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阎爱民:企业家更应具备上进之心和向善之心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5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8月份,中央财经会议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中国企业家参与公益事业,正在从直接捐赠走向深度参与。如何进一步推动企业家参与社会创新、推动社会进步?为此,我们专访了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管理学教授阎爱民。

长江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对外事务、校区建设、行政事务副院长,校友事务及长江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副院长阎爱民

研究与反思

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问:发展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指的是不是“把饼做大”和“如何分饼”的关系?这个问题的侧重点在发生怎样的调整?

阎爱民:在十几年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已经在思考“效率与公平”这两者如何平衡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饼”还不够大,要把“饼”继续做大,因为“饼”不够大的话,大家就分不到多少;另一种观点认为,收入分配不均以及贫富差距的问题已经比较明显,应该把“饼”分好。当时,前一种观点占据了上风。此后十余年,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被进一步落实,我们国家的主攻方向是把“饼”继续做大。这个政策非常有效,中国的经济总量目前已超百万亿元。

前不久,中央财经会议强调共同富裕,说明如何分“饼”的问题在现阶段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从一个辅助性的数据来看,现在中国的基尼系数在0.465到0.467,1995年的时候是0.389。同时,东西部和城乡收入差距也较为突出。在这个时候,公平与共同富裕就更加重要了。然而,注重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关系,仍然需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来实现,没有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无法达到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体现出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企业家的崛起、社会问题和价值观方面的重大变化。

企业越大,资源就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企业家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应当对国家和社会存感恩之心,回馈社会是理应承担的责任。此外,企业家在经济能力、教育水平、认知能力、国际化程度等方面,都拥有更好的条件,他们投身公益也有着更多的机会和能力。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仅仅是富裕人群对社会问题有所关注,所有民众都应当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各自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不一定是金钱,也可以是非财务的贡献,例如志愿服务。做公益并不是少数人做大事,而是多数人做小事。我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德行或可量薄厚,善举无须论重轻。人人皆可公益,每个人都做出自己的努力,就是尽心行善。个体的努力集合起来,就是整个社会向善的力量。

问:据你观察,近些年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捐赠态势如何呈现?

阎爱民:中国公益事业不同于其他国家。从捐赠数据来看,我国当前捐赠的主要来源是是先富起来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

第一个态势是灾害对应的捐赠,大的灾害往往伴随着大体量的捐赠,譬如去年的新冠疫情和今年的水灾。这可能因为中国人更讲感情,悲天悯人的情怀引发了慷慨的捐赠意识,就会有捐赠行动。与此同时,在灾难面前,社会的显微镜和放大镜常常会聚焦在富人的身上,他们的表现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捐赠会被视为承担责任的试金石。

第二个态势是当前舆论往往会去追究慈善捐赠的动机。在我看来,只要是合法经营所得,他们的捐赠对社会是有益的,就无需对捐赠者的动机穷追不舍。企业家无论是捐给谁,只要是有需求的人因此受益,解决了社会问题,对社会有帮助,这些善举都是高尚的行为。当然,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有的捐赠捐给了A机构,不捐给B机构?这需要具体分析,例如,捐助方跟受捐方在某些价值上实现了彼此认同,形成了价值对接。譬如说,受捐方所做的某些事情,可能是帮助捐助方实现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所以他们愿意捐助。

观察与思考

在推动进步的共识基础上将社会创新融入企业战略

问: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你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以及企业家捐赠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阎爱民:在我看来,40多年以来,中国企业家参与公益事业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家积累财富后,发现哪里有需求,便遵从善心,捐赠财物,但对捐赠的后续问题没有持续关注,对捐赠效果没有太多要求。

第二阶段,企业家开始关注长期性的议题,对自身关注的某个社会问题进行持续资助。例如,捐赠希望小学后,会继续关注当地是否有其他新的需求,除了对校园硬件建设给予支持,还开始关注学生的受教育质量、心理健康状况、毕业升学情况和自我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这就不再是一次性的资助,是多次性、长期性的行为,往纵深方向发展。

第三阶段,企业家围绕自身认可的某种价值观,做出相对应的捐赠,对于一些仅依靠捐赠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多种方式采取关注和投入。例如,很多环境问题,不仅仅需要用资金来解决,还需要不断以身作则地参与、倡导。

第四阶段,企业公益所做的事情上升到“授人以渔”的高度,即提高受助者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赋能”,进而让受助者成为有竞争能力的一分子。我们长江商学院在甘肃瓜州做了“长江公益善果枸杞”项目,帮助当地的农民种植、生产、销售枸杞,整个过程所涉及的技术、设备、设计、平台和渠道等,都由我们的校友企业来支持。有了市场竞争力,农民收入因此增加很多。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我们的支持下成立了合作社,可以独立经营,参与市场竞争,显现出了很大的竞争优势。长江商学院还在江西吉安帮助农民种植当地特色农产品狗牯脑茶,帮助他们做产业链,覆盖从养茶、采茶、产茶到销售、品茶这一全套流程。吉安当地土生土长的企业家,其企业规模较小,市场能力不足,也缺乏资金参与商学院的课程,我们就与吉安市政府合作了“领航井岗”企业家研修班,为他们提供奖学金,每年资助30位当地企业家,提升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5年时间,已有150名当地企业家完成学业,其中部分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上市公司。

问:目前,不少企业开始捐赠巨额资金,据你观察,这会成为一种趋势吗?

阎爱民:我既希望它成为一种趋势,又不希望它成为一种趋势。

从何种意义而言希望它成为一种趋势呢?这些企业家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个人财富实现了相当的积累。无论从善心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投入资金促进共同富裕,都是可歌可颂的。那么,为什么又不希望它成为一种趋势呢?因为慈善捐赠同样需要可持续性,使之成为日常经营的一部分,而且把这些考量作为商业模式的一部分,而不是一次性捐赠。

当前关于财富分配的话题比较热。从理论上来讲,“分配”是指资源的配置,这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财富的第一次分配是由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的分配;第二次是由政府按照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侧重公平的原则,通过税收、社会保障支出等这一收一支所进行的再分配;第三次是在道德力量的推动下,通过个人自愿捐赠而进行的分配。

问:企业及企业家的慈善捐赠,如何做得更有效益,以实现解决社会问题的最大化?

阎爱民:第一,公益慈善行为强调公信力,既有公开透明的要求,也有过程的效率要求;第二,要尊重捐赠人的意愿,他们捐赠的目的是什么,必须严格遵循,实现价值的对接;第三,社会组织要做到管理有效,可以向营利组织学习,尝试用企业的管理方式来管理社会组织。当然,社会组织的价值理念也给了营利组织很多可供学习和借鉴的内容,这是一个双向的互动。

总体来看,现代公益事业并不推崇简单的对于财富进行分配。前不久中财办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也做了明确解释,共同富裕是要靠奋斗的。现代公益事业是要按照最有社会效益的方案来对捐赠财富进行再分配。捐赠不仅仅是解决社会问题,解决了需要帮助弱势群体经济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通过捐赠使财富积累的机制仍然在良性运转。

长江商学院的行动与实践

这个时代的企业家精神强调上进之心和向善之心

问:我们知道你很早提出企业家要“完成从利己到利他、利众生、利社会的升华”的理念,这与社会整体的发展是怎样的契合?这一教育理念对长江商学院校友有哪些推动?

阎爱民:我们经常讲,发展是硬道理。如果绝大部分个体都能做到从利己到利他、利众生、利社会,相信社会发展的步伐会逐渐加快。无论是社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都是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的人会有不同的考量。40多年以来,第一代企业家都是过苦日子过来的。新一代的企业家,包括我们长江商学院的学生,再过10年、20年,都有可能完成从利己到利他、利众生、利社会的升华。只要是一个善良的人,事业获得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都会考虑财富的归宿。所以从利己到最终实现利社会应当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企业对社会有责任,社会对企业也有责任。社会对企业的责任是,要保护和支持那些向善的、有责任心的企业和企业家。例如,那些诚实守信而又有责任意识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我们会不会优先购买?对于遵守社会规则,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创新,不断给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要让他们多赢利。这应该成为一个正向循环。这些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责任,所做的社会贡献,要使之成为他们业务模式和竞争战略的一部分,得到客户和社会认可,由此获得更多利润。这样整个市场就会形成一个正向的闭环,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健康和积极。

问:长江商学院一直重视社会创新和公益,是商学院社会创新的引领者,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长江商学院未来会继续推出哪些具体措施?

阎爱民: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第一,从长江商学院做公益的角度,近年来,长江商学院配合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在甘肃、江西、河北等地做了一些扶贫的公益项目。现在精准扶贫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长江商学院更多地在关注和讨论乡村振兴的问题,例如我们和江西吉安讨论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号召我们的校友积极参与,继续帮助革命老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向全面小康迈进。

第二,从学生教育的角度,不仅仅是教他们捐钱、出力,同时要教他们如何在企业主业上下功夫,让社会创新和公益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把向善的力量融合进企业产品和服务当中去。例如现在政府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企业参与减排的承诺与行动,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就会受到规范和限制,企业通过创新的方式填补新的市场需求,就是在引领社会创新。再比如目前中国电商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如何帮助偏远的农村地区,把当地的优质农产品以好的价格售卖出来,既让当地农民获益,也让消费者享用到更优质的产品等。每一个企业家都应当思考在企业的主营业务中有机嵌入公益和社会责任的元素。长江商学院的朱睿教授,一直是学院社会创新研究的带头人,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实践行动,她都推动了许多创新和发展。相信在新征程的道路上,长江商学院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教授关注共同富裕和社会创新,推动长江的社会创新和公益事业进入下一个阶段。

长江商学院本身是一个非营利的教育机构,我们自身就是公益事业的实践者和受益者。所以我们更能感觉到一种责任,运用我们的理念作为杠杆,发挥我们对企业家校友企业影响力,使我们的学生更有善心、善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推动共同富裕。

文章来源:《公益时报》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采用世界商学院通用的治理架构,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及全球担当,具备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通过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商业文明,培养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取势于中国经济之崛起,依托政府和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长江商学院经过十余年发展,拥有40余位全职的、蜚声国际的教授队伍,贡献了一系列源自中国、引领世界的原创管理思想。2005年,长江商学院率先将人文课程与公益实践系统引入商学管理教育,提出培养企业家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担当。长江商学院拥有中国颇具影响力的菁英校友群体,17000多位校友中超过一半担任CEO或总裁职位。学院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有授课点,在香港、伦敦及纽约有代表处,率先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启动高层管理课程,把对新兴市场和世界商业格局影响重大的原创管理思想输送到西方,成为东西方双向交流、整合全球管理教育资源的高端学习平台之一。

长江商学院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成员,并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创创社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