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国学探寻之旅 | 创创访学
发布时间:2020-09-18 16:08 阅读次数:4428
9月10日教师节当天,长江商学院-青腾未来文创学堂的同学走进了上海七宝老街,在秦汉胡同国学书院开启了文化交流的旅程。 诗意的国度总能把人的情绪转化为向上的人生哲学,内心的文化沉淀给予精神依存。此次文化交流,诗心浸润每一个人。
以下是秦汉胡同创始人、长江创创学员王双强的部分精彩分享。
01
国学是中国心养成的学问。一个民族它之所以能源远流长,是因为民族心可以聚在一起,并且能牢牢地安放在这个地方。
那么中国心养成的学问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事分阴阳,一是诗教,二是承载诗性的文明物证。
所以国学概括地指向一个终极目的:诗思维、诗教化、诗信仰。
诗就是给每个中国人的心头营造一个梦境。元稹的妻子不在了,他写到文诗“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么忧伤的事情,在他的诗里面都是明亮和饱满的。
所以诗教并不是一个文学层面的东西,它直接指向的是两个人类终极问题: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宇宙的未知。
02
教育当然是家庭愿意花钱的。在民国以前,整个中华民族所有的教育,就是秦汉胡同现在搞的这套教育,通称之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就是让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让成人成为一个温柔敦厚的读书人,成为一个读书人以后,他就可以进行自我的修行,自我的成佛。
我相信传统文化它会部分或者越来越多的回到主餐,只要这个逻辑成立,这个市场一定够大,百亿级千亿级万亿级肯定不小于好未来和新东方的市场潜力,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国的诗文教国学不只是解决一个语言文字的问题,它还解决一个民族信仰的问题。
欢迎关注“长江创创社区”视频号,观看最新视频节选!
嘉宾签到
此次长江商学院-青腾未来文创学堂的学员们来到秦汉胡同国学书院,在拥有400年历史的古建筑解元厅内,与秦汉胡同国学书院创始人王双强先生一起谈古论今,聆雅音,享昆曲,赏金石拓片。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涤荡心灵,感受千年来泱泱大国的底蕴。
金石之学
与解元厅同样具有历史价值的金石拓片是秦汉胡同的特色藏品,王双强先生对金石之学有着专业研究及深厚见解,亲自与嘉宾们介绍藏品。
《吴湖帆跋青铜器全形拓》《郑大鹏跋供御宋建盏全形拓》《马衡跋秦权全形拓》等拓片挂轴展于解元厅内外,默默讲述着他们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文化及它们背后的故事。
它们是浩若烟海五千年历史的文明物证,是与古人先贤对话的文化密码。
正值教师节,王双强同学还现场讲解了“金城持赠辜鸿铭教鞭全形拓”,以朋友圈评论的新媒体互动方式来介绍当时古人题词之雅兴。
养成中国心
秦汉胡同一直以来秉承 “把中国心交给中国文字” 的使命,依靠诗文、艺术、人文通识、武术等一系列原创课程,培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中国心青少年。
王双强先生在会上分享了秦汉胡同近20年来的教育工作及成果,希望更多人关注、重视国学教育,从而实现万物皆诗的愿景。
秦汉胡同创始人、董事长王双强先生
正声雅音
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雅音方可悦。秦汉胡同毫乐团老师们,用音乐濡染着会场氛围。
一曲《清平乐》、一曲《长相思》融合古筝、二胡、琵琶、笛、萧等多种乐器,它们音色各式却相互交融,气韵恢宏。《清平乐》根据李白《清平乐·禁庭春昼》改编而来,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柔情蜜意的爱情故事。曲意绵绵,又饱含盛唐时期繁荣磅礴的大气之势,尽仙尽美。
秦汉胡同毫乐团老师们合奏
二胡:刘鹏飞(右1)、王晨 古筝:彭冲
琵琶:张莹 萧:石旭 竹笛:汪子航
《长相思》深刻地表现出离人的相思之苦,情真意切,缠绵悱恻,心情随着曲调而起起落落,悠悠荡荡,如江州司马遇见《琵琶行》般感同身受。
秦汉胡同毫乐团李正艳老师
《春江花月夜》原为著名琵琶独奏曲,现场由李正艳老师箜篌独奏,更显高雅空灵。潮涨潮落,舒缓或紧促,将变化的江水声化作琴声袅袅,宛如置身于江边般身临其境。
传统音乐有魔力,用曲调描绘景致抒发情感,具有极强感染力。
十年磨一腔 · 昆曲
600年前穿越来的仙子
真实的高雅着
美而不俗
秦汉胡同邀请到著名昆曲艺术家,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沈昳丽女士,生动有趣的讲解了昆曲的历史及发展。
著名昆曲艺术家沈昳丽女士
昆曲不仅美、雅还蕴含着美好的愿望,渗透着人生道理。冲破世俗,认为情可以生,可以死,可以死而复生的《牡丹亭》;看破又参透而度化的《邯郸记》;艺术升华的历史《长生殿》。
一折《牡丹亭·游园惊梦·山桃红》在会上上演,随着咿咿呀呀的水磨调,感知语言的独特韵味,一撇一回眸皆是情处,不禁感叹昆曲的细节美。
昆剧青年演员施凡、果果(右1)
昆曲是文学、艺术、哲理的综合体。这些鲜活的人物从文人的笔尖,穿越时间的禁锢,鲜活的出现在舞台上。
台上上演着感人的故事情节,台下人的生活中总能找寻到些许的共通。人生总是不断的开解,不停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秦汉胡同有戏老师:汤泼泼(左)
秦汉胡同有戏学员:王抱一(右上)
秦汉胡同有戏学员:朱文漪(右下)
诗意的国度总能把郁郁不得志,悲痛等情绪转化为向上的人生哲学,内心的文化沉淀给予精神依存。此次文化交流,愿诗心浸润每一个人。
我们将一直保持诗心
让世界柔软
内容来源:秦汉胡同国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长江创创社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