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晨创投傅仲宏:从高潮到低谷,消费还有机会吗? | 创创大师说
发布时间:2022-05-23 17:04 阅读次数:3824
我们正在经历也许所有人都未曾经历过的巨变,正因为如此,也有望诞生前所未有的伟大企业。 傅仲宏认为,未来的乔布斯、未来的马斯克,世界最优秀企业家,肯定会诞生在中国,包括美妆、服饰、连锁餐饮等传统领域。 今天的创创大师说,将和大家分享投资机构视角下的大消费行业机会与挑战
以下是傅仲宏的分享:
2021年,消费行业的“冰火洗礼”
上半年,融资突飞猛进
2021年上半年,消费领域的融资达到最高点,消费热点延伸到线下的服务,像拉面、咖啡、茶饮、糕点等各类赛道都被资本追捧,融资额远远超过2020年。
据《家办新智点》报道,相比2017-2018年,2021年上半年消费类项目的估值平均上涨3倍,明星项目甚至达到5倍以上。“名声”大的企业都受到了资本前所未有的追捧,线下店铺基本按每个店一个亿估值左右在融资。
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
2021年下半年,双减政策引发教育股雪崩、反垄断后中概股断崖式下跌。此外,中美博弈导致中概股上市停摆,整个二级市场的股价遭遇大幅下跌,有的中概股甚至一天暴跌99%,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最惨中概股。中概股大部分企业跟消费相关,所以消费行业的影响首当其冲。
许多已经上市的新锐消费品牌股价同样下跌幅度很大,例如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从160亿美元市值下跌到4.5亿美元,跌幅超过97%;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325亿港币下跌到82亿港币,跌幅75%,导致第二轮的投资人基本上都在亏损。二级市场的动态迅速传递到一级市场,在2021年7-8月份后,消费赛道开始降温,消费领域的投资开始大幅下降,投资领域进入了一个冰冻期。
消费行业融资变冷的主要原因在于:二级市场巨大变化导致推出受阻;企业急功近利,经营情况差强人意;疫情对消费企业打击严重;战争带来投资不确定性;同质化导致竞争更加激烈;短期的泡沫确实太大,本身有个价值回归的过程;国家对科技的重点引导和支持,导致大量的资金专新专精特精,投资消费的资金量也相比变少。
“消费穿越周期的能力是最强的”
消费行业面临这么大的冲击和挑战,是否就没机会了呢?答案是否的,虽然消费行业进入一个处于低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改变,消费升级的趋势不会改变,消费穿越周期强的特点不会改变,关键看怎么做。
数据显示,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不会改变的,消费穿越周期的能力也是最强的。美国居民最终消费GDP比值在70%以上,中国在2010年仅为39%,2018年为44%(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所以一旦经济低迷,国家政策会不断出台,鼓励和促进消费。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对此前的政策进行扭偏,如房地产行业、平台经济等。
另外,我们看到,除了互联网公司和酒类公司以外,中国消费公司与国际巨头的体量还相差巨大。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提升,这种境况肯定会有所改变,这就是巨大的创业和投资机会。
消费领域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主要来自五个方面:
1、符合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中产、单身、老龄化时代、三胎政策等的需求升级。
2、受益于中国强大的供应链,越来越多中国品牌成长为全球品牌。
3、科技进步,中国企业在科技消费方面异军突起。
4、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技术积累,中国在元宇宙方面将与美国企业并驾齐驱,拉动大批创新产业发展。
5、具有远见的新兴创业群体,有全球最大的国内市场作为基础,将有可能在更多细分市场撼动国际巨头行业地位。
消费产业进入门槛很低,所以企业数量巨大,但真正能够成为巨大体量的企业少之又少。消费企业做到名声大相对容易,但要成长真正的消费者首选品牌,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坚持,要求消费企业的团队具有远大抱负和长期主义的理念。企业家要深度洞察人性和企业发展规律,不仅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还要不断引导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要清晰把握企业发展规律,把握好每个发展节点。另外,我认为要遵循商业本质,在自己的细分市场中找到一个优秀的切入点;还要具有创新思维,打造极致的产品,消费市场的过程就是产品-渠道-营销不断循环,产品才是一切。
优秀的消费企业还需要有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除了前端消费者的连接以外,供应链的效率和企业的组织能力也至关重要。并且,利用品牌思维占领心智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能够获得更多红利的企业。同时,现在背景下,所有的消费企业都应采用一些科技的手段,例如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消费品或消费服务公司等,这样才会快速成长且可持续发展。
企业还要有具有全球视野。在我国消费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品牌很容易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也需要走向全球市场。全链条的数字化能力也必不可少,哪怕最传统的餐饮企业也要具有优秀的数字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理解你的消费者,从而提高效率,提高人均产出。
这是我从投资人的角度看到的优秀消费企业的画像。我发现,以此按图索骥,已经有很多企业具备了这些特点或是正在储备这些特点。对投资人来说,中国将会诞生一大批优秀的消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