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学院新闻  

学以成人与儒商精神——第五届“儒商论域”论坛成功举办

2017年11月25日 中国 北京  由长江商学院与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儒商论域”论坛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以成人与儒商精神”, 邀请到近150位全球知名人文学者和企业家共同探讨“如何以成人之德塑造儒商精神”,为全球化时代的商业伦理提供新的精神资源。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项兵出席论坛并做主旨演讲,他指出,儒家经济圈作为一个整体,2016年名义GDP接近19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25%,超过美国,超过欧盟,经济增量对全球贡献第一。“虽然我们政治体制上差异非常之大,但在文化上有一定的同根性。面向未来,我们儒家经济圈会持续成为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力量,我们有这个影响力,也有这个责任,在全球化的今天对全球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更大贡献。”

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项兵在论坛上做主旨演讲

项兵:儒家经济圈应对全球重大问题做出更大贡献

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项兵在演讲中提出了“儒家经济圈”的概念,并从儒家经济圈的范畴,儒家经济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儒家经济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互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首先指出,儒家经济圈占全球人口比重约为23%,包含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日本,韩国,新加坡和越南。这些经济体虽然政治体制上差异非常大,但在文化上有一定的同根性,经济上也都有不俗的表现。2016年,儒家经济圈为全球贡献了超过36%的经济增量,经济增量对全球贡献第一。按照IMF的最新估计,儒家经济圈名义GDP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会进一步扩大。面向未来,儒家经济圈会持续成为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力量,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化的今天对全球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更大贡献。

其次,儒家经济圈各经济体间需要相互学习与互补。以日本为例,日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如“仁义礼智信”,还有日本的工匠精神,他们能做到这一点是人各有梦,憋得住,追求卓越,敬天爱人,很多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再看中国,我们国家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也有很多经验。无论是新自由主义还是新一轮全球化、信息民主化,中国在拥抱这三大浪潮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开放,对新事物的包容,经济发展模式方面的实用主义和博采众长,向全球学习的心态,是值得儒家经济圈其他国家和地区学习的。

“面向未来,中西方双方交流越来越重要。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全人类命运息息相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对人类的未来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我比较推崇两个理念。” 项兵院长说,其一是和而不同的理念。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出盖茨,扎克伯格,和一种为了兴趣滴水穿石的精神是分不开的,这是美国创新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所谓天下再变,初心不变,几十年如一日。我们国家的双创要有更好的未来,必须有更多年轻人为了兴趣,为了爱好,为了社会担当而去创新和创业,一定要超越为创富而创业、创新。和而不同的理念具有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其二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今天,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再次崛起,我希望中国的企业家、学者们,能够心怀使命、担当、新的家国情怀,不仅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问题,也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智慧。如果我们能想清楚中国企业在全球崛起中代表什么价值,会带来什么“道”,那么,我坚信这可能是新的一轮文艺复兴和启蒙的开始。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主任、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为论坛致开幕演讲

杜维明:儒家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核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主任、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在论坛开幕演讲中,提出了儒家文化圈的几个重要课题。第一,儒家文化圈本身能不能在内部互相学习,互相研究,互相参照,能不能成为所谓东亚共同体。虽然在政治层面、历史层面,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课题,但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二,儒家文化圈需要突出协商的机制,突出和而不同,重视学习的文明,提倡容忍,走的路是古今中西都要照顾到。这个发展路线是否可以成为新的人文主义,成为东西方都能接受的新的观点?“这个观点能够付诸实施,最重要的主体就是企业家,是受到了儒家文化影响的企业家,他们有自由的理念,也有非常强烈的同情感、责任感、正义感,对社会有尊重和服务的观念,特别注重诚信,不是完全以个人为中心谋求最大利益。这些同情、正义、尊重的心态、理智和诚信是一种承诺,是真正的信念,是一种出自内心的责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或生命共同体的问题。“一带一路”能否真正发挥积极作用,不仅中国人、东亚人,乃至所有受惠者都愿意参加,对这个问题来说,是否有真正生命共同体的出现,这是一个关键。”

杜维明教授进一步谈到,“我们要寻找一个通往世界和平之路,如何通过文明对话达到文化谅解,如何与地球形成可持续的关系,有赖于一种新的思路出现,有赖于新的商业文明背后的基本价值。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有没有可能做到?中国传统的“天下一家、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可以和这个共同体的理念结合在一起。但同时,我们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我们有道德的危机,特别有信仰缺失,除了物质世界之外,我们不相信任何东西。对于有些年轻人,我们认为需要培养一种非常急切、非常重要地对于天地的敬畏感,不仅对天地有敬畏感,而且有责任感。文化中国现在正面临一个非常巨大的,甚至史无前例的精神性的复兴,华人社会确实共同努力在重新发掘、拾取、恢复、重建传统中国文化,建立一种发展的日新又日新的观点,而且是开放包容创新的。”

杜维明教授总结到,儒家文化强调的“天地万物的联系”中有一种天道的关怀,一种天的终极关怀。天道在中国有着重要的精神性的意义,这种精神性传统价值是普世的,在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和各种不同原住民中都可以接受。同时,面对现代人类的问题,我们也有一种强烈的社会关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能够与传统文化最精华、最基本的价值配合起来的爱国精神,能够做到天人合一。我们面对的东亚之间的问题非常复杂,如何能够从儒家文化方面进行沟通?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民族,我们需要拓展对世界,特别像印度、非洲、拉美等国家的文化递进,同时,我们真正和西方价值进行对话,如自由、人权、理性、法制、个人尊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走的“人类共同命运体”这条路才是全球性的,而不仅是一个狭隘的地方性的支持而已。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华生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华生:人类的绵亘持续取决于人类对伦理思考的程度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华生在论坛上做了关于儒商精神的内涵以及“学以成人”的主题演讲。他讲到,“如果儒商精神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呼吁或提倡,只能是无本之木,没有生命力,儒商在中国长期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一种美誉,说明有内在的原因,我理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商人讲社会责任讲道德,其实也是自己的长远利益所在,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不能持久,所以中国传世的商家,一定以诚信示人。其二,商人不仅是商,还是人,人的基本需求满足以后开始有精神上的需求。越是成功的人越需要社会比较高的认可,这是儒商精神的内在原因和根基。美国富豪联名反对特朗普政府取消遗产税,比尔盖茨、巴菲特把钱用于慈善,正是因为物质不可能让人达到充分的满足。中世纪经验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说,物质只能给人有限的满足,要想达到至善,只能靠精神。我曾说,挣钱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一个人能力,花钱体现一个人的价值。” 

谈及此次论坛的另一主题“学以成人”,华生院长说,“学以成人不光有个人维度,还有人类社会整体的维度。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几百万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愚昧和野蛮当中渡过,可以说没有成人。巨大的文明差不多是在公元前几百年产生,包括中国儒学和其他学派,基本上都是只有两三千年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学以成人的过程不是很长,或者说还很脆弱。“ 从人类整体维度来看,学以成人的过程现在有一个不平衡,人和自然的关系上科学能力一日千里,但是人和人的关系上,人和社会关系上,我们的道德水平对比过去两千多年,很难说我们比老祖宗有什么超越。所以这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这个挑战在于人文主义受到了巨大冲击,那么人类本身作为有机体能不能继续存在?显然,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从未有之变局,我们需要古今智慧,需要各个学科合作,更需要人类整体的理性和共同的努力。不夸张的说,人类的绵亘持续取决于人类伦理学史,取决于我们对伦理思考的程度。”

“学以成人与儒商精神”对话:杜维明、华生、樊和平、胡葆森、张志宏(从左至右)

学以成人与儒商精神

面向未来,儒商如何突破自己的局限走向世界,企业家如何突破自己的身份局限走向人的终极关怀,儒商如何使具有企业家的根源,又具有现代性,又具有世界性。针对这些议题,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樊和平、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葆森、南昌同创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宏和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主任、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华生展开对话。

胡葆森谈到,儒商要走向世界,需要“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用国际化视野决定战略,用国际化手段整合资源,用国际化标准管理企业。对于儒家思想在国际的影响力,我越来越乐观,随着中国国力强大,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把我们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先进思想输出去,让更多人体会儒家精神的内核对人类文明能够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杜维明教授对于儒家文化走出去也充满信心,但他强调,“儒家如果要进一步发展,一定要强调人文精神。因为我认为人文精神除了人和人的关系以外,还有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要容忍学习,愿意跟大家一起合作,一起进步。假如一个基督徒、伊斯兰教徒都能够接受一个新的有世界公民角色的人文精神,我们便找到和谐的道路了。”

“儒商精神与全球化”对话:蒋英华、克里斯托弗•司徒克伯格、郭少棠、周立、刘志伟、吕力(从左至右)

儒商精神与全球化 

儒商是属于中国传统的,更是属于整个东亚儒家圈的,也是全球商业伦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6年,儒家圈的八个经济主体的GDP已经分别超过美国和欧盟,稳居世界第一。儒商精神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会起到什么作用?长江商学院助理院长周立、世界伦理网执行主任及创始人、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院伦理学兼职教授克里斯托弗•司徒克伯格、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首席学术顾问及荣誉学院院长郭少棠、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吕力教授、上海奎科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市千人计划专家蒋英华、联合镁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志伟等嘉宾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司徒克伯格教授首先总结了企业家的八个身份特质,即企业家是创新者、所有者、决策制定者、冒险者、坚持不懈的人、适应者、关系经营者和利润创造者,接着从基督教与儒家文化环境中企业家特质的比较看儒商精神。相较于基督教企业家,儒商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更强,而创新能力则不如基督教企业家。从风险承担角度来讲,儒商相比于基督教企业家稍弱,但儒商在关系网经营这方面又比基督教企业家强,儒商非常关注关系网的建设。郭少棠院长则强调,儒家以及中国文化一定要有世界公民的视野,不然没办法去影响这个世界。面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他认为,中国的传统哲学如易经、道家、儒学都是以动态的视角看待生态跟处境的问题。中国未来发展,也需要把人文、社会、科学有机结合,正像长江商学院在商学教育中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视商业与科技的结合,重视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联合镁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长江商学院校友刘志伟则谈到儒商精神与国际化早已是有机的结合体,晋商便是例证。晋商作为儒商的代表,其国际化之路早在明清时代就已开始了。他认为,作为儒商,每个人每天都要身体力行地去践行孝道、师道和修道,传承中国最传统的文化,把商业做好,把人做好,这是对儒商精神最好的诠释。

“企业儒学与商业伦理”对话:李静、施永敏、黎红雷、赵东成、崔保国、周生春(从左至右)

企业儒学与商业伦理

极具活力的市场经济主导的全球化的社群中,商业与伦理、利与义的关系问题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该如何理解这种复杂性与具体性,并将这种理解带入到真正的商业实践,企业儒学在商业伦理的实践过程中的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围绕以上议题,韩国仁川国立大学校长、长江商学院访问教授赵东成、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文创院副院长崔保国、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企业儒学联合会会长黎红雷、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周生春、瑞士全球伦理网项目经理李静、精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永敏等嘉宾各抒己见。

赵东成教授着重解读了企业社会责任。他表示,当今世界非常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创造共享价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未来会带给企业越来越多的好处。一家企业不仅要寻求企业的价值,还要寻求社会的价值,要进一步寻求可持续性发展,这种共享的价值正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带领企业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而儒商精神会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崔保国教授则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渊源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从大同思想,天下大同,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再到今天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接近性,值得我们去深刻认识和寻找根源。精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江商学院校友施永敏也参与了对话,他主要从企业家慈善的角度来讲企业家的伦理以及学以成人这个概念。他谈到,企业家慈善现在中国非常普遍,很多人除了自己企业以外,可能有基金会,有很多捐赠,长江商学院也一直在做公益。慈善在东西方有一个区别,西方人的角度是生意做好了再捐钱或者做慈善,而中国讲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生意的时候就已考虑到道德问题,你要怎么在行动上不断克服,不断成全自己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达到致良知,止於至善的中国君子的文化。

第五届儒商论域全体嘉宾合影留念

关于长江商学院(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采用世界商学院通用的治理架构,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以及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旨在打造全球领先的新一代商学院,以新视野与新思维应对商业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管理研究及商学教育的发展,服务中国乃至全球的商界领袖。

取势于中国经济之崛起,依托政府和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长江商学院经过十余年发展,拥有40多位全职的世界级教授队伍,贡献了一系列源自中国、引领世界的原创管理思想。2005年,长江商学院首创性地将人文课程与公益实践系统引入商学管理教育,成为全球首家提出培养企业家“人文关怀”的商学院。长江商学院拥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菁英校友群体,10000多位校友中超过一半担任CEO或总裁职位。学院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有授课点,在香港、伦敦及纽约有代表处,率先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启动高层管理课程,把对新兴市场和世界商业格局影响重大的原创管理思想输送到西方,成为东西方双向交流、整合全球管理教育资源的高端学习平台之一。更多详情请登陆长江商学院官网:https://www.ckgsb.edu.cn/

相关阅读

媒体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