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具备足够的条件让一批新一代的创业创新者超越创富,真正地为兴趣、为理想、为梦想、为担当,为了全球问题的解决而创业创新。
——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
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
项兵
面向未来,我相信中国会成为全球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商业创新、金融创新、管理理念的创新,我也希望中国会继美国之后成为一个“大风流创新”的国家,涌现一批譬如谷歌、Facebook、Uber那样的企业。
面向未来,我希望中国的企业,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方面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如此我们成功的概率或许会更大一些。过去我

第七届长江青投论坛
暨2016全球创新者大会
中国·北京
898创新空间
2016年11月3日
“创力觉醒,让未来记住现在”。今天,长江商学院“第七届长江青投论坛暨2016全球创新者大会”在北京898创新空间如期举行。一众大咖云集,有来自百度、京东、IBM等等巨鳄的领军者,有VIPKID、斗鱼直播等等“独角兽”创业者,也有故宫博物院院长、六神磊磊、李翔、罗辑思维这些当红IP。只摘精髓观点,一睹为快。
我们已具备足够的条件让一批新一代的创业创新者超越创富,真正地为兴趣、为理想、为梦想、为担当,为了全球问题的解决而创业创新。
——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
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
项兵
面向未来,我相信中国会成为全球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商业创新、金融创新、管理理念的创新,我也希望中国会继美国之后成为一个“大风流创新”的国家,涌现一批譬如谷歌、Facebook、Uber那样的企业。
面向未来,我希望中国的企业,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方面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如此我们成功的概率或许会更大一些。过去我们大多数创业创新仍是以“创富”作为最重要的考虑,但今天已有一批中国人富足起来,我们已具备足够的条件让一批新一代的创业创新者超越创富,真正地为兴趣、为理想、为梦想、为担当,为了全球问题的解决而创业创新。如果我们不调整仅仅以创富为价值取向的创业创新,我们就很难在创业创新的领域中做出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心态专注、工匠精神、“憋得住”,弘扬和而不同,拥有感恩之心、敬畏之心,这些都是建立一个更为合理的创创(创业创新)生态的必要条件。我坚信中国的再次崛起,尤其是中国企业对全球的影响,将会一改过去西方主宰一切的格局,东西方双向交流的格局会就此而成。我们会发展出自己非常明确的“道”,希望我们不仅说得到,我们还要做得到。
汽车产业必定要经历一场血与火的洗礼,无人驾驶会深刻改变整个产业。
——百度高级副总裁
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
王劲
现在有三大趋势正在深刻改变整个汽车产业。其中任一趋势都足以对汽车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不要说三个大趋势同时作用,汽车产业必然要经历一次血与火的洗礼。这三大趋势即“新能源、共享化和智能化“,而智能化是自动驾驶的灵魂。
智能化包含两方面:一是大家一直有所耳闻的“车联网”,以后未来的汽车会变成一个移动终端,它有可能成为我们工作的场所,也可能成为我们居住的部分,它会整合所有终端,未来汽车上将不再需要手机。更重要的是第二方面——无人驾驶或者称作自动驾驶,目前全球众多企业都在这个领域投入巨大,因为大家认识到无人驾驶将会深刻改变整个产业。
创新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创新一定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
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
刘劲
在创业创新领域,可能的确存在一些局部泡沫,但整体来看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市场行为。
长江商学院打造创创社区正是基于三个驱动力,一是互联网技术革命的驱动,信息革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现在互联网可以被认作是信息革命的延续,又是一个巨大的创新。二是整个中国产业升级的驱动。所有创新创业一定要在一个时代里发生,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的增长,但是原有模式已无法持续。现在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模式。要塑造新的模式,老的模式就一定要打破,而倚赖旧模式的公司可能会消失,新的公司则将被创立,这会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第三则是政府政策的支持驱动。
要把用户服务好,一定要有精准的数据分析,要有大数据的深度挖掘。
——京东集团首席技术官
张晨
移动互联网时间更加碎片化,个性化需求更强,移动流量非常宝贵,这些都要求我们能真正理解用户,真正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对用户有精准的了解。怎么样能够把用户体验、成本、效率这三个核心点继续做好,这背后离不开大数据的作用、人工智能的作用,要把用户服务好,一定要有精准的数据分析,要有大数据的深度挖掘。这就是为什么接下来这12年,京东会打造成为一个技术驱动与技术创新的公司。
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于大数据、对于建立大数据库都表现出格外热衷的态度。但是他们还没有抓住真正的机遇。
——IBM大中华区 Watson物联网事业部总经理
马智仁
这个机遇正源自于大数据的发展,事实上88%的在大数据库中的数据都被称为“黑数据”,又称“夜间数据”,几乎还没有人真正抓住其价值所在。
技术,必须要能够产出成果。这个成果也应当产出价值,然后企业才能够形成,企业家才能够改变世界。否则,一切就仅仅停留在象牙塔里,只是科学的实验,仅此而已。而物联网能够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物联网当中物理世界跟虚拟世界相互碰撞,为我们开启了无限的可能,这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技术。
太多的人告诉我,故宫我以前去过,20年前、30年前去过,他们认为故宫博物院去过一次就够了。所以我们要改变,今天故宫博物院已经开始积极地创造文化空间,希望它能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片绿洲。
——故宫博物院院长
单霁翔
所谓的寒冬到来,是价值回归基本面使然,还是资本泡沫化的破碎使然?也许它们都是错的。好的项目永远不会缺钱,因为有价值才会有资源。我们真正专注于我们的know how,形成我们勤奋的价值的创造,我们会找到我们的心之所安和价值维系。
——新物种实验计划发起人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
吴声
(从左至右:主持人:付小楠,凤凰投资管理合伙人,长江校友金融学会秘书长;迟景朝,天鹰资本执行合伙人;王华东,经纬创投合伙人、副总裁;陈少杰,斗鱼直播创始人兼CEO ;米雯娟,IPKID创始人兼CEO;喻华峰,本来生活创始人CEO )
现在这个寒冬,我觉得对于企业、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很好的一个考验时期,因为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冬天练出来的企业,产品设计方面、团队的构建方面、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盈利方面,一定都是非常棒的。所以这种企业未来我相信一定可以走得更加长久。
——天鹰资本执行合伙人
迟景朝
中国的阴阳是非常复杂的概念,我们必须要想一下,一定要从黑的角度去思考,也就意味着从阴的角度去思考,要把世界照亮,实际上我们要点亮黑暗,而不是谴责黑暗。
——NASA奇点大学创始能源顾问
World Future Society
Venezuela Chapter创始人兼副董事长
Jose Cordeiro
我们今天的人工智能时代,从未来回到今天看的时候,它只是一个自动化装置的时代,今天所有的机器人公司在我看来只是一个自动化装置的公司而已。
我们要想到在未来的应用是把今天的智能化技术找到的行业痛点,一个点一个点解决,当你解决了一万个问题又把它合在一起的时候,新一代的智人应该诞生了。
——臻迪集团创始人兼 CEO
郑卫锋
数据资源其实是永远不能垄断的,尤其在新的场景时代,线上、线下融合的时代,很多公司、很多线下资源的公司也有非常多的数据,你只是怎么去使用,怎么去获取。
现在国家也在倡导大数据的交易中心,让数据能够流动起来。未来也一定需要有能够制定数据行业的标准,来帮助不同的企业在非隐私性、合法的情况下,帮助企业对数据资源进行更好的了解,哪些数据资源跟我的业务有关,我们能够跟哪些数据资源产生更好的链接。
——艾瑞集团董事长
长江商学院校友互联网学会会长
杨伟庆
任何一个内容行业的人,你都必须考虑用户的感受,用户是不是喜欢。著名的西奥多•莱维特有一句话,“一个行业所有的活动都是满足客户需要的过程,而不是自我满足的过程”,你的整个公司不是围绕自己拥有什么技术和能力来组织你的公司。
——知名媒体人
《李翔商业内参》出品人
李翔
从网红怎么走向品牌?问这个问题的初衷是大家普遍认为网红是短暂的,是不确定的,而品牌是长期的、是稳健的,那么两者之间的距离是什么?从三点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内容是基础,本质是占有时间。第二,商业是基石,机会是二次流量分发。 第三,点簇是赋能,作用是KOL间的转化。
——罗辑思维副总裁
王彬沣
我用“令狐冲和独孤九剑”来替换一下“网红和直播”。
令狐冲和独孤九剑成了1600年江湖最火爆最引人关注的现象级风口,风口之上令狐冲虽大方异彩,却是野蛮生长,其身后供应链不完整,武功模式单一,复制困难,并没有赢得品牌主流恩师的广泛认可,让人堪忧。令狐冲把自身的战斗模式设置成用剑扎人,前途暗淡,唯有让自己有综合能力提升成品牌,这样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这就比较麻烦了,令狐冲到底成功了没有?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这个成功谁说了算?谁都说了不算,时间说了才算,你的用户和读者说了都不算。
——知名自媒体人
六神磊磊
中国为什么拍出来的网剧要是那个样子?我做一个简单的比喻,把影视行业比做一场球赛的话,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球员。现在市场上最可怕的其实就是好多球迷在场上踢球,球员也跟着一起踢,大家就是踢个热闹,一片混乱,因为我们影视的根基本来就很浅,所以说在一些基本功都不足的前提下,大家就是上来做各种各样的比划。
——霍尔果斯五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
五百
网红等于直播吗?很多人问我直播的未来,也有媒体采访时问我,网红的未来怎么样?现在我的观点就是直播一定是未来,而且是主流的未来。但是我认为网红没有未来。


精彩未完
一切待续
创力觉醒,让未来记住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