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观点文章  

刘劲——新冠疫情与经济:从哪里来,往哪里走

新冠疫情的不断蔓延使得全球经济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许多国家生产经营活动停滞,贸易和投资明显下滑,进出口受到压制,供应链受到冲击。长期来看,疫情造成经济衰退而带来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疫情本身的危害。

如何在控制疫情的情况下,用相对低廉的成本把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小?一起来看看长江商学院刘劲教授的这篇分析,寻找控疫情和保经济之间的最优解。

新冠疫情与经济:从哪里来,往哪里走

新冠肺炎已是全球疫情,短期内无法消灭

新冠疫情从暴发到现在,已经有三个月多了,已经从一个局限于武汉的疫情,发展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到今天为止,全球各大洲,除了南极,都有新冠肺炎的阴影,已然是一个全球泛滥的瘟疫。

新冠肺炎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传染病,重症率为15%,死亡率在1%上下。与其相比,流感的重症率只有1%,死亡率在0.1%以下。所以,新冠肺炎绝不是流感,其杀伤力要比流感高出一个数量级。

要消灭新冠病毒,只有三个办法:

1)疫苗和特效药;

2)人类在有超过60%的人受新冠感染后,获得群体免疫;

3)通过全球性的、中国式的强隔离政策,彻底阻断新冠的传染途径。

第一种方法是终极的解决方式,但疫苗和特效药都需要临床研究,需要时间。医学家一般认为最快也得一年多,所以对2020年不会起到多大作用。

第二种方式,除了英国曾试图采用但又不得不放弃后,几乎没有国家采纳。这个逻辑很简单,如果地球60%的人得新冠肺炎,就是将近45亿人患病,重症5亿人,死亡4500万人。这种对人类的超级打击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接受的。

那么我们就只剩下第三种方式,有没有可能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同时采取中国式封国、封省、封城、封小区的方式来彻底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可能性几乎是零。因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体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能力,以及对新冠病毒不同的态度,要想达到一致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但是,一旦有一些国家不加入到这一统一行动中来,新冠肺炎在短期内在地球上就无法消灭。中国消灭了,其它国家还有,也会不停地有输入性病例出现,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

综上所述,因为新冠肺炎已是全球性瘟疫,而且有极高的传染性,要想在一两年内彻底消灭新冠肺炎是不可能的。在疫苗或特效药出来以前,我们唯一的办法只有控制它,限制它的发展。

 

新冠肺炎杀伤力集中在世界最贫穷国家

新冠肺炎听起来非常可怕,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带来很高的实际死亡人数。到目前为止,全球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加起来不到5万,即使有些死亡漏报错报的可能,相对于每年全球5000万的死亡人数还是很小的。所以,新冠肺炎是个威胁,而且是个巨大的威胁,但其杀伤力到目前为止只是稍有展示。

最近两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美国和欧洲,看到这些经济强国在新冠病毒面前也都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我们要意识到,新冠疫情的发展还是在初期,等它真正在全球大规模泛滥后,感染人数、死亡人数最多的地方不会是中国,也不会是欧美或日韩,而会是非洲、中东、东南亚、南美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一般来讲,经济发达国家的人死于老年病,但贫穷国家的人往往死于传染病,经济和医疗条件使然。新冠肺炎只是传染病的一种。所以,新冠病毒真正可怕的杀伤力可能会出现在一两个月以后,集中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

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已经是既成事实。中国第一季度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无可置疑会是负增长,而且会很难看,估计会在-5%到-10%之间。欧美的经济影响才刚刚开始,但来势迅猛。仅上一周,美国的失业人数就猛增600多万,其经济下滑速度大大地超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甚至1930年的经济大萧条。

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是因为死人多(前面讲过了),而是因为恐惧和人们采取的预防措施:由于新冠病毒易传染,有效的阻断方式是人和人之间要保持“社交距离”——居家隔离、避免去人多的场合,甚至封城、封国都是保持社交距离的方式。但人类的很多生产和消费活动都无法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于是就不得不停止这些经济活动。但我们一旦停止了这些活动,经济就会受到重创,供给和需求都同时大幅下降。如果经济活动有10%停止了,只有90%在运转,那经济就会下滑10%,基本的算术就这么简单。

不难看出,不同的经济活动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计算机程序员,在公司和在家里工作实际没有很大的差别,只要有台电脑和一个要求苛刻的老板,生产能力可能不降反升,因为省了上下班的时间。再比如农民在田里耕种,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两米,可能是上百米,绝对是安全距离。即使在工厂里,大部分车间的人口密度也绝对达标,实际更让人担心的是工人的住宿条件。

但服务业就不一样,餐饮、住宿、交通、教育、医疗等都需要人和人的密切接触。所以,新冠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会远比工业和农业要大,这一点和2003年的非典非常相似。和中国相比,西方国家的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要高出很多:美国是80%,日本、欧洲都在70%以上,而中国不到50%。所以,从经济的角度上讲,新冠疫情会在短期内重创西方发达经济体,而对中国的影响会相对缓和一些,虽然从绝对值上看也是非常严重的。

 

核心的问题是控制疫情,减少经济的损失

前面讲过,要想彻底控制新冠疫情,目前看只有一种可能:全球所有的国家同时居家隔离一两个月就可以达到目的。但问题在于这么做全球的经济会在2020年下滑百分之十几,直接进入一百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而在经济大萧条中失业的人往往又是在社会中最脆弱的人群,可能直接导致他们无法生存。由此而带来的社会问题不用枚举,是大部分社会都无法接受的。

所以,政府和社会在新冠疫情的应对上,必须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必须控制疫情,降低疫情对生命、健康的残害;二是尽量减少由于社会对疫情的应对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好的政策不能走极端,得在两者之间达成一个适当的平衡。

这两个核心问题有个次序问题,控制疫情是前提,减少经济损失是目标。在控制疫情时,为了让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不至于休克,政府第一想到的一定是动用强有力的货币与财政政策。这些政策绝对会对经济有所帮助,但要注意的是新冠疫情对经济的打击在短期内远远超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所以救市力度不能小。美国的两万亿美元的这种大规模救市计划是正确的。中国这次比较谨慎,可能是由于上次金融危机的时候用力过猛,留下很重的后遗症。但这种担心实际并不适当,因为新冠疫情是短期的冲击。对于短期的冲击,使用猛药是合理的,就像病人心脏停止跳动时需要用人工呼吸甚至起搏器。而上次的金融危机是结构性的、长期的经济问题,猛药用了后虽然解决了短期的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长期的问题,比如产能过剩、高杠杆率等。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冠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的速度远超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而货币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托底作用都有时间延迟,大量中小企业和它们的员工在短时间内就深受疫情之害。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应该是对中小企业和员工直接的现金救助以至于这些企业能活下来,员工和他们的家庭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存。这种比较极端的救助政策一般很少见,但这次不一样,因为我们遇到的是百年一见的全球大瘟疫。为了渡过难关,世界上所有的政府可能都不得不直接给中小企业和老百姓发放现金救助。

这种强刺激的政策会不会带来较高的通胀?很有可能。如果新冠疫情让供给减少了而需求相对稳定(注意是“相对”,需求也会下降,但救市政策可以提振需求),通胀是自然的结果。这一点和2003年的非典也很相似。但如果不做这样的救助,经济大幅衰退、失业率大幅上升实际是更加糟糕的结果。

 

控制疫情的三件法宝:检测、追踪、隔离

如果新冠疫情短期内无法消灭,只能控制,那控制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没有任何新增病例吗?显然不是。在疫情全球泛滥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新增病例,只能说明数据有问题或者这个国家的政策过于严苛,而经济正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新增病例又不能过多,以至于失控。

局势可控是关键,不在病例的多少。对于一个千万人的大城市,时不时有几例甚至几十例新增,只要能保证不发展成大规模级数增长,就是可以接受的。根据美国的数据,流感每年感染10%的人,病死率是0.1%,那么它造成的死亡率就是0.01%。所以美国每年有几万人因流感而致死。如果把这个比例放在中国,那每年因流感死亡的人数应该在10万人左右(我国对流感的病死分类与其它国家不同,所以官方统计数据很低)。没有人会为流感而封国、封城,因为可以接受这样的结果。

对美国人来讲,每年由于意外和事故死亡率是0.07%,比流感的死亡率要高出很多来。那么,如果我们能把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也控制在0.01%,这就是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威胁。由于新冠肺炎的病死率在1%,只要把感染率控制到1%就可以了。这就意味着一个千万人的城市一年可以有10万人感染。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把安全系数增大到10倍,把感染人数缩小到十分之一。那就是10000人,也就是每月大概800人左右。

对于这样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在不封城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把每月感染人数减少到三位数级别?绝对有。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都是先例。如果我们再加上中国大陆,把目前对新冠疫情控制相对成功的国家和地区放到一起,我们不难看出控制新冠疫情有三件法宝:检测、追踪、隔离。只要这三点没有做好的国家,新冠疫情似乎都处于失控中。1月初的中国,2月的美国和欧洲以及世界的其他地方都是种情况,日本可能在今天还处于同样的情形。

中国大陆在抗疫中更重视追踪和隔离,应该说是把这两项做到了极致,因此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经济损失也应该是最大的。其他案例更充分地运用了检测的威力,尤其韩国,在疫情已然急速增长的情况下,由于引进了大规模的检测和强有力的追踪和隔离,在过去几周已经重新控制了新冠疫情。

由于新冠肺炎可以在无症状的情况下传染,通过发烧、咳嗽这种显性症状驱动的侦查追踪是完全不够的。医学检测为我们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数据,是必不可少的。在疫情初期,很多国家之所以报告很低的感染数据,不是因为感染的人少,而是因为没有检测确诊。

所有下决心大规模检测的国家最后都走上了控疫的正轨。前面讲过,韩国、新加坡是早期的案例。德国在检测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早期由于在保持社会距离上听之任之、做得不够,所以疫情快速恶化。最近在这方面加强后,德国新增数据就很快有所平缓。同样,意大利、美国虽然疫情严重,但自从采取了大规模检测,意大利数据已有平缓趋势,美国在不久的将来控制住疫情也是可期的。

检测的好处是成本低、性价比极高。迄今为止,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产能的扩张,在很多国家新冠病毒的核酸或抗体检测都可以把成本控制在100多元人民币。对一个人隔离14天看起来并不昂贵,但实际成本畸高。

首先是监控成本,要保证被隔离的人员不违反规定到处乱跑就要有严格的监控。韩国和新加坡是用高科技的手段,中国因为有强大周密的派出所、街道、小区的管控体系,可以运用既有体系用人工做到这一点。但其他国家做到同样的事就会很困难。

更大的成本是被隔离人员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对于一个月薪两万元的白领,每工作一天的收入大概是1000元,两周隔离失去的产出就是一万元(除去周末)。人多了,这个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总而言之,隔离的全成本是检测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如果我们不做大规模检测,没有数据,就不得不大规模隔离所有疑似人员,封城、封省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引入大规模检测,让新冠病毒检测和测量温度一样普及,我们就能大大地减少不必要的隔离,从而让经济复苏。

 

中国应该怎样解决核心问题

我国政府在1月底采取的封城、封省的这种看似极端的抗疫政策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中国处在抗疫的最前沿,必须在摸索中寻找最佳的抗疫路径。在很多情况都在混沌中,但疫情又十分紧急的情况下,采取超强的隔离措施能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中获得确定的成果。当然,成本也是巨大的,因为全国经济在前三个月也因此大规模停顿。

然而,现在的情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知道控制疫情的三大法宝是检测、追踪、隔离。而检测是性价比最高的抗疫手段。下一步抗疫应该把检测作为工作的重点。目前的大规模隔离以及封闭国门的政策在没有检测数据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既然可以用核酸和抗体检测能获得非常优质的疫情数据,为什么不利用它来替代简单粗暴的隔离政策呢?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大规模检测建立起一个戒备森严的监控系统:比如,我们可以要求所有有新冠肺炎任何症状,比如咳嗽、发烧、腹泻、乏力的病人,必须进行新冠病毒检测,这样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就有一个很好的筛查。我们还可以要求所有住宿酒店、乘坐飞机、火车、长途汽车的旅客必须出示一周内有效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这样我们就知道每一个正在长途旅行的人都是新冠病毒阴性,把在旅行中被感染的概率降到最小。我们甚至可以要求到餐馆就餐、到电影院看电影、到体育馆看比赛的人必须出示一个月内有效的新冠检查结果。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经常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出没的人群做定期筛查,确保他们并不是病毒携带者。我们选择医院、交通、公共场合是因为这些地方是发现和阻断新冠病毒传染的最核心要道。实际上,抗疫有点像反恐,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需要重兵把守,把紧要处守住、守死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这样的大规模检测当然有经济成本,但比起盲目地隔离、关闭带来的成本要低上百倍。在这种检测体系下,飞机有人坐,餐馆也会有人吃饭,电影院里也会有人看电影。长途旅行的人不用承受巨大的隔离成本,只要他的检测是阴性的。虽然人不会像没有疫情时那么多,但比目前的停滞状态会好很多。最重要的是新冠疫情带来的社会恐慌就会被大部分消除,因此经济会快速回到正轨。

有人会问,这样能完全杜绝新冠肺炎吗?当然不行。因为目前的检测手段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会有假阴性,也会有假阳性。但毕竟十个病人里能筛出九个,剩下的那个就不会造成无法控制的疫情泛滥。从数学上讲,如果没有筛查,一个病人平均能传染三个人(R0是3),这就是个极具传染性的疾病。但通过检测我们让一病个人平均只能传染0.3个人,这个疾病发展就是收敛的,无法扩展开来。一旦发现新冠病例怎么办?当然是用老办法,把所有密切接触的人都找出来,隔离、治疗,不让新冠疫情有抬头的机会。

 

总结

本文结合了对新冠疫情的研究和其对经济的影响总结了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 新冠疫情已然变为全球瘟疫,短期内不可能消灭,只可能控制;

2.应对新冠疫情必须在控制疫情和降低经济损失两者之间找到最优解;想把疫情完全消灭的方式会带来太大的经济损失,不可持续;

3.引入大规模检测是控制疫情的最重要一环,可以在控制疫情的情况下,用相对低廉的成本把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小;

4.全球范围内,疫情才刚刚开始;贫穷国家以及西方经济会受到沉重的打击;

5.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猛烈,政府需要出狠拳、重拳帮经济渡过这一劫,目前力度远远不够。

文章来源:《财新网》

相关阅读

学院新闻

更多