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薛云奎教授《中国税务报》专访:纵论“不做假账”

发布时间:2002年02月09日

记者:去年4月份朱总理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曾题词:“不做假账”,这四字箴言如石破天惊,屡屡引来打假的波澜。朱总理将这本来应该不言自明的职业操守的底限,作为“校训”题给未来的业界精英,虽然痛快淋漓,却也让人读出沉重和沉痛。您能谈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意义吗?

薛云奎:假帐对经济工作的危害由来已久。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影响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企业实现的利润多少应分配给国家、多少应分配给投资人、多少应用于员工福利与奖励,所有的这些分配政策与制度最终都必须以会计数字为基础来落实。会计信息失真就会导致分配政策的失效,包括税收政策、股利分配政策、员工工资、奖励与福利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失效事关改革的成败和政局的稳定。所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可靠,是保护改革成果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一件大事。

其次,就是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衡量企业经营水平和管理效率高低的主要依据。在证券市场上,只有经营管理好、盈利能力强、资金使用效率高的企业才能够得到投资者的青睐。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引导证券市场投资者理性投资的重要依据,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如果一个证券市场上充斥了虚假的会计信息,就会使投资者无法从众多的企业中区分出哪些企业是值得投资的,哪些企业是不值得投资的,从而导致投资失去方向、失去理性、恶意欺诈和投机行为泛滥。所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可靠,是提高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的整个经济运行都将失去效率,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除此之外,假帐的泛滥还将毒害人们的心灵和道德,导致投资者丧失信用和良知,不遵守游戏规则,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建立等等。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期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打击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造假行为,包括会计上的造假行为。总理的题词切中当前经济生活中的要害,对我国会计职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尤其是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记者:将“不做假账”题作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校训,既向世人宣布了打击做假的决心,让世人警醒,同时是对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寄予了厚望。您能谈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围绕这一宗旨,做了哪些方面打击治假的工作吗?

薛云奎:“不做假帐”作为校训,它是国家会计学院的一种精神,是“实事求是”在会计工作上的具体表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是国家级高层经理人员,尤其是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后续教育基础,塑造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素质高的财务与会计专业经理人才队伍,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围绕总理“不做假帐”的校训,去年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发了“会计的作用与不做假帐”的课程,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假帐的界定、假帐的表现形式、假帐对国民经济的严重危害以及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奠基作用等,提高了参训学员的诚信意识,受到了学员的普遍欢迎和好评。与此同时,学院通过由学院主办的中国会计视野网站,也对“不做假帐”的校训进行了大量宣传,在业界尤其是注册会计师业界产生了比较重大的影响。学院作为一个职业后续教育机构,通过诚信教育和业务素质教育来提高执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治理假帐的治本之策。它对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长期的。

记者:就如何鉴别假账社会各界说法不一,薛院长,您能就谈谈您的看法吗?

薛云奎:鉴别假帐是一个很专业、很复杂的问题。会计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它对经济交易和事项财务结果的计量中包含了较多的估计和判断,允许不同的人对这些事项的估计和判断结果有一定差异是很平常的事。所以,如果用数学的观点来衡量,会计的解不是唯一的,这就增加了识别假帐的难度。从总体上看,有两类假帐是明显的,而且也是不难识别的。一类是真帐假算,一类是假帐真算。

所谓假帐真算是指以虚拟的经济交易或事项记录所进行的会计核算。例如,伪造或变造用以采集经济交易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相关信息的原始凭证,提前或推迟经济交易或事项的确认,以改变经济交易或事项性质的原始凭证或干脆以无中生有的原始凭证代替真实经济交易或事项的原始凭证等等。由于用以记帐的原始凭证未能准确地反映经济交易或事项执行或完成的结果,因此,即使后期的会计核算再认真,最终产生的会计报表数据仍然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这类假帐的典型案例就是黎明股份。根据财政部专员办的调查:黎明股份的造假是从经济交易的合同,产品的入库单、出库单等源头上造假。即使它后期的会计核算如何完全符合现行会计制度,仍然改变不了其会计报表虚假的事实。再例如银广厦的造假是从海并报关单的源头上造假。

所谓真帐假算,是指会计用以记帐的依据或原始凭证是真实的,但后期的加工处理却采用了弄虚做假的手法,从而导致最终的财务报表数据失真。例如,企业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人为地把收入与支出列为两本帐,一本是对外公开的财务报表帐,一本是供企业内部人使用的小金库帐。企业之所以有动机设置小金库,一方面是为了逃避监管部门对部分不合理、不合法开支的检查,二是为经理人公款消费、从投资人口袋里偷钱创造条件。从而使对外的财务报表不能完整、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全貌。有些企业甚至根据不同目的肆意造假,人为编造出来三本帐、四本帐、五本帐……,以应付政府监管的不同方面,从而使会计成为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上的魔术。

当前社会上对假帐比较流行的观点中有许多误区。最大的误区就是容易把会计看成是一件1+1=2的事情。一旦发现公司提供的帐目与审计或检查的结果有出入,就武断的认为是公司在做假帐,从专业层面上来看,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会计还有一个重大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所谓重大性也就是指不同会计师所提供的同一公司财务报表上的差异是否会导致投资者决策的重大误导,如果不会产生重大误导,在专业层面上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才会被认为可能有失真的嫌疑。所以,对会计帐目真假的鉴别,一定要聘请专业会计师来做。

记者:就目前做假比较普遍的现象,您能分析一下企业会计及执业的注册会计师敢于铤而走险的根源吗?

薛云奎:假帐既然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不好说是铤而走险,因为会计师普遍都已富有了这种冒险精神。他们之所以富有这种精神,一定是受到了某种现象或者市场的鼓励。换句话说,市场对假的东西有需求。有需求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发展”。所以,要究其根源,最关键的可能还是我们整个信用体系的缺失。假文凭、假商品、假报表……等等,都假到了一块。也许会计师在出具假报表时会想:既然更权威的东西都可以假,为什么报表不能假?但这种现象是不值得鼓励而且还必须下重拳坚决加以打击和制止的。市场之所以需要会计数字中的水份,是市场的操纵者想要从这种“水份”中获取他们自身的私利。正如前面所谈到的,由于会计数字在社会财富分配及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基础作用,这种“水份”对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所以,市场环境也是必须加以规范和治理的。

注册会计师是证券市场上的中介人,其报酬的取得所依赖的是其所提供专业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数量一般以工作时间来衡量,质量一般以会计师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所树立的信用来衡量。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历史还很短,目前还没有会计师事务所已真正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真正树立自身的信用,这就难免会导致会计市场混乱。因为市场无法从众多的事务所中去识别真正有质量、有信用的事务所和会计师。这就为个别完全丧失信用的事务所低价揽客创造了客观上的条件,从而扰乱了整个市场秩序。

由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定位是提供专业服务,因此,报表中的“水份”在一般意义上不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的报酬。这在客观上说明注册会计师没有要为报表“注水”的动机。但这并不能完全免除注册会计师在虚假财务报表上的责任。因为他在对报表实施后所发表的意见就是要增强投资人和公众对报表的信任。如果你提供一份虚假的报表要大家信任,你就没有恰当地履行你的职责。所以,会计师在这个问题上也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记者:不久前的“红光事件”、“银广夏”事件的发生,让人们觉得“做假”的毒瘤已经到了必须根治的时候了。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治理呢?

薛云奎:假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大顽症,要得到彻底根治,必须假以时日。就我国当前的情形来分析,最首要的任务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游戏规则,强调一个实事求是,这是建立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先决条件。当然,光有规则还不够,还必须要有遵循规则的利益群体以及监督这些利益群体是否遵循了规则的机构。没有一个好的执法裁判,再好的规则也是很难得到很好遵循的。如果这个框架能够形成,市场经济的文化及其信用体系也就初现端倪了。

无论是规则的制定者、监督者,还是执行者,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人的问题,是人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问题。所以,提高全民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是建立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关键和核心。同样,提高会计人员队伍的素质也是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和核心。我想这也是国家投巨资设立国家会计学院的主要目的。

本采访稿为2002年《中国税务报》采访薛云奎教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