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十五载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发布时间:2017-11-22 17:18 阅读次数:8203
2002-2017,百川东汇,长江缘起,今天是长江商学院成立15周年的纪念日。面向未来,我们依然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02-2017
百川东汇,长江缘起
今天是长江商学院成立15周年的纪念日
面向未来,我们依然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情满长江》
*以下内容整理自项兵院长在
“2017毕业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项 兵
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
尊敬的各位同事、各位同学、各位校友,大家好!
转眼之间,长江商学院已经成立15年了。回头看,弹指一挥间,无限地感慨,无限地感谢,无限地激动。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长江商学院和我本人,对所有长江同仁,表示衷心感谢!长江商学院的发展取势于中国经济的崛起,感恩这个时代!特别感谢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感谢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支持,感谢各界朋友的厚爱,也感谢同学们和校友们选择了长江!祝长江商学院15周年生日快乐!
今天,我希望借此机会对长江商学院过去15年发展的历程、进展、探索和成就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我还记得长江商学院刚刚创办时,李嘉诚先生说过一句话:“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要更好地发展,中华民族要复兴,这些都要求中国拥有一批在全球有竞争力的企业家。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用比较好的待遇将全球顶级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学者请回中国,不仅为中国的发展培养人才,同样为中国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智慧”。所以,自长江商学院创办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在思考面向未来的商业精英所应具备的特质,我们认为新一代商业领袖特质将聚焦在三点:
第一,全球视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全球担当;
第二,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为此,2005年,长江商学院将人文课程与公益实践系统引入商学管理教育,成为全球首家提出培养企业家“人文关怀”的商学院;
第三,创新精神。
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过去十五年来,我们在三大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可能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首先,长江商学院在为中国打造一所世界级商学院方面做出了探索,在管理教育发展和创新方面做出贡献。
长江以“教授治学”和“研究立校”的办学理念,吸引了一批全职的世界级教授。目前,长江商学院已经聚集了近40位全职的世界级教授,这在国内可能是遥遥领先的。同时,长江商学院是一所重视研究并不断产生新知的学校,这是教授加入长江之后能够持续产出世界级学术成果的重要因素,这也使得长江商学院在招聘教授方面进入良性循环。如果这些世界级的教授在加入长江后不能保持世界级学术地位和影响力,那第一批加入长江的教授可能就是最后一批。因此,在中国教育机构践行“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战略方面,长江商学院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到目前为止我们是领先的,这是我们对中国教育改革的贡献。
第二,长江商学院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有价值和前瞻性的研究、见解和洞见。从创办第一天起,长江就特别强调对“四通教授”的培养,他们通理论、通实践、通中国、通国际;他们有全球视野、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在世界著名商学院的教研经验;同时,长江商学院教授大部分是华人,他们没有语言和文化障碍,能够与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商业精英学员和校友教学相长;此外,李嘉诚基金会在支持教授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使教授们能够针对中国管理和经济问题进行大量原创、独立、系统且具前瞻性的研究,产生独特的见解与洞见。这是长江商学院能够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也是长江商学院能够成为中国商界精英首选的原因之一。
长江教授的研究能有效服务中国商业。例如,甘洁教授主导的季度《中国产业经济报告》、李伟教授主导的月度《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在国内外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曾鸣教授、陈龙教授、廖建文教授先后被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和京东“挖走”,成为首席战略官,说明了长江商学院有关中国问题研究的商业价值,说明了教授们的研究能真正服务于中国商业的发展,带动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也正是源于长江商学院对中国管理和经济问题的原创管理思想、深刻见解和洞见,使长江能够在为中国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与全球担当、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方面,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创新。自2005年长江商学院全球首创性地将人文课程系统引入商学管理教育之后,2010年,长江首创设立EMBA 学员48小时公益学时制度;2017年,长江商学院MBA、FMBA再次全球首创全面引入公益学时,所有学员必须完成24小时公益学时才能毕业。“无公益,不长江”,公益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长江人的DNA。同学们在长江完成学业后,会体会到长江的格局、境界和思维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要被全世界接受,乃至于被尊重,必须在全球重大问题解决上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需要休谟、亚当·斯密这样对全人类有所贡献的“大家”。不仅要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也必须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这与“十九大”精神一脉相承。
长江商学院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奋斗,开启了东西方管理理念和实践的双向交流,这也是长江对中国管理与经济的重要贡献之一。过去,大家往往是把西方的东西引到中国,将西方的理论和理念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而长江商学院的梦想之一是开启东西方双向交流,将源自中国的原创理念和最佳实践反馈到西方,推动东方思想输出到西方。
也正因长江商学院具备了对中国问题的深刻见解和洞见,才能积极地在全球主流市场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长江教授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认可的学术地位,能以深厚的学术功底、详实的论证和优秀的国际语言把中国故事说得非常清晰,并且富有穿透力。在全球知名的公开论坛和闭门会议中,“长江声音”的影响力在国内乃至亚洲院校之中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长江独特的贡献和长江独特的价值体现。
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长江商学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贡献在于,经过多年的努力,长江为中国青年一代的“双创”打造了一个能够整合全球资源的、领先的平台和生态体系。在中国,我们和腾讯、百度分别开展了合作课程项目,最近又和京东联手打造了“金融科技学堂”(欲知更多详情,请点击这里)项目,使得长江商学院不仅在现有企业家中具有影响力,还为新一代创业者的创业和创新提供帮助,为他们提供全球最佳的学习、交流和资源整合的“双创”平台。长江商学院在此方面的领先性和独特性已经形成。在欧洲,长江商学院的“启动中国(China Start)”项目已经开展了三期,吸引了一批年轻的、在科技创新和商业创新领域有一定领先度的欧洲青年创业者来到中国。他们认同中国市场的价值,并将中国视为重要的融资来源。通过这个项目,长江商学院在欧洲搭建了具引领性的创业创新生态体系。在美国,长江商学院一方面与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实现战略合作,另一方面在甘洁教授的推动之下,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学院开展合作,明年将更好地启动整合美国的“双创”资源。通过整合这些国内外项目,长江商学院可能打造了一个能够整合全世界最优科技创新资源的平台和生态体系。这个平台具有全球性,它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性在国内、乃至全球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
引领全球管理教育的创新
除了为中国管理教育和中国经济做贡献,长江商学院还致力于引领全球管理教育的创新。从创办第一天起,我们就希望长江能成为全球管理教育界领先的商学院,实现一些开创式的探索与引领。
第一,长江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取势、明道、优术”是长江商学院的校训,其中,“明道”是重中之重。为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的企业家, 2005年,长江商学院即全球首创性地将人文课程系统地引入管理教育。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第二,长江拓展了传统商学院的逻辑,呼吁长江人不仅关注如何挣钱、如何让公司更有竞争力、如何创造更多的财富,还要关心为什么做生意和如何使用财富,关注财富的整个循环。为此,2010年,长江为EMBA学员开设48小时公益学时必修课,长江是全球首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家。2017年,我们又把公益课时制度推广到MBA和其他项目中。再如,长江学员、校友、教授和员工在汶川地震后捐款4.3亿元,占中国机构捐款的7%。长江校友不仅捐钱,还捐献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这是长江推动公益事业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不断以长江的创新精神来推动公益事业。
再者,长江在探索针对企业领军人物的课程方面做了许多的努力和探索。在10000余名长江校友中,50%以上担任企业的CEO或总裁。长江还为韩国CEO、世界500强企业等提供定制化课程。经过多年努力,长江商学院积累了针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经验,这在全球可能是领先的。为什么要为企业领军人开设新的课程?因为在全球大变革的今天,发展模式的变革、政治体系的冲突、全球贸易体系的重构、地缘政治的变化等等汇集在一起,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三人行,必有我师”,再伟大的人都有可能需要回到学校学习,向老师们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全球的企业家和其他人士学习。这就是长江商学院的差异化,打造一个跨界的、全球的学习平台。
全球资源整合和全球担当都离不开全球的平台和全球的学习,而世界变革如此之大,面向未来的学习必定是跨学科的。因此,长江商学院为打造跨学科的学习平台做了许许多多的努力。例如,围绕科技创新,我们希望通过和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学院深度合作,把科技创新的商业应用和社会创新紧密结合,以弘扬科技创新带来的正能量,尽量减少科技创新带来的潜在挑战和社会问题。又如,长江商学院和上海纽约大学合作,希望能够实现管理教育与通识教育的互补和贯通。再如,长江商学院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进行深度合作,与一所政府学院一道探讨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均、社会流动性下降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三大社会问题的解决。
在此过程中,长江把源自中国的原创理念、最佳实践反馈和输出到西方,贡献了中国智慧,对世界管理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面向未来 不忘初心
面向未来,长江商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管理和经济问题的研究。同时,我们也规划了几个方向,作为学院发展的新突破口,也希望借此成为引领全球管理教育创新的一份子。
第一,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基于长江教授领先的研究,结合长江校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商的丰富经验,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心得,而这些都是独特的重要战略资产。长江商学院将会举办一系列“经商管理实践分享”课程,分享校友真实的、鲜活的经验与教训,帮助中国企业家少走弯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在这方面长江商学院是独特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同时,长江商学院希望和俄罗斯知名大学合作,推出双学位课程,也希望支持和推动建立一个“一带一路”商学院联盟。
第二,长江商学院将持续打造一个能够整合全球优质创新资源的平台。这个平台一定要有全球性,一定要能整合全世界最佳的创新资源。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明年应该可以推出一系列课程和相关活动。
第三,在国家提倡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长江商学院将聚焦儒家商业圈。这一区域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台湾,也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儒家思想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具有穿透力。虽然政治体制差异明显,但这些国家和地区具有文化同根性,且都有不俗的经济表现。截至2016年,儒家商业圈的GDP达近19万亿美元,领先于美国,也领先于欧盟,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GDP增量也是全球第一的。长江商学院未来的聚焦点之一是服务儒家商业圈,帮助儒家商业圈实现共融与更好的发展,长江也希望儒家商业圈成为影响力最大的商业圈。
第四,社会创新。面向未来,更多的社会问题需要通过社会创新来解决,社会创新课程、公益课程明年起会成为长江商学院每一个学位课程的必修课。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均、社会流动性下降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三大社会问题的解决,仅仅靠政府是不够的,仅仅靠企业也是不够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良性互动,需要重新建立政商关系和重视社会创新。
长江商学院将持续为中国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与全球担当、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继续引领全球管理教育创新;进一步推动东西方的双向交流,实现从研究中国问题为主的第二代商学院到聚焦全球问题的第三代商学院的转变。长江商学院已在五年前启动第三代商学院的探索,聚焦点从夯实对中国问题的研究转变为越来越关注全球性问题,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面向未来,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企业要想赢得世界的尊重,不仅要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必须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未来,如果我们能够持续以全球视野和中国洞见,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以倡导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促进社会进步;以引领商业、科技、社会创新,支持创新性国家建设;以推动东西方管理理念与实践的双向交流,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那么我坚信这将是新的文艺复兴和启蒙的开始。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长江人志存高远、笑纳百川,长江的每一步都是一个新的高度。我希望今天借此机会见证中国东方巨人的再次崛起,也见证一个世界级教育机构的诞生,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也让我们真正见证新一轮文艺复兴和启蒙的开始,谢谢大家!
下一个五年
谁将笑傲风口
重新定义金融科技行业赛道?
答案,在这里——
长江商学院京东金融科技学堂
与你一起,共赢未来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报名长江商学院京东金融科技学堂
如对课程有任何疑问,
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报名咨询:吕老师
电话:+86-10-85188858 ext. 3060
手机:+86 13552561179
邮箱:crlv@ckgsb.edu.cn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长江商学院京东金融科技学堂精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