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如何突破自身局限?先搞懂人为何物!| 创创大师说

发布时间:2021-04-20 14:17 阅读次数:2218

创创导读

“问世间人为何物?” 自古以来,人们热衷于对自我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在探讨中却依旧有遗憾之处,部分学术研究只在各自专业内深究细探。最终,科学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失去了方向感,哲学家在讨论问题的同时失去了知识和专业性。 本文源自长江商学院经济学及人力资源学王一江教授的新书《人为何物》。王一江教授克服了前人部分研究的局限性,结合了多种学科的不同视角,对“人为何物”这个问题进一步进行剖析,深入浅出解答每个人日常都可能会遇到的疑惑,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启发。

体重管不住?你对“人”的认识还不够

每个人,都能得益于 “人为何物”的思考。我们来看生活中一个熟悉的小例子,个人体重问题。很多人都觉得控制体重很难,因为人太贪吃,太懒动。好吃懒动,有基因基础。

原始社会食物稀缺,来之不易,有吃就要吃个够。整日饥肠辘辘,吃带来的愉悦,可想而知。同时,食物稀有时,少动、节省体力,也是达到身体平衡、维持生命的一个重要方法。

数百万年的饥饿历史告诉人类,多吃少动,储藏脂肪和能量,是应对饥饿威胁的正确方法,对生存有利。正是这种进化的经历,在人类灵魂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在人类的基因中铸就了“好吃懒动”的本能。

大家都知道控制体重需要做什么,“迈开腿、管住嘴”的说法广为人知。可是,知道归知道,做到完全是另外一回事。现代人携带的原始基因,让体重问题成为典型的知易行难的问题。

与基因、与本能对抗是很难的。既然“好吃懒动”由基因所致,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是,又不是。

“是”很容易理解,上面已经解释。“不是”是因为有如其他自然规律,人类基因的组成与功能,天生就存在着对抗与平衡的力量。我们可以利用人类基因中固有的对抗力量,善用其他基因的力量,做到事半功倍。

比如,为了在暴力环境中更好地保护自己,更好地生存,原始人必须生活在集体中,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归属需要,养成了从众心理。

这个基因也延续给了现代人,给我们控制体重指出了另一条路。在归属感的驱动下,个人在进入集体后,会自动向集体的行为规范看齐,尽力融入这个集体。这导致个人行为越来越与集体其他成员行为同步。

脑科学告诉我们,当他人处于某种状态时,旁观者大脑的相关部位也会同时活跃起来。

听到他人唱歌时,人们会情不自禁想跟着唱;当他人处于危险和紧张状态时,人们也会心情紧张,手心冒汗。这就是大脑的“镜面效应”。

镜面效应发生在有意无意之间,告诉我们“我是谁”取决于我周边是谁。我和谁在一起。

这跟控制体重有何关系?关系就在于,大家一起努力,能更好地克服好吃懒动,比个人关起门来拼命效果更好。这就是为何健身俱乐部能成为一门很大的生意。

是否去健身俱乐部只是形式,关键是要和健康生活、热爱运动的人在一起,形成氛围,互相推动,大家一起崇尚和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借助集体的力量,克服“好吃懒动”的本能。这样就可能会事半功倍,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这个思路,行为心理学上叫“助推理论”(nudge theory)。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人为何物”?

刚才控制体重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人要想做好什么事,或许最重要的不是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而是明白谁擅长此事,向他们靠拢,去接受他们的影响,即“沾光”。

所有人身上都携带着集体主义的基因。既然从中难免,从哪个众才是个人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和谁在一起,决定一个人是谁,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刚才那个例子还告诉我们:

基因决定欲望,欲望驱动行为。人生充满欲望,人生动力来自欲望。欲望之满足带来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其不满足带来人生的痛苦、失落和愤怒。足够强烈的欲望驱使人以死相拼,去获得欲望之满足。

欲望是矛盾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是可能的。在控制体重的问题上,好吃懒动的欲望和从众的欲望都存在。人很难对抗自己的欲望,但可以用一个欲望平衡和抵消另外一个欲望。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认为,人类的心理系统,都是为处理原始人在狩猎采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设置的。

要理解现代人的心理,现代人的追求、梦想、幸福感、焦虑感、贪婪、恐惧、自私、集体主义精神等,都需要从原始人开始,从那里找原因。

而原始人留下的记忆,最重要的是运用暴力获得食物的记忆,关于饥饿和暴力的记忆,刻入我们的骨髓,植根于我们的灵魂,牢牢控制着我们的潜意识。

现代社会虽科学发达,技术先进,物质丰富,但无论社会还是个人,都充满问题。这些问题不断积累,随时可能爆发,陷我们于危机之中。现代科技与原始人性的共存意味着,现代社会对人类的最大挑战来自人类自身。

将视角放大,在社会层面,时至今日,始终未变的是,人类一直生活在暴力的阴影中。社会治理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如何以暴制暴,以暴止暴。

无论是社会管理、国际关系、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如果离开对人类暴力基因和行为的理解,就很难理解人,很难理解人类社会,很难理解人类建立的各种制度。

而通过认识“人为何物”,特别是建立起对“人为何物”全面、精确的理解,可以看清世界,指导现实生活,突破自身局限。


学习好,是天生的吗?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虽然人的大脑结构雷同,但为何有的人就显得那么聪明、不可逾越,而另外一些人则显得平平呢?我们将视角放大放长,或许就能发现答案。

在国与国的比较上,在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路上,东亚文化圈就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快,明显走在排头兵的位置,中国、日本,还有亚洲四小龙的例子,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简单回答是:学习能拉平世界,但学习需要有外部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是开放、交流的机会,内部条件主要是孩童时大脑的开发。

大脑在发育阶段,需要有充足的营养,这是不言而喻的。大脑是高耗能器官,营养不良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虽然现代人比原始人的营养条件已大大改善,但任何社会都有生活条件欠佳甚至恶劣的孩子。家庭和社会应该不计成本,竭尽所能改善这些孩子的营养条件。

早期大脑开发的另一大关键是社会和父母为其提供了什么经验,往大脑中输入了多少概念。早期输入的概念对大脑发育起到了关键作用。

大脑是通过神经元获得和处理信息、进行思考的。神经元的数量、分布和连接,决定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即信息处理在大脑中的路径和速度。

如果将人类大脑比喻成一台计算机,神经元的数量、分布和连接就是计算机中的线路网络。而神经元的产生和连接都是外界信息反复刺激的结果。早期接触到的概念越多,相关的神经元就越发达,连接就越紧密,大脑处理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就越强。

在大脑进行思维时,概念就是数据和软件。你不妨自己感受一下,当你阅读一本好书,试图理解其精髓时,会接触到多少概念!丰富的数据库和强大的软件使这台计算机更加强大,若数据有限或软件不力,则计算机再强大的硬件也难以发挥其功能。

语言对智力开发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概念通过语言表达传递,语言因概念而包涵丰富内容,难以想象离开语言的概念和离开概念的语言。所谓智慧就是概念的数量及其在大脑中的组合,这些都需要以语言为载体完成。

注意,我们说这种概念输入工作需要在孩提时候大脑发育的过程中完成,不是在提倡早期强迫式教育。概念输入要讲究方法,现代人可以参考原始人的教育经验,以符合大脑发育的自然过程去完成。

远在原始社会,人类即开始用大脑创造故事与传说。在没有文字的岁月中,这些故事与传说靠着智者个人过人的记忆、超群的口才,代代流传。

原始人已经有分工,母亲会花大量时间陪伴孩子,跟他们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孩子大了一般不喜欢爱唠叨的父母,但在孩提时,这种唠叨对智力的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原始人还有部落成员一起聊天的习惯,他们每天聊天所用的时间,远远超过大多数现代人。通过听大人聊天,小孩也会学习到很多知识。小孩虽未必完全明白大人的谈话,但在似懂非懂之间,孩子的大脑已经受到了刺激,接触了新概念。


从经典书籍,看下一代的培养

世界上有两个社会,能批量产出优秀大脑,一个是《论语》社会,一个是《圣经》社会。

以《论语》和《圣经》标注这两个社会,目的不是为了特别推崇某学和某教,而是为了强调“经典”在智力开发中的突出角色。如果说,社会财富是社会整体智力水平的体现,就应该承认,经典书籍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论语》文化圈的发祥地是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办学成为万世师表,开始形成儒家学说,《论语》记载了他的思想,是儒家学说的第一经典。

儒学后来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中国周边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儒家文化圈。这一学说强调知书达理、知书尊礼,建立和谐社会秩序。

在《论语》奠定的文化氛围中,中国的学者和思想家著书立说,历朝历代人才辈出,中国人将教育视为头等大事,从小读书蔚然成风。

儒家提倡的读书学习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智商、开发中华大众的大脑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试想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几千年,在农业、技术、商业、人口和经济规模等各个领域长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不胜枚举。儒家文化对推动好学上进、不甘落后的中华文明的成长,功不可没。

在近代,因为高山大漠,东亚地区与亚欧大陆文明核心地带相对隔绝,儒家社会在大航海时代以来的现代进程中曾经落后。但如前所述,经过100多年的急起直追,儒家社会成为欧美文化圈之外唯一成功实现了现代化的社会,其崛起再次改变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

《论语》说完,那么《圣经》和这种人才辈出的现象,有什么关系呢?

《圣经》文化以犹太人为源头,包括后来形成的基督教文化圈。《圣经》文化圈的发祥地是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地区,以该地区的圣城耶路撒冷为中心,也包含了《圣经》中提到的很多其他重要城镇。

将《圣经》文化推向世界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是,罗马人于公元70年攻克并彻底摧毁耶路撒冷,焚烧第二圣殿,驱逐犹太人,不允许他们再拥有自己的家园。后来,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尤其是公元380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圣经》更是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走向世界。

大家知道,犹太人为世界贡献了马克思、牛顿、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最优秀的现代学者和思想家。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不到0.3%,却贡献了22%的诺贝尔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0倍之上。

《论语》文化和《圣经》文化有一个共同特点,强调读书要从牙牙学语开始,甚至是从牙牙学语前开始。

儒家劝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深入人心,从朗朗上口的“人之初”开始,大人小孩的生活都浸润在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成语典故的经典名句之中。

《圣经》文化讲究虔诚,真正的犹太人读《圣经》,从牙牙学语开始,一辈子反复诵读,将丰富的词汇及其表达的概念和故事,都熟读牢记,了然于胸。

中国孩子从“人之初”到唐诗宋词,犹太孩子从“十诫”到律法一读就是一辈子。能在大脑发育早期就往大脑中输入优秀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又在一生中反复加强,优秀人才不批量产生才怪呢。

两个文化圈形成自幼读书的传统,各有其历史原因。但不论什么原因,从小读书,大脑的潜力就会得到应有的刺激,得到极大的开发。

原始人在蛮荒时代的万类霜天中脱颖而出,靠的是想象力,是概念、逻辑以及表达概念和逻辑关系的语言。

想象力、虚拟思维能力是人类大脑最突出的功能;

概念是想象力最重要的产品;

词汇量和逻辑链的长短是衡量大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指标。

教育学研究反复证明,早期教育的一个关键是增加儿童的词汇量。研究表明,儿童在6岁前掌握的词汇量,决定了他们一生的智力水平和成就水平。

词汇量很重要,口头交流很重要,但回到几千年前,谁有那么大的词汇量?谁能用大量词汇和概念丰富的故事和儿童频繁交流?

《论语》和《圣经》对智力开发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使人有书可读,有内容丰富、词汇量庞大的好书可读。重要的不是哪一本特定的书,而是有好书。从智力开发和批量产生人才的角度来说,一个社会有没有经典,有没有好书,会造成社会整体智力水平的天壤之别。这种现象,称之为“一本书主义”未尝不可。

《论语》和《圣经》的初衷是为了建立行为规范,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词汇、概念和智慧宝典,成为智力开发的利器,成就了强大脑、高智商的社会。

内容来源:长江商学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