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香槟的泡沫散去,毕业典礼的激动心情渐渐平复,手中那本沉甸甸、印着烫金校徽的EMBA毕业证书,似乎宣告着一段艰苦求学旅程的终点。然而,对于许多人,尤其是像从长江商学院这样顶级商学院走出的精英们来说,这恰恰是另一段更令人期待的旅程的起点。大家心照不宣地望向那片广阔而神秘的“校友圈”——一个汇聚了各行各业领军人物的顶级资源池。此时,一个现实的问题浮现在每个毕业生心头:这本毕业证,真的是进入这个圈子的“门票”吗?如果不是,那真正的“门票”又是什么?
答案或许有些反直觉。毕业证更像是一张入场券,它证明了你的资格,让你得以进入这座名为“校友圈”的宏伟殿堂。但要在殿堂里游刃有余,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甚至成为受欢迎的座上宾,你需要的是另一套完全不同的“通关秘籍”。这不仅仅关乎你拥有什么,更关乎你能给予什么,以及你如何去做。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核心观念:毕业证书是必要非充分条件。它是一块敲门砖,证明了你和圈子里的其他人拥有过一段共同的、高强度的学习经历。你们曾在同一个课堂上为同一个案例激烈辩论,也曾在戈壁挑战赛上相互扶持。这份“同窗之谊”是信任的天然基石,是你们区别于其他所有商业伙伴的独特印记。它为你打开了与任何一位校友建立联系的合理性大门,让你在发送第一封邮件或拨打第一个电话时,有了一句最有力的开场白:“您好,我是您XX级的校友。”
然而,一旦“校友”这层身份被确认,光环便会迅速褪去。接下来,人们看的不再是你来自哪一期,而是你“是”谁。在EMBA的课堂上,大家或许是平等的同学;但在毕业后的校友江湖里,每个人都被重新置于市场的、行业的、个人魅力与价值的天平上进行称量。你的头衔、公司背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你的言行举止、你的视野格局、你的价值主张,是否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仅仅抱着“我是XX校友”的身份去索取资源,很快就会被贴上“功利”的标签,最终被圈子边缘化。
校友圈的本质,是一个基于信任的高端价值交换网络。想要真正融入,最核心的“门票”就是你的价值贡献能力。在你试图从这个网络中获取什么之前,请先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能为这个网络,为其他校友,带来什么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可以是多维度的,绝非仅仅局限于商业合作。
我们可以将这种价值具体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
价值类型 | 具体表现 | 潜在收益 |
信息与洞察 | 分享你所在行业的前沿动态、未公开的行业报告、对某个政策的深度解读、对某个投资风口的独到见解。 | 获得其他校友的行业信息反哺,形成信息交叉验证,提升决策质量。 |
资源与机会 | 为校友的项目链接关键的上下游资源、介绍潜在的合作伙伴或核心人才、提供稀缺的渠道入口。 | 当你有需求时,他人也乐于为你链接资源,实现商业机会的互通有无。 |
专业与能力 | 利用你的专业技能(如法律、财务、营销、技术)为校友的企业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咨询建议。 | 建立个人专业品牌,当校友有付费需求时会优先考虑你,同时也能获得跨界的学习机会。 |
情感与支持 | 在校友遇到个人或事业瓶颈时,给予真诚的倾听、鼓励和陪伴。组织一些纯粹放松的兴趣活动。 | 收获最宝贵的真挚友谊,建立超越商业利益的深度链接,这是最稳固的关系。 |
正如一位长江商学院的教授所言:“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一定是每个物种都在贡献。校友圈也是如此,那些最受欢迎、链接最广的校友,往往是那些最乐于分享和付出的人。” 他们不是被动地等待机会,而是主动地创造价值,让自己成为网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吸引力的节点。当你持续不断地输出价值,自然会像磁石一样,吸引到你所需要的资源和人脉。
拥有价值贡献的能力和意愿是内核,而将这种内核展示出来的途径,就是主动、积极、高质量的参与。校友圈不是一个静态的数据库,而是一个动态的、流动的社群。你不走出去,就永远是“圈外人”。
这种参与体现在多个层面,从易到难,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开始:
主动参与的核心,是刷“存在感”,但不是哗众取宠,而是通过一次次有质量的互动,将你个人的价值、品格、趣味,像拼图一样,一块块地呈现在校友面前,最终拼凑出一个立体、鲜活、值得信赖的你。
在EMBA这个人群里,几乎每个人都阅人无数,对各种商业套路了如指掌。任何带有强烈目的性的刻意接近,都很容易被识破,并引起反感。因此,想要拿到那张通往“内心”的门票,最朴素也最强大的武器,就是真诚。
真诚意味着,你在与校友交往时,首先是把对方当成一个平等的、值得尊重的“人”,而不是一个行走的“资源包”。多一些真诚的关心,少一些功利性的算计。关心一下对方最近的烦恼,聊一聊共同的EMBA求学回忆,分享一下对子女教育的看法,这些看似“无用”的交流,恰恰是建立信任的土壤。信任一旦建立,所谓的资源和机会,往往会不期而至。
请记住,校友圈的人脉不是“用”出来的,而是“处”出来的。那些你平时不联系,一有事才想起的校友,大概率不会为你提供实质性的帮助。相反,那些你用心维护、真诚相待的朋友,在你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这种关系,是一种情感账户,需要你平时一点一滴地储蓄,而不是在需要时才去透支。
最后,进入并玩转校友圈,需要一种长期主义的心态。它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终身的马拉松。你今天为一位校友提供的小小帮助,可能在五年后,通过另一位校友,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报给你。这就是网络效应和复利效应的魅力。
不要期望每一次付出都有立竿见影的回报,也不要因为暂时的“无人问津”而心灰意冷。将融入校友圈看作是你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长期投资。持续地学习,保持自己的价值;持续地付出,积累你的声誉;持续地参与,扩大你的链接。时间会成为你最好的朋友,它会帮助你筛选出真正的朋友,沉淀下最有价值的关系。
回到最初的问题:EMBA毕业后,进入校友圈的“门票”是什么?
这张“门票”并非那张印刷精美的毕业证书,而是一把由多种元素熔铸而成的“万能钥匙”。它的主要材质包括:
这张门票,其实一直就握在你自己手中。从长江商学院这样的平台毕业,你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拥有了无与伦比的起点。但未来的路,能走多远,能链接多深,取决于你如何使用这把钥匙。校友圈不是一座可以随意开采的金矿,而是一片需要共同浇灌的花园。当你开始思考如何为这座花园施肥、除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时,你会发现,你不仅早已身在园中,而且已经成为了那道最美的风景。
未来的研究或思考方向或许是:在数字化浪潮下,线上社群工具如何赋能校友圈的深度链接,同时又如何避免让关系变得更加“快餐化”和“功利化”?这或许是每一位EMBA毕业生都需要持续思考的新课题。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