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最新观点  

滕斌圣: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有三种不同范式

当前智能化改造还存在三种不确定性,如何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价值共享机制,对所有参与者都是一道难题。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智能商业时代加速到来。当前,受困于全球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增长进入瓶颈期。

中国制造也是如此,企业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面对生产力的停滞,各国都想通过新科技,提振本国的产业竞争力。一般认为,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此次新科技革命的主要通用技术,通过不断与传统经济融合发展,可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动能。

但各国的发展战略侧重点不同,即使同一个国家,也有不同的路径之争。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智能化战略的重点不应是“自上而下”的,去迎合国家战略,申请示范项目等。要认识到,“机器换人”也好,智能制造也罢,初衷都是提升产业生产力。

以“无人零售”为例,最终是要提升便利店的经营效率和效益,而不仅仅是追求人脸识别等AI技术应用的场景。人工智能等新的通用技术必须发挥其产业渗透性,与生产制造、企业经营等深度融合,帮助实体经济提升生产力,并推动智能化转型。

从目前发展现状看,新一代智能技术要实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存在3种不同的范式,政策重点、技术路线、生态系统等各不相同。

第一种范式是信通院推动的“工业互联网”。

在政策层面,国家发布了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战略规划、示范项目及行动计划。从技术路线看,工业互联网强调数据的积累和共享,以云平台作为基础,推动工业设备的标识化,以数据分析为基础提升产业的运营效率。围绕工业互联网,形成了致力于标准化的工业互联网联盟,海尔的COSMOPlat、三一重工的树根互联等都是典型代表。

第二种范式是中国工程院的“智能制造”。致力于打造新一代智能制造模式,包括产品、生产、服务三大系统,智能制造云和工业智联网则是两大支撑系统,最终目的是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去提升生产效率。

在政策层面,有智能制造规划和相关行动计划;从技术层面看,推动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等融合发展模式。国内企业做得较好的是数字化制造,在智能化制造层面,成功的案例不多。

第三种范式则是腾讯推动的“产业互联网”。

近年来,随着电商发展速度回落,互联网发展的重点从生活消费领域转向产业领域,腾讯力图把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起来,实现智能运营和个性化生产,强调服务于实体经济,是赋能而不是颠覆,作为数字化助手,帮助制造业提升生产率,是互联网巨擘可以贡献的价值。

目前,发展范式的差异在业界引发了一些思想混乱,直接的反应是“造词”或者“玩概念”。众多的范式确实增加了不确定性,给企业推进智能化转型升级造成困扰。一些企业因此悲观,感觉无所适从;另一些企业盲目乐观,动辄要以较小的代价实现“换道超车”。

以工业互联网领域为例,有人判断通用电气的Predix、西门子的MindSphere、海尔的COSMOPlat已经构筑了新工业“三足鼎立”格局。其实,历次工业革命的经验说明,技术范式的出现总是此起彼伏,主导技术的形成存在某些偶然性。在当前阶段,不应小觑任何后发技术的跃迁可能。

然而,当前智能化改造还存在3种不确定性。

一是需求的不确定。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大家都在摸索。

二是收益的不确定。智能化改造,建设工业互联网等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制造业本来利润微薄,无力进行数字化投资,尤其是工资水平不高,难以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三是合作的不确定。一般认为,未来只有平台型企业和附属企业两种,那么依附于工业云平台的制造业企业将失去数据的主导权和所有权。如何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价值共享机制,对所有参与者都是一道难题。

文章来源:《评论悦读会》

相关阅读

媒体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