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创业者?| 五四特别策划
发布时间:2022-05-04 10:49 阅读次数:2206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有人说,青年是一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机的力量。这其中,以青年为主的新生代创业者恐怕是最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踩在时代的风浪里,在最一线感知着经济的变化和商业世界的冷暖。 但最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如何让自己的企业活下来成为许多创业者面临的严峻命题。 下面,我们梳理了六位嘉宾对创业的看法和建议,他们分别是长江教授、创创社区导师、知名投资人、一线创业者校友。 透过他们的观点我们看到,对于新生代创业者而言,在营销、增长、融资等创业之术以外,拥有超越当下的长线思维、超越自我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超越本土的全球视野等底层品质,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我们寻找的,是能抗衡时间的创业者
王强
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
长江企业家学者项目4期校友
长江创创社区导师
我们作为天使投资,投最早的创业阶段,等到他阶段性成功,如果我们把IPO作为成功的一个节点,那可能就十年或者十几年了,短了也得七八年。
这期间社会在变、世界在变、市场在变,他怎么能够跨越所有的这种周期,而且非常顽强地来体现他清晰的发展周期,其实与他如何抗衡现实中的时间观有关系。
现代社会大家都在碎片化、原子化,换句话说,获取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窄、越来越小,我称之为“原子化”,大家看到的东西就那么大点儿了,很少有人再关注宏观了。这就是大家焦虑的根本,也是社会的一种现实。
因此,我们更想寻找的是能够抗衡这样时间观的创始人,他会把时间观扩大,看的宽度和广度和别人不同。
只有看宽、看广,当这些小周期浮现的时候,它才会只是一个涟漪,而不是一个巨浪,把你梦想的船掀翻。
战略一定是为了实现长期目标
瞿芳
小红书创始人
长江青藤未来商业学堂二期班同学
多数创新公司,尤其是互联网产品型公司的创始人至少要经历两轮成长:第一个阶段,是成为自己这个领域最好的产品经理;第二个阶段是从产品经理成长为CEO,从“我知道和我相信”到“我看见”。
第一轮的成长,多半与创始人的成长背景有关,发现痛点,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第二个阶段,则是找到第二曲线,在我心目中第二曲线是从产品维度上升到战略维度。
战略一定是为了实现长期目标,对资源做最有效的配置和组合。战略也一定需要做艰难的取舍,更需要创始人预见未来大势和竞争态势的变化。红极一时的公司很多,但是否能够走过第二阶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家公司能不能持续成功。
创业公司不要过度依赖资本
甘洁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其实我自己会经常跟团队说,不要过度依赖资本。每一次融资的节点,你要想我要做什么,到下一步融资的时候,其实应该有一些成就了,这样你才能融到下一笔资金。
因为资本会看你怎么成长。再就是资本可以锦上添花,很难雪中送炭......有一些东西肯定是要放长远去做,但是能不能在这个过程中就满足一部分核心客户的需求,能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并且能够收回一定的成本,这样往前面滚动发展,我觉得要扎实得多。
像互联网赛道,是赢家通吃的赛道,所以对资本来说可以同时押好几匹马,总有一匹可以跑出来,这样就有巨大的回报。
但是创业公司本着烧钱,不顾核心产品力、真正的商业能力,就为了在资本的驱动下去吃一个很大市场,我觉得这是不太健康的创业理念。
迎接新周期挑战,用10年之心思考未来
周航
曹操出行董事长
长江商学院EMBA4期校友
长江创创社区导师
泡沫时代结束,务实周期开始。创业者如何修炼自己,更好地迎接新周期呢?我认为一个人要有三个心:
1. 耐心:足够的时间感。
上个周期,人们都在想如何更快成功,如何在三年之内成为一只独角兽,现在要转变这个心态,用10年之心来思考未来,即值不值得干10年以上;10年后,这个领域、这个行业、这些用户的价值有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2. 虚心:不存妄念。
就是不要想太多的事情。不要自己YY、脑补做了很多故事……相反,把这些妄念都收起来,你自己真的相信吗?你还是在追求一种大的、华丽的,让别人看起来好的东西。
3.敬畏之心:知止与不为。
特别是有了大数据以后,很多人都觉得数据值钱,尤其是我们互联网人那么聪明,随便在产品上做一个手脚、埋一个点,就能多采集一些用户的数据。
你们想想人性,如果我们不采集,别人都采,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信息的滥用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用户的反应是什么?用户跟你有信任吗?用户一定对每一个产品都是防备之心,能不用就不用。
最后,要意识到刚刚说的那些玩法,在新周期里面真的行不通,我们必须要有所改变。我觉得,不对过去彻底绝望,就不可能放下过去,要主动选择绝望。绝望,才是新生的开始。
创业的三个浪潮是
“新科技+新品牌+新出海”
吴世春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
长江创创社区「新国潮品牌加速器」
二期班导师
中国正出现一场新科技+新品牌+新出海的创业大浪潮,这是时代的发展趋势。
中国强大的动力给了中国出海巨大的支持。现在中国任何一个产品,要找到供应链非常快,非常全。
中国完善的资本链条也为新出海企业提供完整的融资渠道。中国的创新能力不容怀疑,类似新能源车、扫地机器人的创新很多都发生在中国。
新出海的五大红利:
第一个是供应链优势,全世界只需要一人生产,其他人不用参加生产就可以了。长三角、珠三角可以生产全世界40%的商品。
第二个是内需外溢,很多时候在国内打得很激烈,不妨把眼光放到国外再看一看,反而能发现很重要的商机。
第三个是国家品牌,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品牌,在海外具有“高级的”和“高档的”标签,在非洲、在澳大利亚,中国的品牌很好。
第四个是高维打击,中国一些新的营销打法,如种草、直播带货,在海外是领先2-3年的。
第五是资本链条。中国的资本链条为新出海的企业提供了渠道。
创业,重要的是能不能给时代带来一些慰藉
刘芳
煮叶创始人兼CEO
长江商学院VC STAR首期班同学
我们活在这个时代一定是有自己时代的意义和价值的,各种生活方式都应该被珍视,应该有很多种可以选择的事情。
品牌的发展,电商或者流量帮我们加速,一夜之间就起来一个新品牌……然后你会发现还有很多默默的品牌,可能它不太擅长做流量购买、流量分发、或者这个时代的互联网玩法。
这些品牌可能会难些,但我觉得我们应该去珍视和给这样的品牌一些空间,真正的时代的意义是我们能做出有益于人类发展、更环保、能让地球长青的事情。
所以说,虽然我们现在很多人会被投资刺激、被IPO刺激,但我觉得那个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成就你自己想成就的,你能不能真的带来这个时代给自己或给别人一些慰藉的东西。从我们做品牌来讲,这个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