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愤怒,我们还为美国幼儿防性侵短片配了音
发布时间:2017-11-28 18:22 阅读次数:5111
“How to tell your child.com”是美国的一家儿童公益机构,制作了一系列给孩子和家长看的自我保护短片。创创学员企业极客邦(极客邦CEO霍泰稳是长江商学院百度学堂二期班学员)邀请几位小朋友一起为该短片配置了中文版。希望你能和自己的孩子,或者介绍给身边有孩子的父母,一起看这部片子。短短七分钟,让孩子远离伤害。
来源 | 极客邦科技
北京的这个冬天,格外寒冷。
给孩子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为了保护孩子,我们需要科学地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
“How to tell your child.com”是美国的一家儿童公益机构,制作了一系列给孩子和家长看的自我保护短片。其中的一部七分钟短片在国内流传甚广,但是并没有质量较好的中文配音版。
为此,创创学员企业极客邦(极客邦CEO霍泰稳是长江商学院百度学堂二期班学员)邀请几位小朋友一起为该短片配置了中文版。希望你能和自己的孩子,或者介绍给身边有孩子的父母,一起看这部片子。短短七分钟,让孩子远离伤害。
视频的开始,老师问孩子们心目中坏人长什么样。
孩子们回答坏人应该是有巨大的牙齿、血红的眼睛、巨大的手和邪恶的笑容。老师推翻了孩子们的想象,并告诉他们坏人有时候看起来和我们一样,长得可能并不像坏人,甚至他们可能长得很漂亮、酷酷的,看起来和蔼可亲。
但单纯的孩子对于这种解释比较困惑,怎样才能帮助他们识别坏人呢?首先,老师带孩子认识了身体的隐私部位,并且男孩子和女孩子的隐私部位不同。
老师解释,它们被称为隐私部位是因为不能在大众场合展示。
接下来老师讲了短片的重点部分——五种报警。这五种报警比较全面的覆盖了孩子会遭遇的危险场景,并且视频用简单易理解的标识加深孩子对每种报警的认识。
视觉预警——当别人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其他人的隐私部位时,就叫视觉预警;
言语报警——如果有人谈论隐私部位,就叫言语报警;
触碰报警——如果有人接触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接触别人的隐私部位,就叫触碰报警;
独处报警——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叫独处报警;如果发现自己处于这样一个环境,要尽量去人多的地方;
约束报警——别人拥抱、背或亲吻你时叫约束报警。
这里有几种特殊情况,老师作了说明,可以看、谈论、触碰隐私部位的人和情景:
爸爸妈妈,没有人被允许看、谈论或触碰隐私部位,除非爸爸妈妈帮你洗澡或隐私部位受伤提供照顾时;
照顾者名单,经过爸爸妈妈同意的可以看、讨论或触碰隐私部位的人,并且也只能是帮你洗澡或者隐私部位受伤提供照顾时;
老师还提到并解释“爱心圈”。爱心圈,和父母制定出可以拥抱、亲吻自己的名单,爱心圈和照顾者名单是不一样的。
最后老师用问答的方式强化了上面的知识,现实生活中家长也可以通过问答的形式强化孩子对防性侵的认识。
Q:当女孩的妈妈在旁边时,医生能不能检查女孩的隐私部位呢?
A:可以的
Q:如果一个男人触碰一个女孩的胸脯,可以吗?
A:不行,这是“触碰报警”
Q:如果一个照顾者帮一个男孩穿他的衣服,可以吗?
A:可以的
Q:如果一个男人在女孩面前脱衣服,可以吗?
A:不行,这是“视觉报警”
Q:如果一个女人对女孩说“漂亮的乳房”,可以吗?
A:不行,这是“言语报警”
Q:如果一个女人,带一个正在跟朋友玩耍的女孩去偏僻的街道,可以吗?
A:不行,这是“独处报警”
Q:如果老师叫一群孩子进入教室,可以吗?
A:可以的
Q:如果一个陌生女人把一张裸女的图片展示给小男孩看,可以吗?
A:不行,这是“视觉报警”
Q:一个陌生男人拥抱和亲吻孩子,可以吗?
A:不行,这是“约束报警”
Q:姑父能不能拥抱他的侄女呢?
A:可以,但前提是他在她的“爱心圈”里,否则的话,就属于“约束报警”
孩子身上的伤口和针眼可以很快愈合,但他们遭受的心理阴影和恐惧记忆可能是终生难以磨灭的,这件事情后希望社会都会去反思,我们到底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小到儿童防性侵教育,大到推动法律的完善,除了愤怒和无力感,我们一定可以做些什么。就如鲁迅先生所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光的发光,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也可以在黑暗里不必等候炬火。”给孩子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个冬天不再冷。
特别鸣谢:极客邦科技COO司巧蕾(饰演老师)与儿子周承俊(饰演小朋友)、CEO霍泰稳的女儿霍嘉怡(饰演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