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头条,不,是你的头条 | J老师Weekly
发布时间:2016-12-09 21:34 阅读次数:3618
我们正在迎来信息分发4.0版。1.0时期,信息汇聚在少数精英节点,传播依靠人力(口口相传),范围局限。2.0时期,纸媒登场(包括广播/电视),信息由中心化权威择选并编辑,通过特定载体分发,传播范围取决于载体触及边界。
—What???为什么我的推荐都是美女图?
—朋友,请摸摸你的小良心,你最常点开的是哪些东东?
注:在今日头条超过6600万日活用户,每天花超过76分钟阅读资讯、看短视频。
不久前,易观公布了一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据:2016年,算法推送的内容将超过50%。这意味着今后我们接触的信息,将主要由“智能机器人”准备,“人工编辑”角色被弱化。
我们正在迎来信息分发4.0版。1.0时期,信息汇聚在少数精英节点,传播依靠人力(口口相传),范围局限。2.0时期,纸媒登场(包括广播/电视),信息由中心化权威择选并编辑,通过特定载体分发,传播范围取决于载体触及边界。3.0时期,海量信息被搬上互联网,传播边界不再那么重要,搜索引擎一跃为最大的流量广场。现在,移动互联网成为生活标配,我们正在进入“信息找人”之4.0时期。
2012年,今日头条成立,标志着算法分发的开启,技术运作的基本思想即:人以群分。
人:以年龄、地域(常住/实时)、职业、兴趣(关注)作为基础特征,后通过浏览行为进一步细化—即用户画像实现实时更新;
文:与人群特征类似,以基于包含的人名、发布时间、实时热度、所属区域、来源等作为标签;
匹配:文章被阅读则可视为获得投票,以加权平均得分(概率),排序推荐文章列表。
用户使用某一推荐系统次数越多,打分器对候选内容的权重分配就会更加契合特定用户—精准分发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一旦针对个体的模式开始形成,将成为推荐系统最深的壁垒—机器比用户更了解用户本身,迁移成本陡增,用户将死心塌地的黏在产品上。
注:人工智能将在两大方向加速其运作效率:
1、内容识别,尤其是针对图片与视频,内容将更快的被贴上标签;同时,不合规内容将更快被甄别。
2、模式识别:人群偏好模式、短视频封面推荐等。
据此发展,大众传播的黄金时代注定落幕,每个人都将在自己偏好的关注点上渐行渐远。于是“精准”将成为普适价值:高效的提供精准内容—大幅降低用户筛选成本,将成为分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而原生广告投放至精准人群,将大大提升点击率及转化率。所以,互联网的Old Money也相继发力。BAT三家纷纷构建自己的内容平台,以期为精准分发奠定坚实基础。至于,谁将在这一轮角逐争得上游,还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