生时代,跳跃到对创新的看法,从读书观飞到了乔布斯和皮克斯。郝刚认为皮克斯动画片比梦工厂要好,“皮克斯有很多开创性的想法,不是说3D,而是讲故事的技巧,很多有趣的idea,比方说一个小虫子把一片树叶卷起来,里面放两个水滴,相当于物镜和目镜,就可以当望远镜了……”说到这里,才能找到郝刚身上理科生的影子。
“兴趣极为广泛”,这是郝刚对自己的评价,他一直都相信“往脑子里多塞一些知识点,不定哪天这个点就和那个点连起来了”。而正是这些看似与本职专业不相干的兴趣,让郝刚义无反顾冲出清华“技术狂人”包围圈,闯入了自己毫无概念的商业世界。
从工程师到市场人
郝刚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高中时的他根本无心做纯粹的理科生,因为受家庭影响他对历史、地理、文学有极大的兴趣。即便在最紧张的高考阶段,郝刚依然手不释卷读小说和史书,居然也从东北小城考入了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成为本硕连读生。许多年后回想起来,郝刚觉得正是融会贯通了文科知识,才让他能学好理科。就像“乔布斯在日本时学习过艺术字,所以把iPhone的字体设计得很漂亮。”
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这个“技术至上”的专业,没有那么痴迷技术的郝刚开始很吃力,“当时觉得自己怎么和这些全满分的牛人竞争啊。”尽管如此,他依然获得了三年光华奖学金。读研期间,郝刚曾担任研究生报记者,采访过许多科学家,一偿文学夙愿,也让他体会到和人打交道的乐趣,“这是和纯技术工作完全不同的一种生存方式,而且更适合我”。
毕业后,郝刚放弃读博,进入世界500强之一的施耐德电气担任项目工程师。但工作半年后,他就做了一个在许多同学眼中有些“自甘堕落”的决定:转部门去做市场专员,设计产品推广方案,撰写行业报告。这不仅是职位的转变,更是工程师到市场思维的挑战。
清华的七年熏陶,让郝刚相信只有“很牛的发明才能改变世界”,但在接触市场工作后,他很快就发现商业社会不是这样运转的。技术的创新不是唯一,商业模式、市场营销、用户体验都可以创新。
冲破了思维方式的壁垒,带来更广阔的职业境界。三年之后,他跳槽到ABB电气,成为国际大客户经理,在职期间赢得了包括艾法史密斯水泥在内的多个大型项目。仅2010年,他的客户便为公司创造了近千万的销售业绩。
MBA是一门语言
这个世界有许多人无师自通,郝刚算一个,但如果想在一个领域真正做到专业,并推陈出新,师父引进门就再好不过了。
想要做得更好,郝刚明显感受到“商业理论知识的匮乏。”诸如“如何做定价,如何对一个公司进行估值”等问题,他只能“凭经验”去判断。“人不能总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候也该拿个手电筒。于是,他选择了长江商学院做这个“光源”。
刚开学时“既兴奋又痛苦”,郝刚似乎重回大学,那种被一群“狂人”包围的状态。为了不落后,他唯有拼命学习。幸好在这个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班级里,同学们都很“活范儿”,大家边学边玩儿,他才逐渐放松下来,成为一块吸收知识的海绵。
14个月的学习,郝刚运用收获的新知,反思入学前的工作经历,做到融会贯通,更好地指导自己未来的工作。比如说,应当如何长期维持客户的满意度?朱睿教授的《消费者行为学》课上讲到了“预期理论”,印证了郝刚的个人经验的总结,即一味迁就客户反而可能让客户更不满意。“从无意识做一件事,变成有意识地做一件事,”这种转变是一种境界的提升,“让我做事情时更有信心,更有条不紊,并对结果有更准确地判断。”
郝刚把MBA比喻为一门语言,就像他学了十年的俄语和后来自学的英语一样。一种语言打开一个世界,MBA这种语言让他得以深入理解商业活动的核心。以前读财经报刊,他会像“色盲”一样不自觉地忽略掉金融,财务之类的深度解析;而现在同一份报纸他会不由自主看更久。
MBA也让郝刚学会了和“不同类型人的沟通方式,并更容易理解他们在想什么。”比如,他在创业者身上感受到“强烈的责任感”和“面临生死存亡”时那种极其务实的思考和行事风格。尽管这些领悟不会出现在商学院的成绩单上,但它们都异常珍贵,后来帮他更好地应对了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好的阅读习惯比上名校更重要
离开长江后,郝刚加入他毕业后服务的第三家世界五百强企业——通用电气,担任市场部经理,参与通用电气煤气化业务的商务与营销工作。和读MBA前相比,他多了一份从容笃定,知识储备丰厚,商业思维明晰。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一些过去看不清楚的事情,如今敞亮许多。在中、美、印三国科学家、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组成的团队中,郝刚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思维,让他很快成为团队的核心成员。
他经常白天上班,晚上和世界各地同一业务线的同事开会,每日工作繁忙。但他依然会抽出时间来阅读,“看书学习和工作一样重要”,大量的“储备知识”,可以在关键时刻做出准确的判断,做到跨界式创新。他在办公室放了许多书,在上下班路上,他用kindle阅读。他的阅读范围非常广,有讲硅谷创业的英文原版《从零到一(Zero to One)》,也有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知识,却在不同方面充实着他的思维与想象力。
“我觉得要多拓宽自己的兴趣,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保持知识的更新,思维的变革,一个成功的人必然是有自己的思维体系的。”郝刚觉得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比考清华还重要,所以他现在给自己的双胞胎儿女最多的礼物就是书。
除了阅读,郝刚也从不同渠道吸收知识。和微信上行业群里的小伙伴线上讨论,线下活动,他风趣的称之为O2O。就在采访当天晚上,他还计划回长江听一个关于“互联网创新”的讲座。“你选择来到这里,你就成了这里的一员,你与她荣辱与共。她会一直用最新的观察,最快的解读,最贴近市场的论断来充实你,这就是长江”,郝刚说。
文/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